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戴梓
雄关割据势崔巍,群盗纷驰旧祚移。四海讴歌归圣主,万年基业启边陲。
东开碣石连沧海,西指临洮服远夷。谩道莺花虚塞外,春风随我到天涯。
元夕雪 其二
东风半月度辽滨,柳线依依欲近人。独喜星桥今夜看,雪光寒照玉轮春。
题画四绝 其四
崖悬古寺白云隈,松听龙吟水听雷。漫道山深人不到,虎踪才扫客还来。
寄陈太史省斋梦雷 其一
幸得生逢重道时,鸿文开馆与心期。万里不为鹏鸟化,百年甘作蠹鱼痴。
浑河晚渡
暮山衔落日,野色动高秋。鸟下空林外,人来古渡头。
微风飘短发,纤月傍轻舟。十里城南望,钟声咽戍楼。
赠静大师 其一
杖锡亦何轻,飘然出塞行。宿林偎饿虎,乞食进荒城。
四大空难悟,双丸迅可惊。当机时有问,邀客听啼莺。
寄赠天津道范某 其二
去春宣府得相亲,今岁瞻韩意少申。两度缁尘边塞客,十年清梦别离人。
歌传郢曲风云合,政出燕山草木春。远隔慈闱虚定省,感君甘旨破酸辛。
满城风雨近重阳 其五
蒹葭莽莽水汤汤,老向高秋健激昂。豺祭云山腥草木,雁宾天路冷潇湘。
三声鼓湿牛羊会,一亩宫飘黍稷场。未许桓温嘲令客,满城风雨近重阳。
李太史根庵蟠招饮榴花前即事戏歌
一树安榴高六尺,剑血凝鲜缀琼碧。畀向庭中四射光,珊瑚晓破扶桑日。
白头青眼来狂夫,一斗倾翻复一石。胡床高踞背花坐,翠叶红葩头上拂。
主人瞥见忽大眼,何事白头成窈窕。红白交辉亦可人,惜哉老去非年少。
年少生憎不再逢,对君且作金芙蓉。朱颜半逐落霞暮,玉蛆莫负玻璃浓。
谑兮谑兮漏沈夜,睡抱香魂把花嫁。闻道红裾妒石榴,今宵醉死花枝下。
赠黄岁登 其一
嗟尔名门后,垂髫值乱离。思亲寒食节,吊影落花时。
云海音书渺,冰霜涕泪滋。长斋依古佛,自忏命多奇。
夜坐同缪子唐子分得开字二首 其二
清宵孤馆拨寒灰,烧烛闻鸡酒数杯。长笛一声听未了,梅花疑向雪中开。
青
雨净高天碧汉虚,远山横翠照芳湖。黛眉拂月朝分柳,鬒发垂云夜倚梧。
万选得钱人尽爱,十年磨剑影空孤。东皇驭转吹韶律,千里春风草又苏。
塔湾落雁
白露老蒹葭,西风旅雁斜。未曾舒远翮,先已下寒沙。
细草梳清渚,丹林带暮霞。平安今有信,烦尔寄还家。
西征闻捷三首 其三
昨宵驰报到留都,报说乌斯入版图。沙塞马肥秋苜蓿,火山人饮夜醍醐。
风清瓯脱闻鸣鹿,日射边亭见画乌。从此恩膏敷绝漠,九天九地一人扶。
赠杨子
寂寂卑栖过客疏,多君翠骑惠茆庐。偏当乞米冲寒雨,不获牵裳诉索居。
佳句推敲成玉石,政声传播满坤舆。子云在望辽河浅,何日亭中醉老渔。
赠杨茂林
十年交契慰离居,破月荒城兴有馀。君抱经纶成猗顿,我惭疏放类相如。
谋生无策头欺雪,卖赋卑栖手倦书。几欲千山游屐遍,先期下榻剪园蔬。
了如上人
几载昙那寄客踪,妙香熏染得禅宗。回头发逐红尘断,合掌心将白马从。
山径拾柴炊佛火,霜梯踏月报明钟。一瓢尚有兰陵味,洗向深潭化毒龙。
远山樵唱
收回禾黍罢耕耘,更向林邱任斧斤。锦树槎枒临绝壁,劳歌高下逐流云。
荒山作雨秋将老,野鸟鸣峦路不分。何处牧童初学笛,一声清切彻高雯。
随家严赴诗社与钱牧斋杜于皇程穆倩汪湛若诸前辈赋淮阴钓台得寒字
尝笑淮阴拙,生涯守钓竿。有能匡社稷,无计退饥寒。
存楚心难定,封齐祸已安。可怜台畔水,千古响哀湍。
赠宗藩艾将军
沙惊土裂正严冬,北走关河一万重。远谪不须悲黑水,庙堂宁久弃贤宗。
初冬看近山红叶
天将黼黻付林邱,姹紫嫣红对白头。空见百花明上苑,宁知五组属高秋。
文章翻喜寒霜力,锦绣难教举世收。还有深山老松柏,千年苍翠向人浮。
戴梓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213篇诗文
开原八景 其三 石塔晓钟
题米家山 其一
甲申元夕巢大司寇寄斋可托以柏叶露和梅花酒饮松涛阁下同人分赋得 ...
秋海棠
和文学使志鲸边城早秋
开原八景 其六 花泊采莲
巢大司寇寄斋斋中畅观书画
题布袋和尚
赠吴羽士
寿词寄江定某 其二
送施进士汉仪云翔就诠
题山樵叠障图
雪后访杨太史玉斧醉中口占 其二
鸟道杖藜
夕阳归牧
天坛松月
七十自寿十首 其五
题朱玉端小像
携幼子高赴邻约
大水歌
赠芳园主人 其一
寄孟斯美
赠江致盈
题画赠陈太史省斋
题画赠人
祝王明府母寿
赠宁远李州牧 其三
赠江且庵
送某提兵征策旺
题十美图 其一
题画四绝 其一
千甍夕照
香秋海棠八绝 其九
送卞庆公任宁州牧
咏燕四首 其三 引飞
寄怀贺有廉御医
赠芳园主人 其二
杨地一招饮雪化水阻不得赴戏成简寄
香秋海棠八绝 其六
送魏君宜归南昌
寄赠天津道范某 其一
寿李明府
王北塿
西征闻捷三首 其一
香秋海棠八绝 其八
赋得不知秋思在谁家
叶家坟
送多户曹缄斋允俄晋秩给谏 其一
忆梅 其四
赋得列嶂明霞
耿明府宴集
北镇庙立碑
赠严敬夫
寄赠陈超千
哭色员外
西邻茂树
题米家山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