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

和罗二守山中累有戒心之作

明代 符锡

威□百粤胜重扃,荆犬犹闻夜不惊。老去风光真荏苒,朅来时俗喜将迎。

戒心稍喜囊中净,狎鸟兼忘物外情。谁继汝南耆旧传,付他乡论十分平。

诗人符锡的古诗

过凤山祠屋感而有作

明代 符锡

凤山岂不远,诛茅结其云。轩组岂不贵,田甫劳躬耕。

所志洁蒸尝,讵忘前哲馨。遗荣惬菜妇,裕后惩陆籯。

恬澹即为富,奔驰愧微名。泛滥浮□渭,渠能扬浊清。

神丹理不谬,精意或可成。忽与紫霞觞,同为江海人。

整庵罗老先生七十寿诗

明代 符锡

华岑峙南服,灵异杳莫攀。世德秉人龙,天飞复来还。

时荣故自保,名教岂踰闲。宿厉词林翮,嗣登贤士关。

宰衡遂牢让,讲殿虚崇班。讵远移孝理,终怀色养欢。

蔼蔼三威凤,集和庭树端。皇猷岂不眷,道腴肆盘桓。

微言虑蓁塞,辩析忘寝餐。身退名益显,德邵气愈完。

衰迟门士晚,瞻望道里艰。古稀属悬弧,谁有歌南山。

洛沿文路起,汉忆鸠杖颁。寿光耿不磨,容在百年间。

移橘

明代 符锡

庭前金橘移来晚,苦竹新松漫剌天。雨露不教遮更得,蟏丝从此罥何缘。

花开玉粒群芳净,霜落筠笼万颗圆。自爱清酸尝未敢,可堪驰献思悠然。

送陆节推

明代 符锡

十年江海叹飞蓬,曾是云间陆士龙。文字合□先达荐,风流宁避往贤踪。

孤城犴狴怜秋月,要路勋名易景钟。独向寒江别摇落,莺花何地话重逢。

清明供祀还感兴三首 其三

明代 符锡

祀喜亲供暇,春牵野兴忙。地穷锤石口,迹绝老君堂。

纵目隅东海,重关限朔方。兹游诚不易,虚约后屏尝。

暮春宿金城兰若

明代 符锡

战垒何年柱斧歼,青枫江上老耕钤。我来閒访前朝寺,香火重开话建炎。

南山谣赠陈大尹考绩还寿昌

明代 符锡

南山有池,溉田山下须用机。何如陈侯泽,膏雨徐徐民不知。

南山有龙,岁旱必祷而潜通。何如陈侯泽,甘澍随车年载丰。

佃丰兮,时和。五谷穰穰兮,被山阿。我不侯违兮,侯如我何。

吁嗟侯兮,惠我实深。陟明而去兮,谁嗣侯音。上帝悯遗兮,侯假复临。

侯不可假兮,蔽芾棠阴。

泊清水港雪夜煮茶 其二

明代 符锡

冻雨洒江暝,疾风吹石泐。郊原罴兕吼,窟宅蛇龙厄。

持茗者何人,啜对陶彭泽。

梅坡卷 其一

明代 符锡

抚卷看梅二月时,一般清气可诗脾。山居未问春深浅,秪道年芳他自迟。

白水思亲卷

明代 符锡

白水知何注思深,谩劳词客费追寻。千秋慈母坟前月,影落寒潭照汝心。

泸溪周元公书院 其二

明代 符锡

濂溪何自来监税,环堵遗斋尚揭名。抱道热中吾浅测,官资元不病先生。

奉赠石□大参之任云南因示南津太参四诗用韵 其四

明代 符锡

忠诚不结主,谁复事擎拳。用舍非关我,行藏岂问天。

抗颜麟阁画,矫翮燕然镌。肮脏自春梦,何为到别筵。

胡漳浦聂安吉敖缙云同领分教又同舟南还赋此赠之

明代 符锡

隔岁云鸿欣北向,高秋联趐复南飞。天边落木催行色,江上归帆挂夕晖。

闽越化分兼有望,苏湖条在可能违。老我无堪别知己,乡心先尔过庭闱。

送袁二守之武□

明代 符锡

为惜天涯别,河桥载酒频。绿杨随处合,白鸟去边明。

侧听循良誉,能忘故旧情。发科君有祖,应不坠家声。

送郑天挺别驾高州

明代 符锡

倚伏不可道,出处圣之徒。我闻盐骥语,君出岭南途。

孺子书千卷,高州饭一盂。地偏官自好,且莫问桑榆。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府棘院之作和答二首 其一

明代 符锡

东轩诗思渺天涯,滕阁开尊兴转赊。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还避府东衙。

山城备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佳句盛传张水部,辉联珠璧贲山家。

代诸弟作 其二

明代 符锡

清晨閒抚苍松立,岚气氤氲宿雨收。小苑忽逢佳客话,好春能共舞人游。

莺歌燕舞还他适,白李红桃可自由。不禁年光竞流水,漫分高兴入赓酬。

东谷敖少参由湖藩奉表入京辱赠以诗奉荅一首

明代 符锡

天涯集聚莫辞频,远客曾伤独夜神。酒醒石栏初落月,病淹诗草漫生尘。

彤廷忽奉联珂喜,方岳攸同拜表晨。白首丹心容未罄,石龙金凤早知津。

翁字韵四首一首原韵谢唐铁翁惠碧桃二首赠别桂阳范伯宁三首美铁翁 ...

明代 符锡

卧治韶阳钁铄翁,别来春色满南中。庆馀玉树连枝秀,籍许金闺奕叶通。

小技雕虫惊自斲,大方家法让谁工。新诗首首堪传颂,媲美还将列正风。

送蕳别驾还宝宁 其一

明代 符锡

万邦圭组倏来同,别驾高车自阆中。□绩明庭又西首,几回清梦禁城东。

符锡

符锡

江西新喻(今新馀)人。符观子。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渡稿》,撰《韶州府志》十卷。► 47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