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邓林
红紫酣春醉复醒,洗妆谁把玉壶倾。寒泉可是能言鸟,为向东风说此情。
挽李主事
伊人蚤岁富才猷,郎署名成正黑头。忠孝未酬君父德,风霜俄报柳蒲秋。
半窗孤月皇华节,万里长江旅衬舟。好在泉台休抱恨,承家有子习箕裘。
望和靖墓
孤山擎出水中央,留下梅花代代香。满酌湖波遥一酹,问咸平事已荒凉。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 其二 海棠班鸠
红日三竿照海棠,睡痕犹浸露华香。弄晴鸠妇来何处,唤醒酣春梦一场。
致政□□□□子
致政归来两鬓霜,可堪哭子泪汪汪。钟情政自悲王衍,无嗣真宜悯卜商。
问寝屏帷秋夜永,过庭踪迹雨苔荒。劬劳未报生身德,想在泉台恨更长。
海棠翠羽
银烛摇红照夜深,故教春睡昼沉沉。梦回无语春如许,啼杀东风翠羽禽。
上天竺游回道上与 陈、夏、毕、朱、马、祝、郑 联句
夜宿招提境,晨辞佛国山。马回知路熟,客去喜僧闲。
梵刹钟初歇,人家门尚关。幽禽鸣上下,曲涧响潺湲。
露拂衣裾湿,苔侵屐齿斑。白云横洞口,红日射林间。
湖水禽璃莹,霜枫玛瑙殷。物华怜景好,诗思愧余悭。
要尽登临兴,宁辞步履难。扶持劳仆从,宝石更跻攀。
题盱江清隐图
盱江老人读书老,杜门不许红尘到。夜来风雨送春归,满院落花闲不扫。
屋外青山山上云,啼猿唳鹤声相闻。舍南舍北皆春水,钓鱼矶畔多鸥群。
江南风景好如画,先生买得宁论价。只恐猿惊鹤怨鸥盟寒,征书催到金门下。
题四景画 其一
东风吹暖入荷衣,忽忆家山笋蕨肥。功业未成玄鬓改,他乡虽乐不如归。
题小景白云无心
八荒岁旱待为霖,出岫无心亦有心。本是从龙天外物,谁教岩下久湮沉。
和唐元祯镇越堂诗韵
城中崛起卧龙堆,城外诸峰唤欲来。天造无馀千里国,云连勾践九成台。
月明绛节吹箫过,春尽朱幡冕露回。生聚日繁疆土辟,鸟田宁复有□莱。
追挽友人邵昌父
若随令子步蟾宫,不独年同道亦同。心契从知非面契,若翁曾说即吾翁。
魂徂魄落应难返,地老天荒恨不穷。三尺孤坟在何处,明当下马拜乔公。
送李主事复南京吏部
晴旭丽金台,长林蔼香雾。东风吹柳花,禁城春欲暮。
故人天上回,满头新雨露。心悬北阙旌,旆指南京路。
冠盖出都门,朋侪生艳慕。岂无芳尊酒,缱绻舒情素。
流光不待人,百年两乌兔。努力事荣名,云霄看高步。
临岐一抗手,目送征鸿度。
题梁仲高所藏俞汉远古树木竹
毰毸凤羽拂云寒,屈曲珊瑚出海蟠。不是词林挥翰手,凭谁传与世人看。
校文来自广右重九日过家
年来旅食逢重九,迢递乡心对菊花。应谓此身长作客,谁知今日适还家。
亲朋酒畔欢情洽,童稚灯前笑语哗。只愧尘埃双鬓老,临风牢自裹乌纱。
慈寿堂
欲得遐龄报母慈,故将慈寿扁慈闱。瑶池几见金桃熟,南极常腾逾婺辉。
封诰喜逾毛义檄,公袍鲜映老莱衣。草心长共葵心赤,忠孝如君世所稀。
题蔡务小景
欢溪遇雨水沄沄,十里青山半是云。无限伯牙琴里趣,草堂何处访徵君。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 其三 杏花画眉
华粉春衣染淡黄,看花因到午桥庄。娥眉不为东风画,蝶使风媒莫浪狂。
题进士郑良所藏画二首 其二 悬崖梅
十里湖堤未放春,寒崖惊见一枝新。风吹琼佩飘飘举,疑是瑶台月下人。
和郑良载父勉子诗韵
皓首纷如羡壮夫,喧啾群里凤雏孤。功名已许青年得,骨鲠悬知绝代无。
胪韵声声传殿陛,云梯步步接天衢。一经不与籯金换,始信而翁识远图。
韩山书屋
青山万古无名姓,偶遇昌黎得姓韩。风伯讼时云扰扰,野人归处谷盘盘。
郊虚凉入秋初霁,星斗芒随夜正寒。作室读书劳景仰,文章留取后人看。
邓林
宋福州福清人,字楚材。孝宗淳熙五年进士。授泰和簿。与辛弃疾、周必大、陈傅良、戴溪、朱熹、吕祖谦等为友。曾三上书于朝,讥切朝政。时朝议欲授以中都干官,或沮之,改石城丞。有《虚斋文集》。► 297篇诗文
赠书礼部主客郎中陆公墓表后 官以子赠
题张主事族谱
送蹇冢宰震器英省亲还南京二首 其二
挽李教授孟昭
送南昌郡庠生吕亨岁贡
青螺山色图二首为何先生志一赋 其二
别严斋
七月十五夜对保安对月二首 其一
石榴黄莺
永思堂为前人赋
题墨菊送乡友南还
慎友斋二首 其二
过十八滩
兰室为前人赋
寿峰为分水诸教谕题
送柴中书给假归省
鸡山别意
病中遣子婿谒顾太医
东山彭泽
送赵司勋给假归浙
题春江送别卷
送陈中书升湖广左参议
哭余知县源善
挽光禄李寺丞伯震
题枯木竹石二首 其一
僦屋里仁坊
龙门山
寄黎何二诗翁
送赵佥宪
南宁傅同知望云思亲二首 其二
题春山枯水图
罗江八景
题寒岁三友图
挽宋尚书二首 其一
登临安徐景文夕佳楼
送祠部给假归浙
题金尚书所藏画四首 其一 石榴山鹊
效晋乐志拂舞歌淮南王二篇 其一
羊城友人梁俊民以诗寄赠余余因次韵以答之
赵仲穆画马二首 其一
象城送别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 其三
赏菊
寿江纪善父七十
弥封
松涧图
题四景画 其三
题枯木竹石二首 其二
章亚卿徐通政奉使交阯还次钱塘会于公馆赋诗赠之三首 其二
送两浙朱运使考绩二首 其二
豺
和乐堂为梁敬叔赋
送蹇冢宰震器英省亲还南京二首 其一
赠上高张司训
寿萱堂
游天龙寺和同庵简禅师壁间韵
留别黄方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