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刘二守业由金华改处州奉赠一首

刘二守业由金华改处州奉赠一首

明代 符锡

劳劳宦海何曾定,得得金华又处州。岂谓羊肠翻险绝,故拌星辙少淹留。

离筵候雁偏惊客,江岸黄花正得秋。老我独悬双眼在,承家节操几人俦。

诗人符锡的古诗

送润州王贡士南还

明代 符锡

故人高弟子,不问可知名。学易编常绝,论交盖始倾。

黄金古台暮,白发异乡情。无计留君住,相思共月明。

丙戍正月部兵赴南宁道中杂韵 其一

明代 符锡

蕞尔蛮夷长,干天不自量。泰山垂压卵,辙擘可能当。

奉酬铁峰再次前韵 其一

明代 符锡

频年幽谷占芳春,并蒂何期荐席珍。却忆傍徨鲁中叟,援琴他日为伤神。

便面为念斋侍御题

明代 符锡

高人昔未遇,结屋蒙山阴。读书探玄秘,扫迹忘幽深。

出处信大节,伊颜夙所钦。引领云径微,重携谁民琴。

殷勤弦上思,旷世一开衿。祥风飘紫蔓,阳光耀丹林。

宁知领骢贵,白首犹初心。

暮春宿金城兰若

明代 符锡

战垒何年柱斧歼,青枫江上老耕钤。我来閒访前朝寺,香火重开话建炎。

春谷为隐者赋

明代 符锡

气机无停留,寒暑均四澳。于何阻玄冬,佳人在深谷。

谷虚候乃中,阳回煖先复。东阡桃始荣,南陌□重绿。

流水暖浮花,繁条庇重屋。升高望四野,振衣聊踯躅。

未寒阴巳凝,既煖物犹缩。谷风时安假,大运咨乘轴。

一嘘寒霾扫,再嘘皇风穆。惄焉揽予怀,中和谌可掬。

和孙鹭沙太守

明代 符锡

秋风箫瑟秋夜漫,兰菊墉高霜未残。主人醑我青楼端,发兴谬托知音难。

然膏不尽永夕欢,罢琴照月倚增叹。我亦春山薪桂标,拟报尊前殊玉盘。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足棘院之作和答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东轩诗思渺天涯,滕阁开尊兴转赊。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还避足东衙。

山城备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佳句盛传张水部,辉联珠璧贲山家。

甘泉寿卷

明代 符锡

的的秋花倚涧泉,清尊华发共流年。老人乐事无如此,海屋仙桃空自传。

三寿堂诗

明代 符锡

敦仁寿自致,福备乐由生。仙翁海屋姿,令子甲科名。

贵寿如有期,封章倏来并。颂声满华堂,草木被光荣。

静隐容何脩,善缘还自徵。处身无外慕,泽物本至情。

开轩对松菊,觞咏谐弟兄。瑞凤怀仙署,星轺下玉京。

弭节寿觞举,趋庭莱綵轻。遄归何所迫,王事有期程。

忠孝靡二涂,去矣念兹行。

立夏

明代 符锡

春光留不住,属目又朱明。雨长悬岩树,风喧接叶莺。

市邻朝伐鼓,童释夜吹笙。转觉乡心碎,归帆几日程。

江月二绝 其二

明代 符锡

武陵三月风景暮,景暮客愁难强谐。殷勤却愧青霄月,蓦地穿窗下客怀。

横州闻孙都阃震与宋长官下棋舟待水手不至戏柬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杖策西征事有机,停舟横浦怪依违。杜门更笑孙都阃,酣战犹闻未解围。

上舍李民望厥考草窗晋叔王子志其墓仍祈余作

明代 符锡

纪实王生在,还因识草窗。读书名不涉,晓法化能襄。

酉水遗波远,辰山宿草长。传家徵世泽,起凤表民望。

梧州幕府偶题二律 其一

明代 符锡

山入秦封苍莽开,两江千里合流回。鱼盐水落通新市,鹙鹤天空下古台。

分阃自应心膂托,掌书谁是折冲才。英雄事往嗟遗剑,夜夜辉腾烛上台。

城南新堂燕集饯送江明府先生

明代 符锡

西风江渚罢鸣琴,报政难留去客心。乡士何困逢盛饯,宰君其敢望重临。

□堂尊俎明秋月,嘉会衣冠侈上林。为向南云早鸿道,春明还许嗣徽音。

感萤火有作呈桂翁阁老

明代 符锡

萤火无远照,永夜徒依依。中天启明烛,四际光有馀。

往念析腰吏,冥行东海隅。戎服事远徼,岁宴恒未归。

铅剑无百鍊,蛮丑期一挥。移山与塞海,不量气力微。

中道多险艰,谗巧变是非。危阱几不免,微劳况足书。

适忝际良会,君子瞻羽仪。虞庭重制作,简在夷与夔。

寅直操其柄,奔走存职司。职司虽未融,华要焉敢希。

所愿依未光,昏晦赖指迷。出门辞颠踬,皇途清且夷。

白水思亲卷

明代 符锡

白水知何注思深,谩劳词客费追寻。千秋慈母坟前月,影落寒潭照汝心。

晚至端州口号遣怀二首 其二

明代 符锡

怪道梧江发,牂牁万里流。凭陵摧岸谷,泛滥淼山丘。

伫望嘉祥集,何知殄气浮。天心与物理,茫昩可能求。

广济城楼宴集追和云田宪副韵呈熊府尊时筠寇初平扳筑方就 其一

明代 符锡

时危城守缮于年,童子能歌郡伯贤。累石层台云汉出,滨江飞槛食洲连。

委蛇退食开尊暇,徙倚晴空放睫便。反侧自堪清净理,淮阳几许借高眠。

符锡

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4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