钱彦远
钱彦远(994—1050),字子高,宋钱塘(今杭州)人。吴越王钱倧之孙,钱易长子。北宋宝元元年(1038)进士及第,以殿中丞为御史台推官,通判明州(今宁波),迁太常博士。庆历中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为尚书礼部员外郎,知润州。上疏极言时政有中原天灾频仍、西北契丹雄踞虎视、西南蛮獠起事“三方之急”,以期长治久安之计。润州旱灾蝗灾,民缺粮乏食,彦远不顾反对,发放常平仓赈济灾民。召为右司谏,上书陈严赦免、择良吏、增俸以养廉、息土木以省费等事,迁起居舍人,入直集贤院,知谏院。 ► 1篇诗文
韩绛
韩绛(1012~1088),字子华,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第三子。生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卒于哲宗元祐三年(1088)。宋仁宗(1023-1063)庆历二年(1042年)高中进士甲科第三名探花(榜眼是王珪,第四名是王安石),除太子中允、通判陈州。哲宗即位,改镇江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封康国公。元祐二年(1087),以司空、检校太尉致仕。三年卒,年七十七。谥“献肃”。► 12篇诗文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34篇诗文
俞灏
俞灏(1146—1231),宋人,先世居杭,徙家湖州乌程,字商卿,自号青松居士。光宗绍熙四年进士。授吴县尉,知招信县。宁宗嘉定中历知安丰军、常德府。在任备马储粮,随军策应,颇著劳绩。七年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寻以昏老寝罢与祠禄。理宗宝庆二年致仕。筑室西湖九里松,晚喜观释氏书。有《青松居士集》。► 6篇诗文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 ► 306篇诗文
苏绅
苏绅(990年—1046年),字仪父(一作仪甫),原名庆民,同安县人。为北宋名宦兼科学家苏颂的父亲。著有《文集》《奏疏》,见清道光版《晋江县志·典籍志》。► 3篇诗文
张孝伯
张孝伯(一一三七─?),字伯子,号笃素居士,和州(今安徽和县)人。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宝庆四明志》卷九)。淳熙九年(一一八二)知江宁县(《景定建康志》卷二七)。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为监察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六三),四年,权刑部侍郎兼实录院同修撰。五年,权礼部尚书(《南宋馆阁续录》卷九)。嘉泰元年,知隆兴府兼江南西路安抚使(《于湖集序》)。次年,改知镇江府(《嘉定镇江志》卷一五)。三年,同知枢密院事,四年,擢参知政事(《宋宰辅编年录》卷二○),寻罢。 ► 1篇诗文
陆诜
陆诜(1012年~1070年),字介夫,余杭人。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初任北京(今河北大名)签书判官。庆历七年(1047年),王则领导贝州(今河北清河县西)军民起义,陆诜奉命镇压,以功升集贤校理、通判秦州(今天水市)。历任陕西刑狱,湖南、湖北转运使,知桂州(今桂林市)。 ► 1篇诗文
冯拯
冯拯(958~1023),字道济,孟州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太平兴国进士,景德间除参知政事。祥符东封,以拯为仪仗使。卒谥文懿。《宋史》卷二八五有传。► 1篇诗文
龙大渊
龙大渊(?~1168),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与曾觌同为建王内知客。孝宗即位,为宜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兼皇城司,历昭庆军承宣使、宁武军节度使(《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二三、仪制一一之二一),出为浙东总管。乾道四年卒。► 2篇诗文
鲁宗道
鲁宗道(966年—1029年),字贯之。亳州人。北宋著名谏臣。少年孤贫,生活于外祖父家。举进士后,为濠州定远尉,继任海盐县令,后改任歙州军事判官,迁秘书丞。天禧元年(1017年)为右正言谏章。官至吏部侍郎、参知政事,世称“鱼头参政”。天圣七年(1029年)卒,年六十三,赠兵部尚书,谥号“简肃”。 ► 4篇诗文
杨绘
