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寄仵判院八首 其七

和寄仵判院八首 其七

宋代 赵希逢

好问君王觅镜湖,含丹照白伴潇疏。玄中得趣浑闲事,只恐故人难得书。

诗人赵希逢的古诗

和春闺落花

宋代 赵希逢

片片胭脂缬地毛,对花醉脸上红潮。
樽前笑指人人看,好与香腮一样娇。

和酒歌

宋代 赵希逢

安得镜湖分一曲,宁可不受千钟录。
百年三万六千场,认取醉乡去路熟。
猖狂莫学少年时,身心早已偃鼓旗。
速营糟丘防老境,无行不与相随。
忘形孰主又孰客,江上清风山间月。
把杯对影又即吾,我与风月难一阙。
瘠来更涉小小园,壶中胜赏真有天。
酒池不怕深似海,探春日日掉{左舟右光}舡。
愁肠任待纷千缕,一醉不积压手欲舞。
转悲成欢瞬息间,功用神圣捷如许。
困来不管玉颓山,只恐朝酲欲析难。
凭虚直向昆仑上,坐看惊涛飞去帆。

和池亭即事

宋代 赵希逢

邂逅那堪皆我辈,一觞一咏觉情深。
浮荣槐枕半炊梦,清兴竹林千古心。
风涨晴空飞絮急,雨滋冷砌任苔侵。
池亭小立便幽寂,时听清泉戛玉音。

和寄庐进士

宋代 赵希逢

珊瑚文采烂银钩,挟策相期汗漫游。
世路商盘更周诰,旅亭楚尾望吴头。
新诗聊写别来况,过雁俄惊客里秋。
魂梦也知飞不到,夜长赢得数更筹。

和车制

宋代 赵希逢

木牛新意出南阳,万里飞刍不绝粮。
故智莫能遵此日,却将独辐献岩廊。

和题易村

宋代 赵希逢

路入萦纡半里村,忆达清兴起山阴。
对床喜有人如玉,寄远何劳书抵金。
万壑凉风生骑气,一天离恨更蛩吟。
丈夫对景休儿女,慷慨相期一片心。

和斗斋

宋代 赵希逢

笑他白足道人昙,准拟来同弥勒龛。悬肘不须誇印大,折腰归去傲窗南。

久藏还喜有真一,就饮何妨说后三。萍实拾来相对剖,味甜疑是蜜中函。

和祷富沙

宋代 赵希逢

也知铜玉宁无璞,自是蒙金合以沙。
挽首何辜联盗械,脱身无路觅仙槎。
怀珍空自经三献,受用何尝得五车。
事业万分浑杳一,可怜早已发生华。

和群鸥

宋代 赵希逢

素衣缟服道家流,羽化江湖作白鸥。
清节夷齐无以过,可怜不解饿沧洲。

和平政桥

宋代 赵希逢

潮之距京数千里,长短邮亭几屈指。脚踏富沙路恰分,山傍云飞峰乱起。

低头万里瞰长江,如羊很石争跳梁。篙师骈首帽裹黄,舟行如飞电掣光。

褰裳浅不比涉洧,舍安就危岂得计。何人鞭石压涛惊,巨川不假舟楫济。

俶谋计直凡几缗,千柱津梁谈笑成。遂令深谷化平陆,飞翚直上凌空青。

行尽吴头并楚尾,多少风光经眼底。胜绝未有如此桥,虹光映水洞表里。

春来雨涨添洪波,波底森森剑戟罗。群鱼拨剌惯砰磕,跃水欲作龙腾梭。

未寒石捲浪花雪,清晓日浴金盘赤。更如鏖战万鼓鸣,俯观颜容变行客。

人间无限事不平,吞恨饮气那能名。谁能似此翻长舌,日夜怒号如诉声。

和寄两庠同舍

宋代 赵希逢

早欲排云扣帝阍,可怜驹隙过青春。
文章未必劣班马,人物直疑分广闽。
夜对短檠空抱恨,日愁破甑暗生尘。
山间江上风和月,令眼傍观却笑人。

和寄范茂卿

宋代 赵希逢

拣芽雀舌乍辞枝,小杓分江欲试时。
孤闷不知消几碗,睡魔立使竖降旗。
何人紫色分金饼,入口清泉生玉池。
搜搅胸中书传起,谁能扪腹不吟诗。

和枕上吟

宋代 赵希逢

梦回客枕觉衾寒,展转忧思不一端。
相逢一醉谁能辞,纷纷尘谈霏屑玉。
主人名阁意寓言,不饮俗客只饮仙。
眼前具足吞云梦,梦象豁达无颇偏。
一时价高洛阳纸,迭唱更酬萃朱紫。
好风吹月入酒卮,志气飘逸神爽飞。
悠然清兴正未艾,晨光峰头忽熹微。

和新市杂咏 其九

宋代 赵希逢

离愁别恨满沧洲,匹马匆匆去莫留。山尽回头人不见,齐云何日贮高楼。

和寄赵德夫

宋代 赵希逢

学行何必过邯郸,匍匐归来指谩弹。
万事不如安分好,人心何事险於滩。

和浦城买舟 其二

宋代 赵希逢

丈夫傥知命,身肯委虚舟。不为君亲重,徙知道路忧。

危机甘失脚,苦海莫回头。接迹岩墙下,滔滔皆若流。

和寄仵判院八首 其三

宋代 赵希逢

宝笈琼函世不传,感君重诺订金千。相应未值南来雁,谓戏前言断不然。

和思故人

宋代 赵希逢

踪迹江湖任所之,雄文到处写明玑。
诗书未得一儿用,豪杰空令众誉归。
千里云山飞不到,寸心日惄如饥。
几番清梦随蝴蝶,一觉回来又已非。
握手论怀屡合并,自居谪籍玷时名。
剡溪无路访安道,北海何人知子卿。
千里凭诗驰意马,一樽赖酒破愁城。
秋风若有南来雁,未忘故人烦寄声。

和巧松 其二

宋代 赵希逢

何人厦屋诧渠渠,路入松关阴满衢。都把万间庇寒士,又分馀荫憩征夫。

和江涛

宋代 赵希逢

奔腾势力作弓{党去兄加足},夜半声如万鼓轰。
因想千人挥笔阵,斫营怒气更峥嵘。
赵希逢

赵希逢

赵希逢(生卒年不详)一作希蓬,宋宗室,太祖四子秦王德芳八世孙。理宗淳祐间,以从事郎为汀州司理。与华岳诗词酬唱往来,有《华赵二先生南征录》今不传。词见《诗渊》第二十五册。 ► 1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