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六首 其六
宋代 :严羽
传闻降北将,犹未悔狂图。忍召豺狼入,甘先矢石驱。
圣朝何负汝,天意属亡胡。试看山东寇,如今更有无。
避乱途中
回首兵戈地,遗黎见几人。他乡空白发,故国又青春。
多难堪长客,偷生愧此身。本无匡济略,叹息谩伤神。
三衢邂逅周月船论心数日临分 其二
戎马相逢日,那知复此閒。客愁诗莫遣,世事酒相关。
江上孤舟在,天隅两鬓斑。更将忧国泪,满袖送君还。
张奕见访逆旅
岁晚伤为旅,君来适慰情。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
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
寄郭招甫时在浔阳
梦向三江买钓船,挂帆西去白云边。窗开晓色香炉现,门落寒声瀑布悬。
百年酒兴陶彭泽,四海诗名孟浩然。何日真寻尘外迹,焚香酌茗话先贤。
有感六首 其二
哀痛天灾日,丝纶罪己深。王师曾北伐,胡马尚南侵。
谋国知谁计,和亲岂圣心。愿闻修实德,听纳谏臣箴。
将往豫章留别张少尹父子
江西飞鸟外,极目渺离愁。同侣时催发,征人不可留。
江湖双泪眼,天地一孤舟。挥棹从兹去,空伤旅鬓秋。
有感六首 其五
陛下春秋盛,谦卑每责躬。得无劳圣虑,犹未定储宫。
付托关神器,乾坤在至公。早闻宣诏册,欢喜万方同。
吴江春望
客有东南别,凭高正忆家。青春江上草,湖日岸头沙。
去鸟无边尽,归帆几处斜。音徽不可问,惆怅结瑶华。
游紫芝岩
羽客逍遥地,花源世未寻。我来窥异迹,高步越飞岑。
石带藤萝古,泉鸣涧壑深。紫芝未可采,空寄白云心。
客中别表叔
悠悠远别半生悲,白日相逢又语离。海内风尘惊不定,天边消息到何时。
洞庭旅雁春归尽,瓜步寒潮夜落迟。惆怅孤舟从此去,江湖未敢定前期。
秋日庐陵送杜子野还
暂见还分手,谁能不黯然。去帆芦叶浦,别酒菊花天。
他日思良会,空囊检赠篇。钟陵有雁过,莫忘尺书传。
紫霞楼夜饮
西楼孤绝倚天青,我爱明河对户横。露满碧梧风屡起,烟消绿峤月初生。
仙人共酌丹霞酒,逸侣同吹白玉笙。不向此时穷笑傲,更从何处豁高情。
岁暮得表叔吴景仙书因寄
游吴还适越,慷慨莫徒然。烽火关河隔,兵戈宇宙连。
书来山雪外,人在海云边。借问辽东鹤,归来定几年。
寻宁山人所居
幽人以道隐,结室岩之东。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
鸟因留食至,泉为炼丹红。向晚下山去,月高秋色空。
蜀女怨
几时离月峡,五见紫兰凋。塞雁随魂断,江花逐泪飘。
沙头南北客,京口去来潮。日日无消息,空登万里桥。
游仙六首 其二
忆读玲珑篇,来往虚皇阁。空见白芙蓉,秋风几凋落。
昨逢紫阳君,共有丹台约。下视尘埃中,冠缨缚猿玃。
世事行若此,悠悠复何托。
游仙六首 其一
秋閒夜瑟瑟,月露明团团。褰衣步涧月,忽见双飞鸾。
上有腾空仙,天风飘佩环。清歌映岩谷,粲若玉炼颜。
愿升绿云去,随君向仙关。咽食长不老,何用思人閒。
游临江慧力寺
舟中望古刹,川上移琴樽。隐隐林阁见,迢迢钟梵闻。
列岫不离席,惊涛常在门。风帆与沙鸟,汎汎随朝昏。
天高一幡挂,静室众香焚。烟起多近郭,鸦归无远村。
松际上微雪,经声来暮猿。赏惟静者契,法对高僧论。
安得息尘驾,永怀赡独园。明朝别此去,惆怅满松云。
豫章留别诸公
登舻眺海日,涉岛听江猿。何意豫章国,还著孤蓬根。
经过徐孺宅,出入洪乔门。昔看秋叶落,今见荷花繁。
颇耽山水趣,正惬朋从温。穷秋催客去,独帆若云奔。
追攀感数子,酒襟馀泪痕。既伤岁月晚,复恋烟霞樽。
欢乐无定序,聚散同朝昏。丈夫志四海,别离何足论。
严羽
严羽,南宋诗论家、诗人。字丹丘,一字仪卿,自号沧浪逋客,世称严沧浪。邵武莒溪(今福建省邵武市莒溪)人。生卒年不详,据其诗推知主要生活于理宗在位期间,至度宗即位时仍在世。一生未曾出仕,大半隐居在家乡,与同宗严仁、严参齐名,号“三严”;又与严肃、严参等8人,号“九严”。严羽论诗推重汉魏盛唐、号召学古,所著《沧浪诗话》名重于世,被誉为宋、元、明、清四朝诗话第一人。
过逍遥山
刘荆州答
孺子台吟
北伐行
雷斧歌
赖成之还自江西感旧有赠
梦游庐山谣示同志
四方行
庚寅纪乱
云山操为吴子才赋
我友远言迈
答李友山山中留别
访益上人兰若
沁园春 为董叔宏赋溪庄
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
钱塘潮歌送吴子才赴礼部
塞下曲六首 其六
送主簿兄之德化任
送吴会卿再往淮南
塞下曲六首 其四
临川送周月船入京
酬故人见赠
还山吟留别城南诸公
塞下曲六首 其二
促刺行
满江红·送廖叔仁赴阙
登豫章城感怀
古懊恼歌六首 其二
塞下曲六首 其一
惜别行
沁园春(为董叔宏赋溪壮)
舟中望
剑歌行
塞下曲六首 其三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临池
悯时命
古懊恼歌六首 其五
古懊恼歌六首 其三
送戴式之归天台歌
古懊恼歌六首 其四
朝日临高台
赠吕仲祥
塞下绝句
送赵立道赴阙仍试春官即事感兴因成五十韵
庐陵客馆雨霁登楼言怀寄友
送友人之楚州
吴中送友
悠悠我行迈
送严次山
送友归山效韦应物体
行子吟
古懊恼歌六首 其六
古懊恼歌六首 其一
塞下曲六首 其五
寄赠张南卿兼答文篇之贶时南卿在鄱阳
平寇上史君王潜斋
送张季远入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