杨绘(1032年~1116年),字元素,号先白,谥肃轩,绵竹(今属四川)人。公元1056年(宋仁宗嘉祐元年)登进士第,历官荆南府通判、开封府推官等职,后任翰林学士、御史中丞。晚年弃官南下,来海阳县官溪都(今榕城区仙桥、梅云一带)定居,创槎桥村。杨氏一支在此繁衍生殖并蕃迁潮汕各地。杨绘被潮汕大多杨姓居民尊为始祖。杨绘墓位于仙桥钱岗山西北坡,坐东朝西,是一处宋代古墓。杨氏宗祠位于揭阳市仙桥街道槎桥社区东联村,建于清初,为三厅式灰、木、石构筑庙堂。揭阳市政府于2005年7月公布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将杨绘墓及祠堂列为古墓葬类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8篇诗文
张齐贤
张齐贤(942年—1014年),字师亮。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后徙居洛阳(今属河南)。北宋名臣。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张齐贤登进士第,先后担任通判、枢密副使、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吏部尚书、司空等职,还曾率领边军与契丹作战,颇有战绩。为相前后二十一年,对北宋初期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都作出了极大贡献。史称其“四践两府、九居八座,晚岁以三公就第,康宁福寿,时罕其比”。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张齐贤去世,年七十二。追赠司徒,谥号“文定”。有《书录解题》、《洛阳搢绅旧闻记》传于世。► 8篇诗文
王之望
王之望(1102-1170),南宋著名诗人、书法名家。字瞻叔。南宋襄阳谷城人(今湖北省谷城县),后寓居台州(今浙江省临海县)。其父王纲,任徽州(今安徽省歙县)通判(与知府、知州共治政事),因反对金人立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为君,为时人所敬重。绍兴八年(1138年)中进士,乾道六年(1170年)卒于临海。所著有《汉滨集》、《奏议》、《经解》等行于世。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诗人。► 155篇诗文
赵抃
赵抃(biàn)(1008年—1084年), 字阅道,号知非,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人。北宋名臣。元丰七年(1084年),赵抃逝世,年七十七,追赠太子少师,谥号“清献”。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长厚清修,日所为事,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著有《赵清献公集》。► 631篇诗文
赵汝腾
赵汝腾(?-1261年),字茂实,号庸斋。居福州(今属福建)。生年不详,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宝庆二年,(公元一二二六年)第进士。历迁籍田令。如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很是切直。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宋太宗八世孙,宝庆二年(1226年)进士。历官差主管礼、兵部架阁,迁籍田令。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不久被罢免。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拜翰林学士。晚年号紫霞翁,景定二年(1261年)卒。谥忠靖。着有《庸斋集》六卷。► 107篇诗文
周必大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641篇诗文
陈居仁
陈居仁(1129~1197年),字安行,折桂里后坑(榜头镇后坂村)人。七世祖司直避五代之乱自光州徙于泉之莆田,曽祖砥故不仕妣林氏,祖嘉谟故赠右朝奉郎妣黄氏赠安人,父膏故任左朝奉大夫太府少卿累赠特进妣蔡氏赠安康郡夫人汪氏封咸宁郡太夫人赠新平郡夫人。官至华文阁直学士,提举太平兴国宫。历仕中外,皆有政声。卒,谥文懿。学者称菊坡先生。居仁喜读故书,尤熟于班左,摘其精要成一编,名曰撷芳。又有奏议、制稿、诗文、杂著,《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4篇诗文
