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春诗十三首 其五 柳底啼莺

春诗十三首 其五 柳底啼莺

明代 邓云霄

歌罢弄残机,柳线还堪织。怜君身上衣,可比流黄色。

诗人邓云霄的古诗

拟吴宫行乐词五首并序 其三

明代 邓云霄

斗鸡陂西走狗塘,云芽露蕊红兰芳。美人拾翠行采香,珠璎宝衱摇琅琅。

归来响屟香风绕,月娥西镜森相照,天鸡不报吴宫晓。

博山炉

明代 邓云霄

春鸟催百花,紫陌香车骛。长安多名园,歌舞应无数。

可怪粤南客,杜门守真书。道书行尚把,不惹春芳妒。

叩齿静漱泉,博山萦轻雾。壶中自有天,任彼流年度。

匡公啖荔歌

明代 邓云霄

庐山之精化匡公,平吞彭蠡洗心胸。五蕴吹转法轮风,尾闾归墟洞不穷,其中暗与南溟通。

南溟荔熟当炎夏,火珠遍缀芳林下。甘美如割云山蜜,香甜不数扶南蔗。

外披绛绡内玉肤,色味双绝天下无。皎然西施并子都,来呈香酥献醍醐。

匡公与荔结缘久,一闻荔熟垂涎久。词客园林凡几家,家家荔落匡公手。

抛壳纷纷红雪飞,入口滚滚糖槽漏。遗核在地日数斗,翻令见者惊欲走。

拍手笑东坡,自矜三百颗。若持饷匡公,日日还遭饿。

匡公大嚼更怀归,行住常餐兼坐卧。人言丹荔王百果,封公荔王制曰可。

问公腹中何所如,蠡湖溟海趋尾闾。信我前言良不虚。

不然啖后茗碗还五十,滔滔荡荡安能储?南人畏荔热太毒,公腹清凉乐有馀。

试问甘露门,何如荔中味。我言半偈公须记,色香佛法所最忌。

此物曾经驰驿骑,千人万人相枕死。至今犹怨太真妃,玉肤红粉空妍媚。

甘口生疾苦口药,芳洁无如蔬笋气。知公心似絮沾泥,勿使香魂入梦迷。

满口莲华宣梵呗,本来无物是菩提。吁嗟丹荔休多携。

拟竹枝词四首 其三

明代 邓云霄

剑阁连云欲插天,人心险恶更堪怜。凭君寄谢临邛女,又被风吹过别弦。

吴子夜四时懊歌 其十五

明代 邓云霄

片心焦若火,两泪滴成冰。早晚逢西使,重园在白登。

洗竹歌

明代 邓云霄

古墙缭绕连丛竹,野棘枯藤相结束。上瞀蛛丝下蛇鼠,黑雾荒烟沉绿玉。

我癖还过王子猷,闲来为洗此君羞。呼僮芟削挥霜剑,便觉直干寒飕飕。

扫除洁净无尘滓,只留一片莓苔地。疏影能邀好月来,轻阴更引清风至。

南窗昼卧到黄昏,听雨如眠海上村。寄语青皇须爱护,明朝新笋长龙孙。

初秋同许顺叔袁兰室潇水泛舟五首 其三

明代 邓云霄

湖南冬日自喧和,锦石银砂漾碧波。不用舟中携乐部,芦花深处有渔歌。

余北征行囊萧然读老杜万里须十金妻孥未相保之句限韵成十绝聊以破 ...

明代 邓云霄

刘毅一贫士,蒱摴掷百万。我无负郭田,种蕙动盈畹。

拟古杂体十九首并序 其十三 虾䱉篇

明代 邓云霄

不识三神山,乃在六鳌背。任公一举钓,失水翻成脍。

谁知尔虾䱉,乃在蹄涔内。鄙夫营七尺,达士期方外。

明星玉女

明代 邓云霄

君杂佩兮明星,谁其侣兮许飞琼。翩翩兮来下,倏忽兮遐征。

遐征兮安之。托青鸟兮衔书。叩金天兮诉白帝,猛犬狺狺兮噬予。

君池莲兮似船,愿一乘兮共洄沿。知不可兮骤得,横流涕兮潺湲。

襄城子路问津处

明代 邓云霄

驿路喧喧车马尘,尘中还忆耦耕人。清溪一线寒流浅,行客毋劳更问津。

雨窗

明代 邓云霄

细雨鸣窗竹,羁人思不堪。风流无柳子,寥落古湘南。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二十五

明代 邓云霄

生来歌舞自能谙,旧住扬州傍绿潭。忽听采菱翻艳曲,令人肠断忆江南。

古六宫诗六首 其六 隋宫

明代 邓云霄

台殿东京倚绛霄,凿河通道气逾骄。天垂帐幕秋临塞,月引笙箫夜度辽。

汴柳竟移龙舸缆,芜城空拍广陵潮。吴公台下雷塘路,点点山萤照寂寥。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六十

明代 邓云霄

梨园弟子郁金裙,法曲声高响入云。月里曾教青女习,人间莫遣李模闻。

拟古宫词一百首 其七十五

明代 邓云霄

月冷霜清桂树丹,琉璃瓦上动微澜。双双白兔眠帘下,谁道深宫异广寒?

堤上行三首 其一

明代 邓云霄

万井楼台落镜中,环堤处处小桥通。吴娃惯荡莲舟戏,水浅沙明不畏风。

季夏望日博罗韩煦仲过访镜园晚泛木兰堂玩月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 ...

明代 邓云霄

扰扰世经万劫,閒閒梦破三生。试问云烟变幻,何如水月空明。

挽袁太玉八律 其三

明代 邓云霄

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己未元夕曲八首 其二

明代 邓云霄

春日迟迟夜更长,华星宝月让灯光。灯摇酒浪飞鹦鹉,风送箫声引凤凰。

邓云霄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62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