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夜飞鹊 寄怀张处中

夜飞鹊 寄怀张处中

清代 董俞

故人游未返,目断南云。双鱼消息空闻。越山迢递几千里,岭梅落尽馀香。

丈夫天涯寄迹,喜主人同调,杯酒情亲。葛巾棕屩,看飘然、七尺闲身。

试上凤凰山望,海气拍长空,蜃雾氤氲。更有丹梯石室,桄榔万树,翠羽成群。

眼前奇景,是天教、付与诗人。待少文游遍,故园归隐,同采秋莼。

诗人董俞的古诗

双调望江南 其十一 为友人悼歌姬桐月

清代 董俞

江南好,愁坐厌芳樽。青鸟漫传千里信,彩鸾应化异时魂。

孤戍月黄昏。

疏钟静,屈戍掩重门。绣阁不闻莲屧响,罗衫曾印口脂痕。

无计再温存。

贺新郎 其三 为归悬弓纳姬作

清代 董俞

孰为归生老。看翛然乌巾鹤氅,风姿犹好。偏喜镜台容易觅,扇底嫣然一笑。

况才比、温郎还妙。架上彩毫应秃尽,须另寻、银管青螺扫。

知长夜,被花恼。

莫嗤秋燕同潦倒。问平生、容成秘术,些些可晓。种玉仙缘天付与,消受翠鬟娇小。

真妒杀、鹊桥天表。但得茂陵人似玉,任白头、大妇贻诗诮。

诧掌上,明珠耀。

千秋岁 其一 赠王子丹麓五十初度,奉次原韵

清代 董俞

夹衣初换。花信春逾半。桃片织,禽声变。山亭蜂蝶闹,津市鱼虾贱。

繄谁氏,柳阴坐挟书盈卷。

不道年华晏,夕照烟峰乱。天可问,堪长叹。未酬云路志,已遂名山愿。

今方信,白衣苍狗人情幻。

南歌子 咏所见

清代 董俞

嫩绿含烟舞,妖红映水明。珠宫宝幕胜层城。蓦地绛云罗处,遇娉婷。

绣带鸳鸯暖,罗裙蛱蝶轻。红儿为字雪儿名。偷看桃花扇底,最关情。

菩萨蛮 其一 别恨

清代 董俞

芳塘弱柳波纹碧。画楼香雨花光湿。梦断晓钟残。床堆绣被闲。

漫将沉水爇。心似丁香结。啮指暗寻思。相逢定几时。

念奴娇 其三 和羡门韵寄赠

清代 董俞

韶光难再,任绯桃开罢、黄鹂啼碎。人世繁华谁占得,漫说吹箫都尉。

羯鼓三挝,螺卮百罚,依旧腾腾醉。投竿抱瓮,妒君此愿先遂。

还想八斗才华,金锵玉戛,如听歌钟肆。记得画堂红蜡暖,共瞰鱼羹鸠鲙。

鳄浦书遥,羊城梦断,但见盈车鬼。屋梁明月,照人此际难睡。

水调歌头 其一 怀西江李维饶

清代 董俞

自别同心友,倏忽五春秋。不知别后消息,千里思悠悠。

地占南州之胜,人在东京以上,谈笑尽风流。回想龙沙景,烂漫梦中游。

云如醉,烟如怨,月如愁。荒城觱篥,不堪还倚最高楼。

闻道燕山归去,复向潇湘作客,奇句锦囊收。恨乏晨风翼,与汝访丹邱。

柳初新 寿张带三先生内君

清代 董俞

桂香蟾影雕栏折。喜已近、中秋节。凤箫轻按,鹿车双挽,偕隐风流高绝。

绿野林泉迥别。羡樊刘、并传仙诀。掌内珠光如月。

遍庭阶、芝芬兰茁。花间孟案,帘前莱綵,盛事一时誇说。

遥望玉楼琼阙。待携将、玄霜绛雪。

忆江南 其八 本意

清代 董俞

江南好,西去是嘉禾。千尺画楼寒树外,断烟依旧锁南河。

双桨一渔蓑。

百字令 赠周冈生日

清代 董俞

当年公瑾,早三五文社,誉蜚龙腹。滚滚毫端誇丽藻,不数江潘海陆。

