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秋泉
元代 :王冕
客边 其一
次申屠子迪韵 其二
喜白发
秋夜偶成 其三
梅竹轩为杨君道赋
次韵答王敬助 其二
春晚客怀 其六
十二月三日对月
次韵答樊山 其四
愁重
汶上 其一
新店道上
春晚客怀 其二
石湖寺 其二
中秋次韵答太虚
庚寅春二月三日甲子大雨雪
舟中杂纪 其二
次古诗韵 其一
次古诗韵 其二
王冕
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有《竹斋集》3卷,续集2卷。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攻画梅。所画梅花花密枝繁,生意盎然,劲健有力,对后世影响较大。存世画迹有《南枝春早图》《墨梅图》《三君子图》等。能治印,创用花乳石刻印章,篆法绝妙。《明史》有传。
素梅五十八首 其四十六
别金陵
送李德仁归济南乡试二首 其二
秋夜偶成 其二
庆寿寺 其二
贾浪仙骑驴图
次王元之武平寺诗
素梅 四五
送日侍者游两府兼柬丁仲容先生
解闷四首 其二
赵千里夜潮图
素梅 其六
有感二首 其二
偶成 其七
山中杂兴 十三
猕猴
梅花 其七
次韵答樊山 其二
纪梦
归来 其一
过武塘
雪后
素梅 三三
素梅 二七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三
四牧图戴嵩画
与王德强
古时叹
次韵全忠斋
墨梅 其四
对雨五首 其五
赠杨仲开画图引
石湖寺二首 其二
吴姬曲六首 其一
送汪用衡北上
留题悠然阁
梅花 其二
江山渔隐图
不饮
素梅 三九
素梅 十五
琴鹤二诗送贾治安同知 其二
山中杂兴 其六
次韵答王敬助 其一
素梅 十九
庆寿寺 其一
基址
山阴水村 其一
红梅 其八
漫兴 十六
芦花道人换被图
晚眺 其二
山中杂兴 其一
吴姬曲 其六
吴姬曲 其三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二
红梅 其十一
次古诗韵
对雨 其五
素梅 二九
秋夜燕山旅舍偶成寄林致和
梅花 其四
楚汉两城
重过戴氏居 其三
泗上
冀州道中
新店道中 其二
次古诗韵 其三
漫兴十九首 其八
感怀十首 其一
舟中杂纪 其六
扬州成元章居竹轩
漫兴 其五
吴姬曲六首 其五
过
庐山行送行
偶书 其二
素梅 五四
次古诗韵五首 其一
偶成 其五
绿水
即事(二首)
秋夜偶成 其五
春晚客怀 其五
悼王济川处士
赠写照陈肖堂
有感四首 其四
次韵答樊山 其一
题墨梅送宋太守之山东运使
过水南
舟中杂纪 其八
杂吟 其二
寄存道崔隐君
题温日观蒲萄
秋怀 其三
竹梅幽禽
怀人
舟中杂纪十首 其五
登竺峰
素梅 二一
渭河道中 其二
下直沽
吉祥草
题画梅二首 其二
虾蟆山
秋夜偶成 其四
白马湖
题画兰卷兼梅花
素梅五十八首 其三十四
立春日
初夏闲兴
漫兴三首 其一
有感吟
素梅 五三
漫兴十九首 其十
答贾太初
关河雪霁图为金陵王与道题
送无咎游金陵兼简丁仲容隐居
次韵
遇昭瑞宫次韵 其一
山中杂兴二十首 其十六
李侯 其一
心远轩
柯博士竹图
乙未春访仲远宿寄傲轩观李著作遂赋长句
招隐卷
挽吴孟思
闰七月二十三夜记梦诗 其一
重午次韵敬常叶公
丙申元旦守母制因感而作
济川阻雪九月二十七日客况 其一
泊瓜洲
四月十二日书怀
红梅 十八
素梅 四十
喜雨歌为宋太守赋
梅花 十五
素梅 其三
梅花十五首 其二
寄恢长老
过山家
送王克敏之安丰录事
送暨阳同知
吹日即事
秋吟 其二
红梅十九首 其十八
寄徐仲几
写怀
寄太素高士
寓意十首次敬助韵 其五
素梅 五十
墨梅四首 其二
题月下梅花
钱塘纪行
村居(四首选二)
次韵答樊山四首 其四
漫兴十九首 其三
素梅 十三
送五台长老
秋夜偶成 其六
感怀十首 其三
山中杂兴 其三
山中杂兴 十二
秋怀十二首 其二
素梅 三二
秋怀 其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