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方回
阳生在十月,亥谓之天门。战乎乾者物,乾实战于坤。
除夕再用韵答仁近二首 其二
多公二十岁,此夕感尤深。颇觉北风转,不堪西日沈。
醉喧邻巷语,愁动故乡心。七帙从今始,菟裘可缓寻。
出歙港入睦界
后天易吟三十首 其十五
宗庙蒸尝礼,朝廷觐见仪。无穷天下事,不过似农时。
喜宾旸再来三桥次旧韵二首 其二
城头霜树回春色,楼下冰河动水纹。联步即堪同拾翠,分携犹记欲书云。
祝摩肤发终须尽,质粥书衣尚可醺。彼我相㰞两难判,未知百世果谁闻。
再读存心书
元夕晴
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 其十四
重五去未远,重九倏已至。不论家与客,遇节必烂酒。
前日朝未兴,有谒入客次。病酒不遑肃,匪敢挟长贵。
知我□□我,草木故有味。
戊戌生日二首 其二
客舍逢生日,邻家送寿星。循彝须答礼,恃熟莫忘形。
把笔迟赓和,开樽共醉醒。五儿一随侍,心窃愧椿庭。
至节前一日六首 其四
莼羹鲈鲙鉴湖风,想像依稀老放翁。惜为平原多一出,诗名元已擅无穷。
送陆君重
胥谓真英妙,元来极老成。诗书裁簿领,忠厚胜聪明。
熟料乾坤事,难穷九万程。吾衰今已矣,公等付苍生。
再用前韵呈元煇二首 其二
天寒鸲鹆来,望雪上山台。发少不重漆,眼昏犹识梅。
榨槽呼旋制,窑盎买连催。新许民间酿,樽应日日开。
惜芍药再赋
秀亭秋怀十五首 其三
天欲兴苍姬,一家三圣人。扶持用礼乐,行苇于焉臻。
有国八百年,终亦化为秦。末俗誇神仙,吐故以纳新。
彭门讫有冢,瀛洲浩无津。羽衣还缑山,举家不得亲。
君幸有美酒,何不频沾唇。
新晴过张村旧巡检寨
干戈踰一纪,几度此江边。近觉全无盗,仍欣粗有年。
炊烟生古屋,晴日照新船。犹忆纷纭际,偷生尽可怜。
重阳后绝句五首 其四
难开笑口忆小杜,今岁江湖雁未飞。政使菊花无可□,□当烂醉更忘归。
次韵宾旸张考坞观茶花
元日小雨
题唐人按乐图
鼓笛笙箫鬨舞茵,伶官和尚杂宫人。黄番绰共唐三藏,彷佛相传未必真。
九月八日宾旸携酒西斋晚登秀亭次前韵 其一
深钳笑口似难开,顿喜诗仙载酒来。此道孰为今老笔,吾庐适有节荒台。
焉知晚节逢陈厄,忽听高歌类郢哀。倚石自怜吟不就,频将拄杖划莓苔。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
听雨胜观雨,观雨须高楼。细雨或终日,高楼令人愁。
不如空斋夜,听雨诗思幽。雨作树声汹,万叶鸣飕飗。
雨止檐声绝,忽续一滴秋。此时佳句来,自得不待求。
暮年识此味,□庐真宜休。何如大醉眠,红日生床头。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636篇诗文
醉翁亭图引为赵达夫作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
送常德教赵君
不寐十首 其六
次韵徐子英读予所抄赵章泉诗
漫兴九首 其八
寄题九仙俞君竹屋
至节后一日十月二十九日
次韵雪后
治圃杂书二十首 其十
先天易吟三十首 其二十八
题陈学正巨源万竹
西斋秋感二十首 其十九
山中之乐三章送徐明叟胡直内苏德翁归严濑并寄夏自然 其二
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 其二
李寅之招饮同登九江城 其五
丙申重九前后得今日都无病一句成十首 其五
鱼亭驿
九日诗冯伯田王俊甫刘元煇杨泰之见和复次韵
用夹谷子括吴山晚眺韵十首 其三
重阳后三日犹热多病者死者
次韵恢大山拟古三首 其二
雪后小园
同金汉臣徐蜚英小饮傍溪寺二首 其二
赠地理齐君龙吉
旅闷十首 其八
正月十日始晴
次韵康庆之秋雨喜凉书怀五首 其一
彭湖道中杂书五首 其三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三十三
拟古五首 其一
雪中俞仲渊寄诗见怀次韵
同刘仲鼎全君玉饮徐子英家分韵得鸡字
老而健贫而诗自志其喜八首 其八
于氏琵琶行
次韵元煇中秋处
袁兴国
平心胡祠监诞日
哭鲍景翔鲁斋 其二
周
拟古五首 其三
杂兴十二首
送李杍黟县 其一
重阳后秋感
同曹清父西郊纪事五首 其三
閒书二首 其一
走笔送僧宣无言归泉南
西斋秋日杂书五首 其五
次韵送胡教谕炳文如金陵二首 其二
大衍易吟四十首 其十一
览古五首 其三
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为韵赋十首 其七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挽分水柳溪何处士二首 其一
次韵芝田上人子虚二首
二十三日天气绝佳西军还二十四日东如绩溪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