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多隆阿
文轩寄迹避嚣尘,雅爱时光景物新。俗气未除由近韨,秋光虽好不同春。
冀将热血酬知己,敢把冰心对友人。月到窗前怀远道,清标还望德为邻。
雪霁野望 其三
力学三年久,平心愧未能。山川如荡涤,耳目尽清澄。
草没雉眠雪,桥閒人涉冰。仰观兼俯察,得意问山僧。
登骆驼崖绝顶
才陟南崖又北峰,群峰叠峙不雷同。千章乔木泼浓翠,半壁斜阳成浅红。
磐石倚成危石枕,大山环作小山宫。诗怀眼界开如许,顿觉尘缘一扫空。
雪霁野望 其二
血涌心田热,冲寒得得行。风前孤柏劲,雪后远山明。
鹤淡飞无影,冰坚裂有声。浮云何处是,大地一同清。
冬闺词 其一
琼林玉树净无瑕,轻送寒烟冷到家。欲卜年丰今有验,枝头密结雾凇花。
古城 其一
古迹凭谁问,残碑仅记年。荒城今若此,古堞久颓然。
戟拾沙中铁,人耕郭外田。倦倚危石坐,老树郁春烟。
雪霁野望 其一
惟爱寒天净,晴游东野东。鞋温宜履雪,酒热好当风。
草积村园白,柴燃店灶红。飞鸦知向暖,噪日又盘空。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二
行行数十里,西望一面山。山峰插天起,新霁豁秋颜。
石危撑上下,藓老皴痕斑。泉清出涧底,溪流漾几湾。
对此尘心静,惟觉客情閒。驻车惬幽赏,片云自往还。
村小藏凹里,炊烟出树间。夕阳冉冉下,新月一钩弯。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七
红日正三竿,已到太平岭。霜严启朝晴,随意观山景。
草屋锁炊烟,黄叶淡村影。沽酒店挂帘,充饥客谈饼。
更喜贤主人,饮食随所请。言及本州官,立法独尚猛。
此属救时才,差能安四境。努力且加餐,再试骥足骋。
冬闺词 其三
晓日曈昽暖不寒,家家先备晒衣竿。谁知卓午狂风起,转想前宵有月阑。
旅邸杂感
安居先要此心平,察察为怀是小明。蚁垤虽微或碍步,羊肠极曲恐难行。
人宜脱俗嫌违众,事不妨奇要近情。回想春游听鸟语,长堤林外鹧鸪声。
复州十咏 其四
浑沦元气足包涵,到处泉流水尽甘。八里荒庄居郭北,十寻古塔建城南。
个中应有灵光现,寺内谁将佛果参。灌顶醍醐真梦醒,问渠可也溯龙潭。
复州十咏 其七
石枰留迹在山巅,语带荒唐说地仙。老者手谈拈子日,樵人观局烂柯年。
小池如鉴澄秋影,天木干云络晚烟。待到夜深明月上,有谁悟彻慧珠圆。
踏青春词 其二
小雨初晴草色新,深黄丽紫艳芳辰。射干瞿麦都簪遍,如此山花也爱人。
溪村晚春 其二
不是为农也在田,此生祇合主林泉。偶因小步来荒涧,又对韶光忆去年。
碧草舒钩才醒梦,青虫化蝶拟升仙。诗中寓画吾何敢,莫道山村似辋川。
遣闷 其二
一著残棋自悔疏,从前毋乃近糊涂。言词吊诡盲男子,喜怒怀私寒丈夫。
趋热畏寒嗤燕婢,貌慈心狠恶狸奴。屈平愤著离骚赋,问卜归来又问巫。
书斋小景
偷閒逐日理诗瓢,雅托名花慰寂寥。浓绿酣红我兼取,阶前补种美人蕉。
黑蝶
傥伴青莲住化城,居身也忌太分明。园中低舞春前集,花下潜飞暗处行。
知白何妨言守黑,嬉阴有意转嫌晴。繁花巷口称王谢,著得乌衣再订盟。
寒夜偶成 其一
案左摊书子细寻,俗缘全向静中沈。三冬月色三更淡,一往诗情一夜深。
勉向时途尝学步,难将古调遇知音。当年自恃年华富,那想蹉跎直到今。
踏青春词 其一
池塘新涨水平堤,两两鸳鸯立岸西。怪底闺中成对绣,原来此物是双栖。
夜宿枣林
旅馆无人识,幽怀祇自知。孤灯听雨夜,小坐忆家时。
点碎敲阶急,衾凉入梦迟。驿亭街上柳,一一发新枝。
多隆阿
多隆阿(1817年12月20日—1864年5月18日),字礼堂,呼尔拉特氏,达斡尔族,清代隶属满洲正白旗,著名军事将领,擅长指挥马队,在同治中兴时期和湘军第一名将鲍超齐名而过之,有多龙鲍虎之誉。1862年(同治元年),陕西回民起事,多隆阿于十一月抵达潼关,次年二月攻占回军在同州的两个重要据点羌白镇和王阁村,九月攻占苏家沟和渭城湾,杀死叛军一万七、八千人。至此陕西回军被迫向甘肃撤退。1864年(同治三年)4月1日,多隆阿攻占盩厔,进城时遭流弹击中,延至5月18日伤重不治。赠太子太保,予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入祀京师昭忠祠,谥忠勇。► 107篇诗文
复州十咏 其二
旅邸久寓出郊有作
覆赣榆令隋九芗同年
游松云寺
秋游 其二
阳关旅况
九日登松峰寺东山晚眺 其二
桃花扇传奇题词 其六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四
沈阳村居西轩即事 其二
复州十咏 其五
关右道中杂诗 其一
新秋之密峰岭因重游洼子塘即景得句
东符象芝 其三
九日登松峰寺东山晚眺 其一
东符象芝 其二
旅馆消夏 其一
溪村晚春 其一
过十三站由南甸至牛庄作
乙未元日 其一
冬闺词 其二
海城县 其一
残兰
望医巫闾山 其一
旅怀呈德济堂同年
閒情 其二
刺麻屯晓发
复州十咏 其六
渡碧流河
杏山怀古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三
望医巫闾山 其四
闺中词 其二
春闺曲 其一
过旧园 其三
白蝶 其二
征人怨 其四
花影 其二
遣闷 其三
暮秋由一面山之金州长甸铺作 其九
复州十咏 其十
松山怀古
行次蟒沟
征人怨 其一
丁酉元日 其二
南塘夏景 其二
人参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