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二 隋文帝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二 隋文帝

明代 孙承恩

勤俭兴邦,法律御世。功就混一,俗几康乂。猜刻习胜,夺宗计行。

酿成厉阶,王祚遂倾。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登桐山

明代 孙承恩

桐山嵯峨屹孤峰,下瞰江水当奔冲。我来摄衣凌绝顶,飘飘两袖乘长风。

怀仙颇忆桐仙翁,桐仙一去几经载,犹有像设留遗踪。

道人考击晨昏钟,深渊不怕惊鱼忆。风送摇摇渡江去,城中儿女酣睡方濛濛。

烟光微茫淡秋容,潦水落尽寒潭空。全浙江山吾目中,乾坤浩荡开心胸。

夕阳渺渺随征鸿,白云飞来如我从。何当乘之游海上,去看日出扶桑红。

勉友仁侄孙

明代 孙承恩

入道功夫岂有涯,西飞白日苦难遮。一春又是联翩过,试看东园桃杏花。

南斋十咏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焦桐遗制亦神奇,古音雅澹存依稀。琅然一曲夜何其,霜清月白风凄凄。

繁弦急管方趋时,吁嗟若人莫可知。

拟古二十七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我有一良剑,传是古镆铘。自信靡文饰,埋没溷泥沙。

惨淡无晶光,斑剥生铁花。世人亦有宝,诩诩各自誇。

磨淬明白雪,本质固无加。百金饰剑首,金珠灿星霞。

一朝售之市,传观共称佳。我剑亦在侧,唾手争喧哗。

好恶莫容辨,抚之自咨嗟。什袭始有待,终必遇张华。

都下寄友人五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东溪溪上树交加,潇洒茅堂傍竹斜。何日归来频过子,共尝春笋摘枇杷。

千龙寨

明代 孙承恩

山径一何恶,一岭复一溪。初言舟行苦,陆走更险巇。

晨发千龙寨,豗隤马行迟。偪侧欲无路,草深与人齐。

依稀见村落,竹屋多倾欹。野人惊使节,骇走如鹿麋。

阳春遍海宇,穷谷犹有遗。诹询苦不悉,向风长嗟咨。

园居漫兴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雨后苔阶滑,朝来杖策行。未应轻踏破,爱此色青青。

遣兴十首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今朝胡不乐,忽忽来无端。但见有可嗟,不见有可欢。

同襄阳守张士弘过习家池六首 其六

明代 孙承恩

襄阳小儿歌复咻,笑道使君稀出游。不是使君少风致,民艰谁识使君愁。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四 欧阳文忠公

明代 孙承恩

勋业闻望,韩范并驰。古文奥学,匹休昌黎。复三代醇,黜五季陋。

一代宗工,孰居其右。

同张石磐侍御游沈氏山庄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观水观山事亦清,却于来往太劳生。我欲携之置湖上,幻出君山看洞庭。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二○○ 廉文正公

明代 孙承恩

庙堂陈谟,方面专制。渊渊嘉猷,烈烈正气。轲训义利,孔戒孝忠。

一世人豪,呜呼廉公。

百字令 和韵赠翟石门阁老

明代 孙承恩

奇才间气,应不是、三代后来人物。学海文林,曾览尽、禹穴泰山鲁壁。

星斗胸罗,烟云笔涌,不拟赋梁园雪。勋名德望,中朝共仰瑰杰。

此日位列三台,从容弘化理,佐云生发。雅范光仪,愧颛蒙、鄙吝为公消灭。

世路纵横,尽风尘扰扰,不侵毫发。碧潭秋水,骊龙独抱明月。

初度自寿十三首 其十一 步微楼

明代 孙承恩

鬓堆霜,不可消。日行天,不可招。望故国桑梓,关心云霄。

倦盈江海归桡。宠辱之门,盈虚之数,行藏之道。常言道、宦海风波,到不如、从吾所好。

拟古二十七首 其十一

明代 孙承恩

美人生南国,佩服何芳菲。采芝既盈缬,揽蕙复充帏。

慇勤遗夫君,悃款将有为。人心靡谅止,众女谗蛾眉。

明明仰先哲,载籍有光辉。吾义固匪愆,后世定是非。

惟彼古道湮,使我徒伤悲。

屏岩

明代 孙承恩

层崖何嵚崟,下瞰江水立。斩绝数百仞,隐约蔽白日。

嵌空猿猱居,黕黑太古色。若非鬼工凿,定是神斧劈。

江风吹萧萧,江水波荡潏。扁舟经其下,人细如蚁虱。

壮游兹行最,历览难具述。睥睨气屈蟠,凌跨神爽逸。

村居不知名,风物更萧瑟。奇观不有此,何以慰悒郁。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九十一 周高祖

明代 孙承恩

率履勤俭,操执纪纲。雄图远略,匹休前王。鞭笞四夷,混一区宇。

有志未酬,英雄巳矣。

宿功德寺二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老去河山系此心,上方钟鼓坐来深。乘閒欲问无生偈,却忆当年支道林。

赠张鹤仙四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胎仙本清贞,立性亦高蹇。溪边日优游,不知岁华晚。

都下寄友人五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老去年来厌世情,无边归思逐时生。蟠龙塘上菑畬好,我欲归来课仆耕。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