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国正丈和间齐物之论扫去轨辙超然形外所进高

国正丈和间齐物之论扫去轨辙超然形外所进高

宋代 杜范

钟鼎非狥利,山林非狥名。
古来豪杰士,不待文王兴。
得时舒气焰,宇宙生光精。
失时卷机轴,圭荜韬纬经。
神龙冬亦蛰,蟋蟀秋乃鸣。
饮醇未同醉,啜醨还独醒。
泛观疑自戾,反视不失平。
人言惠与夷,宁知和非清。
膏沃照几室,火传非两灯。
但使本根在,毋夸知力能。
协一虽奥理,不齐本物情。
聊借庄生语,一吐胸中英。
看君鼓天翼,事业扬帝庭。

诗人杜范的古诗

和六十叔二绝

宋代 杜范

夕阳有意为人留,斜映寒江著小舟。
远目遥岑无限意,不须萧瑟赋悲秋。

挽曹处士二首

宋代 杜范

持身非介亦非通,闲处工夫不堕空。
石室隐居虽我独,凤冈文社族人同。
道镌一族多名士,惠浃千家有后功。
潜德自昭何待发,矧兹大笔诏无穷。

次沈节推韵

宋代 杜范

春工剪水巧先呈,不夜寒光满地琼。
独捻冰须搜雪句,此时谁解与同盟。

和杨兄二绝

宋代 杜范

诗人过我辱高轩,坐觉尘埃不敢干。
三寸古今谈不了,明珠落落走金盘。

罗年能赴兴国前诗未作尝於醉中谩成亦并达之

宋代 杜范

一笑重逢二十年,自怜镜影已华颠。
谩言世上谁知我,落在人间恐愧天。
理到平时无一事,行须实处著千鞭。
但教千里民安乐,莫使虚名为世传。

枕上偶成在首

宋代 杜范

老夫屡与死为邻,急报家人早入京。
正虑舟行流未滑,枕前快听泻檐声。

挽李处士

宋代 杜范

确荦群山兀海隅,芬川蔚有吉人居。
施仁一念周乡井,称善同声芳里闾。
教子垂芳心有待,荣亲养老意何如。
貤恩漫尔撑门户,肯负当年一束书。

和刘会之野堂韵

宋代 杜范

草草春又过,凄晦风雨夕。
三年乌伤梦,不断一区宅。
台山在何许,空有尘满屐。
英英江夏公,老龙蟠古泽。
寻胜著幽宇,搜奇列佳石。
可斋不出门,亦复为渠役。
酒酣英崔嵬,寸管凌千尺。
念我萧寺中,远赠烦走力。
隐几读妙句,缅怀宾主席。
何当谢吏纲,足蹑堂上客。

五八叔席上咏江梅水仙

宋代 杜范

难兄冰雪姿,难弟金玉相。一夷与一惠,共此岁晚香。

凌波孤山下,不染尘

和林簿二诗

宋代 杜范

宦途元自险於山,我辈孤寒分外难。
萧寺羡君成胜概,新诗为我解愁端。
知叹落落无三语,底事区区为一官。
初夏北窗新枕簟,碧梧昼影正清团。

挽钟保义

宋代 杜范

窦馆名犹在,燕山事有光。
解衣非楚纩,指廪异齐棠。
映日庭兰蔚,余风宰木香。
翠眠垂世劝,宁复事雕章。

天听洞

宋代 杜范

脚力穷时眼力通,层梯倚石上天聪。
世间无限惟顽石,独此中间透外空。

和十四兄灵岩偶作

宋代 杜范

松关开野寺,山色净藜床。
战局谁争胜,夸声或大当。
有人观物静,得句满囊香。
鸥鹭盟犹在,闲中作此忙。

赋夏肯父所性堂

宋代 杜范

心外非吾有,区间忝尔生。
道原无欠剩,物与共流行。
绳瓮谁言辱,旗常未足荣。
反躬深体认,莫浪付诗情。

石梁

宋代 杜范

它山不数碎如拳,有此撑空万古寒。
好个山中廊庙具,游人浪作石梁看。

归自漕司试院到桐庐晚偶成

宋代 杜范

归棹便风泝古流,一杯独酌兴悠悠。
夕阳蘸水金窝沸,暮霭笼山紫幕浮。
牧笛村村分路入,渔帆浦浦带烟收。
丹青此处难为手,更有羁情不奈秋。

闲行溪西得梅数花喜甚偶成小诗呈诸赵兄

宋代 杜范

作意每不偶,邂逅与心会。
畴昔问寒梅,李园不成醉。
今夕亦何夕,见此万花最。
独立如高人,凛凛尘世外。
藤藓半侵剥,风雪几颠沛。
蕞尔篱落间。劲气夺松桧。
下视立李场,碌碌千百辈。
古淡不入眼,何能供世嗜。
苦心抱岁寒,天其知我矣。
此行得此花,嶷然为增气。
置之几席间,相对喜不寐。
有果硕不食,明朝日南至。
芽蘖蔌未知,尔乃太蚤计。
三嗅味清绝,令人发长喟。

和吴准斋所赓刘石涧咏湖山之乐因见示韵

宋代 杜范

胜赏付飞觞,诗人妙嚼芳。荷君相抆拭,容我共清凉。

湛俗人空老,偷闲策最长。高峰应更好,何日曳桄榔。

和阳字韵

宋代 杜范

又还秋色到萸觞,检点东篱次第黄。
碧水连天无限思,栏杆无奈带斜阳。

挽□□

宋代 杜范

韬光自古常难见,友道于今幸可论。
勋业但看江左相,才名已识下邽门。
壮哉兰若当时志,已矣云山此日原。
到底百年同一梦,山林钟鼎尚何言。
杜范

杜范

(1182—1245)宋台州黄岩人,字成之,号立斋。宁宗嘉定元年进士。累迁殿中侍御史,极言台谏失职之弊。理宗嘉熙二年知宁国府,发粟赈饥,镇压两淮饥民反抗。还朝,累拜吏部侍郎兼中书舍人,数上疏抨击朝政积弊。淳祐四年,擢同知枢密院事,次年拜右丞相,上书言五事,继又上十二事,条陈当朝利病,提出为政主张。卒谥清献。有《清献集》。► 15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