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彭门书事寄少游 其一

彭门书事寄少游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我思君处君思我,此语由来自谪仙。欲借野人传纸尾,待凭新雁寄辽天。

诗人释道潜的古诗

廖司法挽辞

宋代 释道潜

吾闻廖夫子,名大不得睹。读书尽五不,行义拔前古。

聚徒从妙龄,所至变邹鲁。身虽甘陋巷,志欲望伊吕。

风云苟超腾,名教当有补。蹉跎鬓毛改,寸禄晚方取。

青衫适南营,素幔归湓浦。秋原起新陇,寂寞一抔土。

悲歌动闾里,清血洒如雨。兰玉已含芳,行看秀庭户。

建隆秋夜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梵呗声沈香雾销,月明金殿影岧峣。夜深唯有龛灯在,风露满庭人寂寥。

寄俞伯谟宣义昆仲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谢家兰玉竞芬芳,千里南来未易忘。犹忆娑罗双树院,月明相对坐胡床。

虚乐亭

宋代 释道潜

谁构新亭近翠微,似教陶令洽天机。池光引月来檐庑,竹影疏风到客衣。

爱酒有时携玉斝,无弦聊自拂金徽。人间乐事还能几,肯向良辰与物违。

哭少游学士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瓶盂客京口,彷佛熙宁末。君方驾扁舟,归来自苕霅。

中泠忽相值,倾盖忘楚越。禅挥庞老锋,辩鼓子贡舌。

连宵极名谈,江阁倚清绝。扣槛出鼋鼍,时取一笑发。

邗沟介淮海,济济多俊杰。良辰苦招要,结好从此设。

堂堂紫髯翁,道德冠前烈。风流广文先,烱烱事脩洁。

老禅魁丛林,冠盖趋杂遝。三豪相继往,墓木叶屡脱。

子今复云亡,枯棋愈残缺。相逢旧好间,悲诧那忍说。

明年东下船,系缆竹西月。茗奠蜀冈南,弹指当永诀。

證师圣可桐虚斋

宋代 释道潜

吾闻峄山桐,猗猗排秀干。栖鸾宿凤信所奇,众木纷纷何足算。

呜呼,天相彼质,复虚彼心。故其声之隐也无阂,其动也无留。

有叩而鸣,体佚而休。嘉上人之妙龄兮,无适俗之卑韵。

刚有拟于斯桐兮,廓中虚以受训。异速成之朝荣兮,培益厚而日敏。

悼像末之寥寥兮,蹇吾道之不振。续芳尘于祖席兮,他日非桐虚上人者而复谁何哉。

夏日龙井书事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自怜多病畏炎曦,长夏投踪此最宜。青石白沙含浅濑,碧梧苍竹犬凉飔。

云中鸡犬听难辨,谷口渔樵问不知。斑杖芒鞋随步远,归来幽火认茅茨。

庐山杂兴 其六

宋代 释道潜

暮峰腾玄云,飞雨来滂沱。乱点洒苍壁,森森挂青萝。

须臾涨前溪,荡荡浮银河。中流转巨石,出没如鼋鼍。

天宇夜开霁,星蟾莹摩挲。玲珑辨崖树,宛转照庭柯。

咏诗无桀句,奈此佳景何。

与元规话别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雷岫庵南千种梅,含芳准拟为君开。冷香秀色谁为主,趁取花时更一来。

同赵伯充防禦观东坡所画枯木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萧然素壁倚枯枝,行路惊嗟况所思。惆怅骑鲸天上去,却来人世恐无期。

次韵姜伯辉朝奉宿九曲池

宋代 释道潜

当时楼阙已桑麻,陈迹何须置齿牙。宛转颓城围绿野,嵚崟孤塔背明霞。

山云度晚飞琼叶,海月生秋堕桂花。圆峤方壶同笑语,终宵疑在水仙家。

夏日山居 其十

宋代 释道潜

远壑尚馀残照,飞蚊已闹前檐。巢燕归来何暮,呼童为汝开帘。

规师方外停云斋

宋代 释道潜

上人少脱略,出处非拘囚。停云倚空端,舒卷良自由。

纵之千丈强,敛附拳石幽。超遥宇宙间,孰与斯人俦。

铭诗善摹写,居士亦风流。

淮上 其一

宋代 释道潜

芦梢向晓战秋风,浦口寒潮尚未通。日出岸沙多细穴,白虾青蟹走无穷。

送慧悟大师还阙下

宋代 释道潜

道人本丘壑,浪为京华居。一往二十年,岁月惊须臾。

禅馀挟妙术,出入卿大夫。飞扬动天子,声问倾九衢。

纷彼户外屦,泛如水中凫。高怀倦酬应,逸赏思江湖。

春风卷衣祴,千里随舳舻。中泠涌楼观,圆峤连方壶。

杖策步鳌头,直上穷崎岖。超然万象外,所得良有馀。

兴尽乘白云,飘飘还帝都。

行歌亭 其三

宋代 释道潜

尝闻箕颍卧巢由,振荡高风冠九州。欲识当年孔宁极,依稀堪与若人俦。

观宗室赵明发使君所画访戴图并二小诗因次其韵 其二

宋代 释道潜

巉绝千峰玉,清妍五字诗。胸中盘爽气,彷佛几人知。

寄史院王正仲曾子开二学士

宋代 释道潜

太史久不作,千秋想前人。朝廷理故事,董职须绝伦。

青钱两学士,班马相并邻。婆娑金闺中,婉娈得所亲。

学海扬波澜,词林蔼芳春。青编炳金雘,允显无曲陈。

翘翘茂令德,谔谔规缙绅。玉堂行见跻,清切凌紫宸。

野人蹈江海,放浪无边垠。相思邈何许,共此青桂轮。

子苍见和二篇再用前韵酬之

宋代 释道潜

涉世伊余实强颜,伤弓困翼尚惊弦。论文已失李太白,采药行寻公稚川。

请置黄公新石研,归磨潘子古松烟。幽窗写就经纶志,它日风云去斡旋。

赋王立之承奉园亭 漱醉亭

宋代 释道潜

潭潭百尺井,汲引鸣飞澜。惊回午醉客,一漱齿颊寒。

释道潜

释道潜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力僧,能文章,尤喜力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力之辩解,复力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508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