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范梈
俗客过门应有数,祇言浑似野人家。小斋高接万林杪,坐见城南城北花。
题黎氏家山图
漠漠家山在白云,石桥流水路斜分。状元坊里重来日,还有新阡表陆君。
悼远,用友人韵
采江莫采蘋,思食莫思莼。间岁曾为客,经时独梦人。
林园花动夕,帷帐草留春。万里燕山路,空怀涕泗频。
傅之经历谒告还湘中,未语别而宵征。翌日,与僚友追送生居亭中二 ...
北风尽日破南溟,行路经年倚寿星。子自全家依翠岳,我犹万里隔青冥。
山田鹿下投书去,水馆猿啼却坐听。王事驰驱知有素,何由重见此邮亭。
临高阻雨
恐倾南海成秋雨,急唤西风作晚凉。净扫黎山须见骨,莫令楚客屡回肠。
散步还南轩
幸自尘鞅绝,起游欲何之?江远夕气澄,开轩纳新诗。
莎鸡振阳砌,蟏蛸结阴池。珊珊修木静,宛宛好风迟。
桃杏竞秋园,旋随时草萎。宁不悦生植,肃杀乃其宜。
于斯见发育,及深霜露思。嵇康本达节,竟受薄俗嗤。
快哉东方生,嘲唅得吾师。
休日出郊三首 其二
丞相祠西椰子园,新开湖馆见遥村。风含碎羽珊珊过,浪涌长干剡剡翻。
止息幸然无鹤爵,去来应或有鹏鹍。江边柳树晴相倚,祇为行人作断魂。
寄题集贤周司直悠然阁
番阳东下万山围,魁阁峥嵘面翠微。云接大荒回古色,波涵落木动晴晖。
宦情静与游鱼逝,诗思长随夕鸟飞。久待倚阑成独酌,痴儿了事各须归。
绝句六首 其二
江上打鱼船,有头那无尾。与卿相见时,不望如鱼水。
送马掾迁湖南
闻君暂与故交违,去逐西风落叶飞。看剑未成今夕会,拿舟定复子时归。
云开帝子黄陵庙,月过将军赤壁矶。事业还须各努力,收名即用绣为衣。
百丈山中夜坐,闻谨思将还,忆甲寅入南中,正此日也。十二月二十 ...
客行身万里,家在地中分。爵命优臣子,江湖远圣君。
夜瞻龙凤气,岁出虎狼群。旧故无消息,低回瘴海云。
秋日集咏奉和潘李二使君浦编修诸公十首 其八
李侯高朗若空晴,议论诗书满腹撑。期接仙舟应少便,偶分宫砚亦多情。
蛮荒异俗中年历,河汉频秋向夕倾。此去暂烦南郡守,旗旄勿用野人惊。
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 其五
都无京国意,满眼旧生涯。壁隐崆峒木,毡蒙婀娜花。
善邻垣故辟,爱客酒能赊。皦皦荒途子,音期只尔遐。
夜坐池上馆
沉沉画戟隐高牙,月满闽都十万家。竹外小曹人睡稳,杖藜独立听鸣蛙。
挽刘提举
逝川无力可能攀,又送先生葬碧山。化鹤不归华表上,鸣鸡倘在白云间。
空歌楚水巫阳些,不见蓬洲使福还。毕竟修文阴有待,玉楼何许泪潸潸?
寓书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远意空存。举头却见南来雁,个个随春度塞门。
种瓠二首 其一
岂是阶庭物,支离亦自奇。已殊凡草蔓,缀得好花枝。
带雨宁无实,凌霄必有为。啾啾群鸟雀,从汝踏多时。
蕲州城下晚泊与土人语及西方事平有喜而作
野阔秋无际,天空夕始凉。渔船下浦急,畬火入云长。
洲远怀鹦鹉,山危指凤凰。戍人新敛甲,垂老幸时康。
题松雪图
傍人不识岁寒松,怜杀深山大雪封。待得化为东海水,青天白日睡苍龙。
和柳提学赠危太朴
伐木丁丁秋满山,诗筒忽到与开颜。当时有客谙花洞,此地经年上竹关。
绝域尚怀身倚剑,深居曾梦手持环。文章政类龙多变,识察能通豹几斑?
王氏能远楼
范梈
范梈(pēng)(1272—1330)元代官员、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字亨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 382篇诗文
奉同廉访使君洎寮友游爱同寺
槟榔寨
明月几回满
发湖口
题黄隐居秋江钓月图
澄迈县,有苏内翰所题通潮阁,在海上
立春日和王翰林
赠李宣使
卢师东谷怀城中诸友
壬戌秋录囚晚行宁州道中追录
三月十一日,遣家人还舍奉侍,值雨。十四日,值晴作
题沈、李二山人谈道图
蒙恩供奉翰林未行改佐闽幕自丰城便道取疾由抚过旴与郡守萨侯会约 ...
题烟雨图
赠黄道士别
移居东城
谷口散暑
京下思归
和揭曼硕茂才,揭尝过临不遇,留题墙壁
题闺人望远图
古干将
临觞
检校菊吟
登石城驿亭
赠孙秀才
获鹿西郊,在樵舍下十里。鹿脱阱走山麓,余驱骑者踣之,以缚自随 ...
晚过孔奉常舍下
赠别罗元友教授之应昌
寄甄氏访山亭二十二韵
十月十一夜,东署闻雁
春日次韵友生绝句二首 其一
百丈春日纪怀三首 其一
次韵古体二首 其一
奉讯浦编修
题姑苏丁氏一乐斋
离席合赋赠南剑教授盛复之之官 其四
题稚川芦雁图
昨夜书怀将行,且书且赋,因成十二韵
戏题二牛
晚上南山观烧
山僧养犬
用韵报李宗明二首 其二
五月二十六夜宿松林兰若
七夕词
将行值暴涨
奉同元学士以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为韵赋赠邓提举之官江浙一首
嘉泽
赠裴秀才
送樵隐侍亲之济南
江东晚泊
友人壁间寒山图
和李溉之园居杂咏八首 其二
和谢梁内舍过访
正月节日,上宝历寺行礼,退述事
寄题何处士竹阁
赵佥宪旧居
次韵古体二首 其二
掘冢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