探得灵珠,夺来花簟,久侧时贤目。沉冥埋照,一杯常满醽醁。

回想玉勒京华,侯鲭分饷,华馆燃来烛。赋罢凌云词客老,空赏谈天炙毂。

笔傲千秋,丹成九转,长啸须眉绿。官衙昼静,春风吹动苜蓿。

江城子 咏柳

清代 董俞

谁将羌管奏离筵。画桥边。酒旗前。细剪春风,莺语自年年。

最是青青愁不了,常泣露,更啼烟。

隋堤残月影翩跹。吐香绵。暮春天。飞入玉楼,常伴玉人眠。

不信柔腰刚一捻,能禁得,许多怜。

调笑令 春日

清代 董俞

银蒜。银蒜。遮了东风一半。门前日影初残。犹见微峰远山。山远。

山远。风送残红片片。

思佳客 其二 和梦窗咏半面髑髅

清代 董俞

蝴蝶芳魂那可招。无端半面尚含娇。香埋秋藓藏罗袜,影断春波失翠翘。

金凤慧,玉环妖。剩留双妩待人描。劝君莫作繁华想,细雨飞花一夜消。

天仙子 春情

清代 董俞

叶叶铢衣高阁冷。小凤泥金飞不走。远山微蹙学修眉,人语静。

疏林暝。月落青骢不见影。

梦里分明花下径。携手不殊鸳翅并。问侬别后苦相思,方欲应。

风吹醒。愁对银缸双穗烬。

沁园春 其二 湖上送邹程村之江右

清代 董俞

何处逢君,西子湖边,招提画楼。叹羁客重来,不堪凝眺,才人久别,依旧风流。

凤腊花轻,螺卮酒腻,痛饮豪吟夜未休。挥毫罢,看烟霞乱洒,珠玉难收。

而今便往南州。听鹎鵊啼残章水秋。况玉骢芳草,王孙未返,珠帘细雨,帝子空愁。

客里相逢,客中送别,此际输君汗漫游。须珍重、记相思两地,楚尾吾头。

醉春风 闺恨

清代 董俞

一树繁花摆。少个人儿在。阑干暗拍费沉吟,悔。悔。

悔。错剪云鬟,虚传锦札,相思空害。

拚得分开罢。双泪罗襟洒。枕馀衾剩为何人,待。待。

待。屈指幽期,几番误了,韶华难买。

虞美人 其五 渡江述怀

清代 董俞

夜阑怕向蓬窗睡。谙尽孤眠味。长江笑我往来频。况是早春时候景愁人。

从前好景都辜负。总为儒冠误。此身底事不能闲。赢得半江风雪浪如山。

青玉案 其一 滕王阁

清代 董俞

萍踪又踏章门路。正高阁、斜阳暮。寂寞一尊空吊古。

秋水长天,落霞孤鹜,端的才人句。

云帆极目纷来去。槛外江流自吞吐。试问昔人高会处。

渔歌四起,藕花萧瑟,依旧西山雨。

三字令 重过燕山

清代 董俞

燕市客,怅重游。又深秋。凉月小,暮山愁。玉蟾蜍,金腰袅,醉红楼。

人如玉,倚香篝。拨箜篌。红蜡下,锦缠头。眼波横,眉黛浅,最风流。

虞美人 其二 感旧

清代 董俞

碧蟾偷弄梧桐影。屈戍霜华冷。玉人何处夜烧香。记取画栏西转损池傍。

别来瘦损腰如削。还忆花前约。此生无刻不关情。最是兰膏欲灺酒初醒。

董俞

董俞

清江苏华亭人,字苍水,号樗亭。董含弟。顺治十七年举人。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未中。诗文与含齐名,时称“二董”。著有《樗亭集》、《浮湘集》、《度岭集》。► 126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