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六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六

清代 戴亨

天高地迥感深秋,无定萍踪相对愁。梦逐樵蓑穿石磴,魂迷渔笠上兰舟。

穷途有哭如狂阮,随处堪埋类醉刘。敢以巴言赓睿藻,自伤身世等浮沤。

诗人戴亨的古诗

咏落叶敬步御制原韵 其三

清代 戴亨

瞥眼惊看节序殊,流光那得住斯须。已伤茂苑差池陨,旋感深林次第无。

力怯云衢甘委壑,巢怜风影泣栖乌。枝头未尽苍黄色,惨淡馀荣尚守株。

燕山古迹四首 其一

清代 戴亨

昭王筑金台,折节延奇士。乐毅感主知,功业从此始。

骐骥不见收,盐车困将死。古来英俊人,零落随荒枳。

千春感我心,重士昔如此。凭眺动遐思,落日下颓址。

人禽歌四章 其一

清代 戴亨

天地絪缊兮一气孔蒸。肖厥形兮绳绳。为龟麟兮为鸮鹰。随大化兮生成。

长城歌题红瓦店壁

清代 戴亨

日出沧海洪涛里,崷崒千山万山累。严墙蜿蜒盘峰巅,长城万里从此始。

东连碣石北居庸,西走陕益临洮中。一道生将天地割,防边设险心何雄。

谁知皇天无私石,四海穷愁戍卒叫。万世不传二世休,千秋史册空遗笑。

当年筑此胡为乎,祖龙力政非良图。白骨撑填饮马窟,至今鬼哭声呜呜。

题运使卢同年抱孙 其十二 乐山图

清代 戴亨

达人无滞情,出处随所宜。茫茫涉宦海,倦游亦应归。

况兹岁云迈,风波时有之。缅彼山嵯峨,终古无改移。

山椒招白鹤,山麓采紫芝。烟霞换身骨,岁久不自知。

乐山诚至计,勿为世所欺。

简蔚千索饮

清代 戴亨

每到炎天苦烈晖,便思荷槛叩荆扉。隔窗幽鸟群呼雨,绕麈□云□湿衣。

但许疏狂挥素壁,不须弦管乱清机。老来珍惜閒中会,风起花溪落易稀。

和程侍御 其三 持偈

清代 戴亨

枯偈持九年,心境长自照。月落万川明,山禽时一叫。

抛却破蒲团,拈花忽微笑。

题画册八首 其八 草坡牧羊

清代 戴亨

濈濈来思亦写真,平坡如簟草如茵。眼中臧谷都儿戏,不见山前叱石人。

寄答李眉山五首 其五

清代 戴亨

未见劳我思,既见思复起。荏苒忽三年,私心常如此。

结交不相知,觌面仍万里。所趋道既同,四海如邻比。

望云情远驰,存旧欣来止。君来缺晤言,君归恨莫已。

嗣还遗我诗,开缄发狂喜。三复冰雪吟,故人心尚尔。

题孙在原江行小照

清代 戴亨

五溪三峡出黔阳,贤宰朝京道路长。蜃雨蛮烟收健笔,雕题卉服送行装。

孤帆身拔蛟龙窟,万里心依日月光。履险如夷看道貌,乘风应不羡宗郎。

秋日登通州城楼

清代 戴亨

高城吹角满江楼,楼上登临动客愁。陵谷参差随去鸟,河山迢递任归舟。

凋零书剑谁青眼,缥缈乡关忆白头。极目那堪风景暮,云峰天外写高秋。

五月十六日奉窆曾祖母陈太君祖父葭湄公于杭城留下之安乐山

清代 戴亨

开尊浇厚土,卜吉妥幽魂。远水潆沙岸,群山拱墓门。

相形宜震巽,表石示儿孙。敢妄希荣显,相期笃本原。

子夜歌 其三

清代 戴亨

鸳鸯傍莲舟,欲打心忽变。俄见有人来,佯羞整金钿。

辽东离席座上尽江浙人感而留赠

清代 戴亨

江左山阴道路赊,一尊邂逅聚天涯。最怜满座思归客,翻送愁人孤去家。

细雨深孤新菡萏,离筵惭对野榴花。欲知别后相思处,班马嘶风落日斜。

寄答毛秋岑

清代 戴亨

河梁怨别酒方酣,凛凛清霜拂剑镡。几日莺花春事尽,空教离思满江南。

友人邀饮即席赋赠

清代 戴亨

瀰漫冰雪岁将残,失路空嗟范叔寒。卖赋几时逢狗监,论交何处觅鸡坛。

寸衷久抱千秋恨,斗酒聊谋一夕欢。我亦吹篪同落魄,长安裘马笑儒冠。

送王齐岳归里 其三

清代 戴亨

喔喔鸡初鸣,骊驹己在门。临发检行囊,囊空无一钱。

慈帏日倚闾,注望游子还。游子不得意,何以慰朝昏。

执手一歔欷,泪落秋风前。秋风飒然至,吹尔衣裳单。

踟蹰不能判,悽怆摧心肝。

看红叶

清代 戴亨

霜叶灿朱霞,溪水相映带。水上多白云,人家白云外。

答金仁趾 其三

清代 戴亨

咸池久不考,经首遂已沈。瓴甋竞新响,比户方追寻。

岂不悦众耳,听之伤我心。大乐溯隆古,高唱驱浮淫。

春雷震大地,万汇出幽阴。方圆岂能周,所遇成商参。

异道而求安,深非我素襟。

壬申三月三日李眉山招同人万柳塘修禊宁王喜闻其盛亲携杯茗肴核以 ...

清代 戴亨

造物运无心,浩然化育流。胡为古昔人,而能与天游。

真机畅胸臆,触景成奇搜。况兹大块春,兰茝盈芳洲。

斯理苟不达,多为形迹留。贤王具旷识,万物将同俦。

憺然忘物我,情与韦布周。梁苑侣邹枚,陈思宴应刘。

惭乏数子才,安能扬其休。

戴亨

戴亨

戴亨,字通乾,号遂堂,汉军旗人。康熙辛丑进士,官齐河知县。有《庆芝堂诗集》。► 55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