北宋·蔡京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权相之一、书法家。北宋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崇宁元年(1102年),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蔡京先后四次任相,共达十七年之久,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蔡京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今湖南长沙)。《东都事略》卷一〇一、《宋史》卷四七二有传。 ► 2篇诗文
李处全
李处全(1134-1189)约宋孝宗淳熙初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一七四年前后在世]字粹伯,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徐州丰县(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58篇诗文
盈川渡
盈川旧县
雪梅·其一
雪梅·其二
荼醾
读康节诗
荼蘼 其一
见梅杂兴
嘉禾八咏 其三 金鱼池
嘉禾八咏 其四 宣公桥
嘉禾八咏 其五 五柳桥
赴官晋陵别端禅师
嘉禾八咏·会景亭
嘉禾八咏·金鱼池
嘉禾八咏·披云阁
嘉禾八咏·苏小小墓
嘉禾八咏·五柳桥
嘉禾八咏·羞墓
嘉禾八咏·宣公桥
嘉禾八咏·月波楼
上城院
福恩寺
和强参军晚莺
百丈甘
洪氏浴室院
念奴娇·远山一带
雨中花/夜行船
题厅壁
题崇明寺
暮春雨中过荷村访舒菊泉夜宿吴仲书山房
步韵答郭尔兴
春日怀喜年叔兼讯傅由庚
渫园
江上不寐
立春袁挺生介若以感怀诗见投步韵答之
怀洪东木谢梁也两家谏
燕台逢黄原虚话旧
广陵返棹
久客还渫园
舟中梦故友黄积水
鞫镜词
寓齐昌危秀才斋庭前有古梅索予咏之
古松篇
端州郊楼遣病
甘州(寿贾师宪)
瑞鹤仙 梅
甘州/八声甘州 寿贾师宪
游虎潭
四月五日游淮云寺仪上人限韵求题
题武氏画鹊
皇后阁春帖子
凤栖梧(题泥溪驿)
送夫赴襄阳
念奴娇·黄橙紫蟹
乡校颂
鸭湖
游胜法寺兼简深公
探春慢 和心渊己巳元夕韵
题说心诗卷并记遇仙事云
贽尤端木二首
和孟郊韵
和张祜韵
游九仙阁
颂蔡君谟
从征诗
奉迎大驾道路赋诗
从武帝平闽中诗
浮碇冈
赠张咏
赠许二舸沨
镇远楼
送友人出塞
忆周菊存孝廉
红簿祠
题王侣樵诗集
葛将军歌
齐天乐(令狐佥迁新廨)
垂虹桥
德清太善寺
德清永兴寺
读夷齐传
过兰亭
后土祠琼花
平江承天寺
四山任鼓院
宿镇江丹阳馆
题吴寺
伍林舟中
仙居县
许村
扬州竹西楼
元友山
皂镜册
赠澄鉴
郑松窗
冲天楼
和周茂叔席上酬孟翱太博
题太平兴国宫
寄张贶
横石潭
望仙峰
夜宿东岩寺
再游广福院
赠何定远
赋跛鳖先生赵万宗
赋跛鳖先生赵万宗 其二
以冰饷同舍
题五曲溪
题博士袁公文苑像
题仓部袁公灼像
三萧行贺萧丞定夫子登科
寄王微之
猿峤
福山寺
题太平馆
郡宴合生
题壁二首
宿猿洞和程师孟韵
蓦山溪(早春寿京尹)
九日泛舟同朱元晦
题杨汝士玉蕊帖
题濠上斋二绝
再题濠上斋
题濠上斋二绝 其一
题濠上斋二绝 其二
赠桂琴隐先生
题泗州庵庵壁
游大涤洞天
次郑大资竞渡诗韵
读翠微集
鹅翎山
题昌山圣姥庙
游龙城寺赠普训
题碧落洞
汉宫春(寿张安国舍人)
登洪庆观河亭
章华台碑
好事近(又和纪别)
立冬道中
病中杂兴
阮郎归(过武仙悬,谒许宰不遇,作此寄之)
蓦山溪(容州病起作)
浪淘沙(王宰母生日,寓居道州,勉其来富州)
渔家傲(绍兴甲子潮州考官作)
好事近(黄义卿画带霜竹)
好事近(再和饯别)
乞米
水涨谢邑宰送米
似春阁
送元大
小原欲归
偕学子游都峤
地少阳赠官
辞馈金
归途叹
还山招陈希韩
病中杂兴 其二
冒寒行风雨有感
临别示子
梦游故山
觅蠹椽
林下读书
祷雨作
祷雨作 其三
僻性
甥舅同登进士亦世之不易得者今幸逢其会因吟
市桥晚坐
晓径
自咏遁翁
登山顶
港口野步怀归
吴中羊肉价高有感
少年游·草
菩萨蛮·何须急管吹云暝
卜算子·泛西湖坐间寅斋同赋
金人捧露盘·水仙花
玲珑四犯·水外轻阴
菩萨蛮·春风吹绿湖边草
齐天乐·碧云阙处无多雨
祝英台近·荷花
解连环·柳
摊破浣溪沙(七夕)
清平乐(秋叶)
金人捧露盘(梅花)
凤栖梧(湖头即席,长翁同赋)
意难忘·仙子奇容
思佳客·写出梨花雨後晴
留春令(淮南道中)
风入松(闻邻女吹笛)
金人捧露盘·楚宫闲
贺新郎·月冷霜袍拥
菩萨蛮·玉鳞熬出香凝软
兰陵王·凤箫咽
踏莎行·花染烟香
霜天晓角(九日苏堤)
杏花天(杏花)
兰陵王(春雨)
水龙吟(为梦庵寿)
隔浦莲(七夕)
思佳客(立秋前一日西湖)
生查子(木香)
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江城子(代作)
临江仙(东越道中)
声声慢(元夕)
浣溪沙(题湖楼壁)
夜合花·斑驳云开
忆秦娥·栖乌惊
喜迁莺·歌声凄怨
瑞鹤仙(筇枝)
南乡子(赋十四弦)
柳梢青(柳)
御街行·藤筠巧织花纹细
西江月·小舫半帘山色
思佳客 其四
八归·楚峰翠冷
浪淘沙(杜鹃花)
洞仙歌(题真)
留春令(梅)
留春令(红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