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 李卫公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七 李卫公

明代 孙承恩

于惟卫公,雄武沉毅。掌帝九伐,扫荡氛翳。氛翳既清,泰阶以平。

铁山峣峣,武功并高。

诗人孙承恩的古诗

题百鸟朝凤图

明代 孙承恩

吾闻羽虫三百六十凤为君,贵实以德不以文。天生神异冠众鸟,体统亦似明卑尊。

边生画鸟鸟真似,大小纤浓妙俱至。人间久不观凤凰,此图信美将无是。

但见威仪肃雍羽翩跹,蹈履矩度如折旋。体具众像明可识,凡羽固知难髣髴。

梧冈旭日初曈昽,乃有百鸟纷来集。孔鸾备文章,采色亦璀璨。

鸷鸟雄俊姿,特立伟顾盼。老鹤高亮鸥鹭清,鸿鹄远志雉介贞。

其馀种类总各异,含生毓气纷纵横。或趋而承,或拱而翊。

引脰戢羽无骄矜,俛仰宛如望颜色。吾闻上古有道凤出游,管领众鸟仪虞周。

寻常羽毛世不乏,欲睹此凤将何由。凤鸟不出世愈下,乃独令人看图画。

观竞渡歌

明代 孙承恩

城中千门悬艾虎,汨罗江头沸箫鼓。此时竞渡人聚观,蹑足骈肩似环堵。

轻舟利楫江之湄,长风猎猎吹红旗。纠徒选侣分党与,一心各欲争神奇。

击节扬枹竞争进,万楫齐飞不容瞬。岸傍观者为助呼,拔帜期谁先得俊。

斡波擘水喷琼瑰,群龙跃出银山堆。儿郎棹歌声愈厉,阗阗鼓急喧如雷。

贾勇争先谁肯待,壮士衔枚期奏凯。急惊夺得锦标呈,千人万人齐喝采。

须臾竞罢各停舟,酬劳更复刲羊牛。龙舟出水倚屋舟,留取来岁还嬉游。

嗟吁此曹真戏剧,快美傍观亦何益。莫言尔技真有神,江水无情不汝识。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六二 程大中

明代 孙承恩

其心悃悃,其行慥慥。老成典刑,克慎家教。钟和毓粹,笃生二贤。

寻源究本,后世式瞻。

香山来青轩

明代 孙承恩

矗矗群峰列画屏,四时空翠落檐楹。青山与我皆无意,那得机心管送迎。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六十 严子陵

明代 孙承恩

名节丘山,轩冕尘壒。怀仁负义,蕴畜亦大。汉室九鼎,桐江一丝。

凛然清风,悠悠我思。

题便面二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秋气日已佳,野色清且虚。小亭尘不到,读尽人间书。

园居漫兴 其二十四

明代 孙承恩

启户凉风入,看云称稳眠。昼长人语静,高柳数声蝉。

寄杨伯清地官四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百二河山拱上游,渡头潮涌集千艘。公门长日清如水,时听阶前吏报筹。

同张石磐侍御游沈氏山庄三首 其一

明代 孙承恩

短棹追游坐日间,嵚岑佳处亦跻攀。探奇觅胜真成癖,才了观湖又到山。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 其四 咏城居

明代 孙承恩

甍连复井络,犬吠杂鸡鸣。西风帘幕静,返照楼台明。

授衣及新凉,家家动清砧。垂帘酒肆列,入市鱼舟腥。

田翁售新谷,野老贩溪菱。人归阛阓空,昏鸦噪埤城。

题马氏孝感卷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私叩山灵百拜祈,山灵应识寸衷微。严亲老眼今无恙,笑看儿孙戏綵衣。

清江引 其五

明代 孙承恩

篷窗雨声长复短。半是风吹乱。鹧鸪巫峡中,杜宇潇湘岸。

平生壮游今已懒。

送陈元珍赴沙县二尹陈曾预史局书写三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慈云冉冉荫虚亭,小有寒泉彻底清。不用老僧他作供,秖须一勺洗中扃。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九○ 文丞相

明代 孙承恩

烈烈文山,忠节孤劲。身荷纲常,还报列圣。正气不亡,百世犹昨。

山川峙流,风霆磅礴。

倩陈石亭作小园景三首 其三

明代 孙承恩

古今人物何相远,代往年徂迹故真。君试作图传异日,焉知不是辋川人。

初度自寿十三首 其四 佳乐歌

明代 孙承恩

迢遥千载看孤标。门庭不惹尘嚣。家人称寿吸霞觞,沾洒宫袍。

掀髯长笑。记当年、驰骤誇英妙。愧疏慵、老大无闻,漫说甚、回铿寿夭。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 其四

明代 孙承恩

百年后死痛无涯,地下宁追执论差。云暗九疑天路杳,欲从何处诉重华。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五四 欧阳文忠公

明代 孙承恩

勋业闻望,韩范并驰。古文奥学,匹休昌黎。复三代醇,黜五季陋。

一代宗工,孰居其右。

古像赞二百零五首 其一三○ 贾浪仙

明代 孙承恩

冥思犯尹,夺册忤君。寄兴清苦,刊落华纷。人亦有言,士附青云。

识拔昌黎,子乃有闻。

题便面三首 其二

明代 孙承恩

乞得君王小镜湖,扁舟同载只奚奴。年来自信机心绝,底事惊开水面凫。

孙承恩

孙承恩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