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步郊坰,劳飞莺燕,垂杨岸移东浦。重回首、黯然断魂,绮席阑珊,旅襟散聚。
念黄花、明日秋风零落,太苦。又何如、并携情侣。翠拾芳野,天台得寻云路雨。
每况时、频惊离绪。尽水乡萍逢,尘侵罗袜,浪逐扁舟,争奈任饥冒冷愁归去。
嗟此恨无语。还凝伫、新月依依,传将幽素。谁怜锦负年华羽。
一盂僧粥三鸣鸡,渐望天角生晴曦。积阴凝霭不得肆,荡滉破散争纷披。
清明物象各有职,如再开辟平艰危。游人襟韵廓以喜,晓指后洞都忘疲。
小楚亭北望明灭,宛宛一径微如丝。问云般舟道场路,从此亭背无险巇。
寺久荒寂无足往,念有子厚弥陀碑。独趋一里转岩腹,剥粉败赤逢门楣。
村童门关语嘲哳,似云乞米僧未归。亭亭故碑立青玉,覆以老屋疏且攲。
常嗟古人不可见,尚喜书法存于斯。世言书字出心画,体制类彼人所为。
子厚少年颇疏隽,字合飘逸狂不羁。胡为气质反端厚,至今观者多有疑。
或云彼以窜逐久,气志软熟非前时。又云高才尚薄世,故独立法无所师。
吾嗟世俗日无理,好恶不正论苦畀。臆决万事岂独此,此书何愧人不知。
碑阴三百四十字,疏瘦劲丽何精奇。九十三人姓名具,陈缵宝历元年题。
云此柳书一碑者,元和三年刊厥辞。至是二月始建立,都其事者杨与倪。
尘蒙壁碍世未见,自我访寻初爱之。嗟物晦显似有数,恨不从事毡与槌。
巉岩西山邃无数,行及二寺方晨炊。东南溪磴斗孤绝,下及平壑如悬梯。
南朝佛子谓慧海,卜庵于此存遗基。鬼神馈食以车运,石崖辙迹如在泥。
智不足以尽万物,敢决真伪论是非。老僧夜语亦有理,明发策杖犹迟迟。
正月维三,时逢望、花影周遭华屋。群贤欣毕至,有蝶窥筵启,燕归帘触。
大朴云巢,名园水绘,千亩琅玕修竹。年年沧江卧,镇呻吟膝抱,闭门茶熟。
更相约邻翁,布鞋芒杖,共锄黄独。
相如词赋速。遇年少、宏奖时推毂。早到处、弓衣争绣,秀句兰荃,每篇成、便惊凡目。
旧梦金梁月,谁会得、白头衷曲。羡先泽留江国。今古同庆,欢进儿孙蔬菽。
夜长又还秉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