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皂罗特髻 其一 寄恨效东坡体

皂罗特髻 其一 寄恨效东坡体

清代 丁澎

为伊也损,怕红消翠减,被人猜着。为伊也损,渐腰围如削。

春来了、为伊也损,春去也、只恨东风恶。为伊也损,怎怨伊情薄。

真个为伊也损,悔当初轻诺。偏道是、为伊也损,千行泪、禁得涓涓落。

为伊也损,待怎生抛却。

诗人丁澎的古诗

慰李琳枝侍御诏狱

清代 丁澎

抗疏今何事,身危直道难。忽闻收北寺,不敢问南冠。

草莽臣无状,朝廷法屡宽。圣明知汝戆,频取谏书看。

长命女 春闺

清代 丁澎

春如海。衰桃斜映西窗外。弄影人无奈。

剃袅金虫暗坠,衫锁珠蕤未解。绿遍宜男愁不采。

蝶绕湘裙带。

送张坦公方伯出塞

清代 丁澎

老去悲长剑,胡为独远征?
半生戎马换,片语玉关行。
乱石冲云走,飞沙撼碛鸣。
万方新雨露,吹不到边城。

锦缠道 讯南郡丘曙戒别驾

清代 丁澎

浩淼烟波,橘柚南天霜晚。鹤矶边、轻帆乍卷。一樽风雨秋江岸。

枫落猿吟,底是伤游宦。

暮与客相期,散花洲畔。共目送、几行归雁。待庾楼月上胡床。

正宜城酒熟,搔首人同玩。

登岱 其一

清代 丁澎

翠微宫殿俯危峦,岭坂逶迤更几盘。天近扶桑长不夜,月明瑶草观生寒。

松鸣越观留山鬼,鸟啄秦碑净石坛。七十二君封禅地,回中风雨想和銮。

阳关引 秋居简河阳李子燮王夙夜诸子

清代 丁澎

归到柴桑境。负郭虚三顷。东枝鸲鹆西枝落,愁何定。

念候芭载酒,难问岷阳径。听竹扉、小雨飒飒敬槐影。

莳药归、惟见松鼯抱尘甑。坐久夕阳外,山未暝。野烟丛处,竹鸦送、半窗冷。

有乌皮几在,长对蒿华凭。正俛思旧友,落月覆苔井。

金门归去 怀张补阙螺浮病假归禾中

清代 丁澎

辞金阙。何似茂陵归切。东山丝竹西山蹄。海天还弄明月。

曾记柳条初折。又是马蹄霜结。延秋门外花如雪。今年恁时节。

送徐征君电发辟召之京

清代 丁澎

此去朝辞林屋峰,布衣疏屩倍从容。眼中吾老非衰凤,足下人称是卧龙。

应诏趋由丞相府,封章辟自大司农。知君芸阁诗成后,苦忆西堂旧植松。

十六字令 闺夜

清代 丁澎

秋月悄,玉筝和泪弹。梧桐夜,花影上钗寒。

采桑子 本意

清代 丁澎

提笼陌上逢游冶,郎佩香蓝。妾带宜男。两种芳心各自谙。

佯羞却步娇无语,心似春蚕。泪在青衫。欲说相思一半含。

望江南 其六 白门漫兴

清代 丁澎

奈何许,生小在长干。竹筱巷边同妾住,蚵蚾矶上送郎船。

无计可留欢。

长相思 其二 采花

清代 丁澎

郎采花。妾采花。郎指阶前姊妹花。道侬强是他。

红薇花。白薇花。一树开来两样花。劝郎莫似他。

菩萨蛮  其一 回文

清代 丁澎

锦鸳文印檀霞枕。枕霞檀印文鸳锦。蛾黛蹙愁多。多愁蹙黛蛾。

院深喧语燕。燕语喧深院。长若杜兰香。香兰杜若长。

花里 本意 新谱自度曲

清代 丁澎

早起。为惜嫩红花里。小蕊未曾开。怕蜂来。

卜算子 春恨和淮海韵

清代 丁澎

晓起乍开帘,满眼梨花瘦。恼却流莺不住啼,明日还来否。

啼罢莫频来,楼上双垂手。颊衬桃花不耐红,晕薄非关酒。

词变 醉公子 其十八 前调

清代 丁澎

秋怕寒闺空。叶仄远天随梦送。朝来稠露红。行怯窄鞋弓。

起早头梳罢。倦倚勾帘下。满庭萋草柔。燕双愁上楼。

蓦山溪 春闺和陈大樽韵

清代 丁澎

暖日烘帘,睡起抛残绣。衫薄不胜寒,乍朦胧、楚腰如柳。

重开鸾镜,扶起半欹鬓,香痕透。眉痕瘦。都付红酥手。

闲愁惯惹,脉脉频回首。新种合欢花,爱看他、倚残罗袖。

思寻旧梦,勾引是东风,灯昏候。啼鹃又。吹落巫山后。

雨中花 其一 江亭晚集

清代 丁澎

望里江城如雾。柳外檐星初吐。婪尾争传,红牙乍拍,飘眇烟深处。

樽前翠袖双眉妩。香入鹍弦半度。看野鹜多情,芰荷应笑,客且休归去。

西施愁春 一盻

清代 丁澎

残英小苑露春娇。长袖倚衰桃。三生无分,一盻也难消。

湘裙微展处,芳径滑,颤弓腰。多应有恨,双蛾频促,怯上兰桡。

不因偶尔传眉语,争无奈、上心苗。多情见惯,直恁是难抛。

弄珠人远,琼楼何处更吹箫。东风立尽,梦随伊去,好度今宵。

登岱 其四

清代 丁澎

千丈悬崖撼石闾,扪萝叠磴倒衣裾。孤峰半落天疑尽,绝顶平临日乍舒。

帝女珠宫喧象佩,仙官绛节驻銮车。白云尚见封中起,笙鹤如闻度碧虚。

丁澎

丁澎

(约1622—1686)清浙江仁和人,字飞涛,号药园。回族。顺治十二年进士,官主事。充河南乡试副考官,荐升郎中。科场案起,以违例被劾,谪塞上五年。工诗。早年与毛先舒、柴绍炳等人称“西泠十子”,后又与宋琬、施闰章等人号“燕台七子”。有《信美堂诗选》、《扶荔堂集》。► 193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