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访彭门太守苏子瞻学士

访彭门太守苏子瞻学士

宋代 释道潜

眉山郁茀眉水清,清淑之气钟群形。精璆美璞不能擅,散发宇内为豪英。

煌煌苏氏挺三秀,豫章杞梓参青冥。少年著书即稽古,经纬八极何峥嵘。

未央宫中初射策,落笔游刃挥新硎。翰林醉翁发奇叹,台阁四座争相惊。

逡巡传玩腾众手,一日纸价增都城。同时父子擅芳誉,芝兰玉树罗中庭。

风流浩荡播江海,粲若高汉悬明星。

前年闻公适吴会,壶浆跪道人争迎。浮云流水付幽讨,下视世网鸿毛轻。

野人弱龄不事事,白首丘壑甘忘情。神仙高标独未识,暂弃萝月人间行。

朝吴暮楚失邂逅,惝恍夜梦还茕茕。迩来旅食寄梁苑,坐叹白日徒虚盈。

彭门千里不惮远,秋风匹马吾能征。铃斋吏退属幽款,一看挥麈银河倾。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访荆国王公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浩荡经纶志已行,北山归老思冥冥。可妨渡水穿云客,拄杖芒鞋到户庭。

次韵才仲试院梦中书事见寄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梦入秋山知几层,霜风吹骨正棱棱。苍崖荦确难安足,自说从余授杖藤。

次韵曾子开侍郎话别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二纪浮游踏世尘,贤愚了了见情真。行藏不昧如公少,细听名言实可人。

程公辟给事罢会稽道过钱塘因以诗见赠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江干千骑送朱轮,父老无缘借寇恂。吴国旌旗开白日,越溪桃李与青春。

雄名素与珠星烂,妙质长随玉树新。当宁比闻思旧德,万方行见入洪钧。

夏夜智果怀武康令毛泽民

宋代 释道潜

暮磬寥寥殷上方,笼纱朱火影微茫。笼虚竹净雨初阕,云润星辉夜更凉。

落枕松声惊瑟瑟,扑帘香雾霭苍苍。遥怜散发东堂老,正卧风漪六尺床。

寄宗室周臣观察

宋代 释道潜

帝胄天孙多茂良,似公人物更难方。诗书自负青云器,风月能收文锦囊。

科斗雷文陈几席,鳞衣蚁食耀杯觞。都城邂逅倾迟素,崧少归来一梦长。

东坡先生挽词 其十

宋代 释道潜

峨冠正笏立谈丛,凛凛群惊国士风。却戴葛巾从杖屦,直将和气接儿童。

庐山杂兴 其七

宋代 释道潜

中岩不知暑,但觉昼景长。朝来出孤定,踽踽行西冈。

风泉漱石齿,松雨飞苍苍。猿鸟亦我喜,鹿麋还相将。

乔林积翠下,粲然瞩孤芳。冉冉抱绝格,霏霏浮暗香。

山祇善守护,每吐云雾藏。寄言樵苏子,慎勿轻摧伤。

夏日龙井书事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犬凉飔。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卜居智果方外以诗见寄次韵奉酬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青灯残篆夜寥寥,门外秋风振苇萧。惭愧高人能见忆,为余西望立溪桥。

寄俞秀老清老二居士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风溪云巘雪消初,鸟变春声满屋除。安得故人同蜡屐,石梁斜日看游鱼。

东坡先生挽词 其四

宋代 释道潜

初复中原日,人争拜马蹄。梅花辞庾岭,甘溜酌曹溪。

梁木倾何速,椿年竟不齐。灵輀向崧洛,行路亦悽悽。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万事年来即罢休,心萦云水尚追求。草堂早晚投君宿,纸帐蒲团不用收。

观宗室伯山司户诗卷

宋代 释道潜

参军暂辍簿书忙,为我聊开古锦囊。玉骨已能含秀气,珠玑那解不辉光。

王孙挟策真难事,妙质如君岂易量。它日雠书天禄阁,声名端可继刘郎。

题东坡墨竹赠官妓

宋代 释道潜

小凤团笺已自奇,谪仙重扫岁寒枝。梢头馀墨犹含润,恰似梳风洗雨时。

寄子开内翰

宋代 释道潜

天将有作会云龙,一德君臣邂逅同。表率衣冠真领袖,羽仪台阁旧家风。

词林岂独专周诰,衮职深期补舜聪。四海滞淹公可弃,尽收凫雁集庭中。

双溪晓步怀少游子实

宋代 释道潜

亭午炎威剧,风溪破晓行。纡馀怜野彴,错落见长庚。

翻藻鱼呈媚,梢林露献清。二豪俱二阙,此乐与谁并。

次韵李端叔题孔方平书斋壁 其九

宋代 释道潜

仲尼道德高千古,老子微言冠百家。馀泽风流俱擅美,那云玉树倚兼葭。

行歌亭

宋代 释道潜

自古山林浪得名,欲要人爵谩逃形。唯馀滍上行歌者,独免移文勒户庭。

次韵莘老游龙洞

宋代 释道潜

曈眬杲日破林坰,杖策相将马暂停。路与猿猱争险磴,身随鸿鹄入青冥。

巉岩曲穴疑无底,盘屈苍虬信有灵。能使谢公诗兴动,宛如游刃发新硎。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