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达磨石

达磨石

宋代 方信孺

葱岭初无一字传,名山到处即为禅。
只今石上留公案,面壁何须更九年。

诗人方信孺的古诗

朝汉台

宋代 方信孺

倔强难除结尚椎,筑台北望欲何为。
大夫自载千金橐,谁念韩侯十万师。

任嚣墓

宋代 方信孺

枯坟曾阅几兴亡,行客徘徊古道傍。
茅屋一间无处觅,可怜不似楚昭王。

漓山云崖轩

宋代 方信孺

不用穷探费杖藜,隐然林壑挟城陴。
曾遵月洞千岩上,更著云崖一段奇。
指拭轩窗容俎豆,发挥泉石借声诗。
瞿昙颇似知人意,已约梅花带雪移。

风幡堂

宋代 方信孺

碓头一语便投机,若说风幡是落迟。今日堂中容百众,不知那个可传衣。

题学宫壁

宋代 方信孺

淮水原同泗水流,东家便是孔家丘。
千年源委诗书泽,一日风雷变化秋。
劫不能向移突兀,子衿正合勉藏修。
相魁自昔称吴蔡,衣钵相传未肯休。

动石

宋代 方信孺

山中块石老僧言,一叱应知围法轮。
元是世人心自动,请将消息问风幡。

番塔

宋代 方信孺

半天缥缈认飞翚,一柱轮囷几十围。
绝顶五更铃共语,金鸡风转片帆归。

花田

宋代 方信孺

千年玉骨掩尘沙,空有余妍剩此花。
何似愿头美人草,樽前犹作舞腰斜。

蒲涧

宋代 方信孺

拔宅谁能辨有无,涧边空记旧丹炉,
世间自是多凡骨,何处犹寻九节蒲。

笔授轩

宋代 方信孺

制止遗踪底处寻,相传笔授此丛林。
毗庐四万八千卷,正要墨池如许深。

东七寺

宋代 方信孺

慈度天王更觉华,苍龙东角梵王家。
普慈化乐成尘土,兴圣犹兼觉性夸。

走珠石

宋代 方信孺

底事明珠解去来,当时合蒲已堪猜。
贾胡不省何年事,老石江头空绿苔。

宝象峰胜因寺

宋代 方信孺

鸿濛谁辟此山川,龙象新开二十年。最恨东坡早仙去,只教蒲涧入诗篇。

西江月(再游龙隐岩,追和陶商翁韵)

宋代 方信孺

碧洞青崖著雨,红泉白石生寒。朅来十月九湖山。人笑元郎太漫。
绝壑偏宜叠鼓,夕阳休唤归鞍。兹游未必胜骖鸾。聊作湖南公案。

十贤祠

宋代 方信孺

晋唐相望已千年,香火如今数十贤。
不见古人空再拜,祠堂西去有贪泉。

沉香浦

宋代 方信孺

一饮千金事已非,那容更载此香归。
若教到此方投去,早落人间第二机。

甘溪

宋代 方信孺

甘溪依约旧城东,陵谷迁移一梦中。
春尽踏青人不见,桄榔老大木棉红。

庆远龙隐洞

宋代 方信孺

南山山北北山南,一洞中分路口三。
飞鹤叫云声自远,懒龙悭雨睡方酣。
襄公淡墨留苍壁,太史高风拂翠岚。
百尺岩前清绝处,道人先我著茅庵。

鲍姑井

宋代 方信孺

为觅丹砂到海滨,空山废井已生尘。
不将一滴苏焦槁,神艾虚传解活人。

越楼

宋代 方信孺

真珠市拥碧扶阑,十万人家着眼看。
独恨登临最高处,举头犹不见长安
方信孺

方信孺

  方信孺[公元1177年至1222年]字孚若,兴化军(四库总目作,莆田霞皋)人。生于宋孝宗淳熙四年,卒于宁宗嘉定十五年,年四十六岁。有隽才,未冠能文。周必大、杨万里颇赞善之。以荫补番禺尉,治盗有异绩。开禧三年,(公元一二零七年)假朝奉郎使金,自春至秋三往返,以口舌折强敌。历淮东转运判官,知真州。后奉祠归,屏居岩穴,放浪诗酒以终。其父为叶颙宰相的女婿,其为叶颙宰相的孙女婿。

► 81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