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早至阙下候朝

早至阙下候朝

明代 高启

月明立傍御沟桥,半启宫门未放朝。
驺吏忽传丞相至,火城如昼晓寒销。

诗人高启的古诗

夜闻谢太史诵李杜诗

明代 高启

前歌《蜀道难》,后歌《逼仄行》。
商声激烈出破屋,林鸟夜起邻人惊。
我愁寂寞正欲眠,听此起坐心茫然。
高歌隔舍与相和,双泪迸落青灯前。
李供奉,杜拾遗,当时流落俱堪悲。
严公欲杀力士怒,白首江海长忧饥。
二子高才且如此,君今与我将何为?

京师寓廨三首 其一

明代 高启

谁言旧隐非,静里且相依。绿树城通苑,青山寺对扉。

官闲休直早,客久梦还稀。是物春来典,唯存旧赐衣。

西园闲兴(二首)

明代 高启

当路阙追攀,端居自掩关。
听钟知近寺,看画忆登山。
哓栉风林下,宵吟雨阁间。
天应怜我懒,独与少年闲。

竹枝歌(六首)

明代 高启

踯躅花红鸭摐飞,黄牛庙下见郎希大摊钱卖盐去,短钗簪
叶负薪归

姑苏杂咏 偃松行(在天平山西,旧文正书院

明代 高启

龙门西冈魏公祠,祠前有松多古枝。
长身蜿蜒横数亩,巨石作枕相撑持。
春泥半封朽死骨,冻藓全聚皴生皮。
无心昂耸上霄汉,偃仰独向荒山垂。
蛰雷振岳撼不动,一载一梦醒何迟。
政如卧龙未起日,深意有待风云期。
太湖月出照夜魄,天峰雪积埋寒姿。
涛声时吼若鼾息,野老惊起山僧疑。
左仰右屈各异态,天自出巧非人为。
画师安能把笔写,稚子岂敢操斤窥。
杜陵枯楠已憔悴,蜀相老柏非瑰奇。
何如此树怪且寿,呵卫定想烦灵祇。
不知已阅几人代,游客过尽今存谁。
明堂屡兴不见取,得全正爱同支离。
我尝来观忍遽反,醉坐其上高吟诗。
葛陂筇竹亦腾化,神物终去可久羁。
何当一叱使飞起,载我万里游天池。
他年还访旧城郭,正是白鹤归来时。

梦余唐卿

明代 高启

路隔成皋万里关,何由得见故人还。
灯前梦里匆匆见,猿叫枫林月在山。

姑苏杂咏 百花洲(在姑苏台下)

明代 高启

吴王在时百花开,画船载乐洲边来。
吴王去后百花落,歌吹无闻洲寂寞。
花开花落年年春,前后看花应几人。
但见枝枝映流水,不知片片堕行尘。
年来风雨荒台畔,日暮黄鹂肠欲断。
岂唯世少看花人,纵来此地无花看。

次韵西园公咏梅二首

明代 高启

雪中无伴只孤芳,倚竹元非翠袖妆。
马上忽逢临水驿,鹤边忽见寞山房。
春愁寂寞天应老,夜色朦胧月亦香。
此地一尊聊自恋,扬州回首已凄凉。

过湖南舟中卧作

明代 高启

野客分携水店前,浪平舟稳称酣眠。
午鸡啼处前村近,过尽平湖几曲天。

陈宫

明代 高启

春风叁阁绣参差,狎客争陈璧月词。
几度醉浓娇不起,景阳楼上晓钟时。

游云岩值雨

明代 高启

深殿幽廊映竹开,鸟声忽断雨声催。
藓生偏上题诗壁,花落还临说法台。
林下闻钟诸客散,涧边汲水一僧来。
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阁凭阑独未回。

送叶判官赴高唐时使安南还

明代 高启

铜柱崖前使节过,贡随归骑入京多。
一官暂遣陪成瑨,片语曾烦下赵陀。
晓拜赐衣辞绛阙,秋催征棹渡黄河。
政余好赋登临咏,闻说州人最善歌。

送王推官赴官谯阳

明代 高启

久治乱所伏,国家失其防。
初如决洪流,拱手遍四方。
频年劳訏谟,欲补千百疮。
子为京师客,忠愤何慨慷。
濯冠捧书函,平明献朝堂。
上言固大业,下言振颓纲。
且为有万死,圣明察臣狂。
臣言倘获施,立能致时康。
宸居岂云远,遥指天中央。
鸡鸣列仙仗,九门洞开张。
谓宜只召见,拜起随班行。
上殿笏画地,论奏尽敷详。
如何竟报缺,不得瞻清光。
一官非所愿,欲令赴蛮荒。
徘徊出都门,风雨湿晓装。
行行过吴洲,木叶秋始黄。
逢予解鞍饮,激烈椎酒床。
平生忧时心,辛苦不自忘。
颇闻到官所,此去路尚长。
红日出雾迟,孤城海茫茫。
遗民似猿鹿,山谷多惊藏。
繁英艳踯躅,琐实推槟榔。
瘴疠况时作,投老恐子伤。
何不且少留,共骛豪华乡。
子笑不我顾,翩然决南翔。
明朝指鲸波,高帆若云扬。
去矣各异国,有意徒相望。

郊墅杂赋 其二

明代 高启

此乡堪避地,乱后户翻增。俗美嫌欺客,年丰爱施僧。

带星耕处轭,照雪纺时灯。且作求田计,元龙岂我能。

题徐山人画赠内弟周思恭

明代 高启

复涧兼重岭,云岚处处生。
君家还可认,为有读书声。

魏宫

明代 高启

翡翠明珠入贡频,承恩长占邺宫春。
至尊莫信陈王赋,那得人间有洛神。

观军装十咏·胄

明代 高启

黄金胄虎头,乍免走豪酋。
还有从容处,纶巾按垒游。

晚次西陵馆

明代 高启

匹马倦嘶风,萧萧逐转蓬。
地经兵乱后,岁尽客愁中。
晚渡随潮急,寒山旧驿空。
可怜今夜月,相照宿江东。

黄荃子母兔

明代 高启

阳坡日暖眼迷离,芳草春眠对两儿。
谁道姮娥曾作伴,广寒孤宿已多时。

杨氏山庄

明代 高启

斜阳流水几里,啼鸟空林一家。
客去诗题柿叶,僧来供煮藤花。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508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