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鸡峰

上鸡峰

宋代 安道

每到孤峰绝顶攀。攀来和恐宿峰间。无端扰梦风翻雨,心逐流云度险山。

诗人安道的古诗

伐园中木

宋代 安道

松柏储栋梁,枣栗充豆笾。樗榆竟何益,历历蕃中园。

叶大苦蒙翳,材枉空挛蜷。能令地脉耗,亦使阳和偏。

呼童砺斤斧,爨燎供炊烟。去莠植嘉谷,斩茅秀兰荃。

栽培与倾覆,在理固宜然。不材世所弃,剪伐何足怜。

行香子·天赋仙姿

宋代 安道

天赋仙姿。玉骨冰肌。向炎威、独逞芳菲。轻盈雅淡,初出香闺。是水宫仙,月宫子,汉宫妃。
清夸檐卜,韵胜酴醿。笑江梅、雪里开迟。香风轻度,翠叶柔枝。与玉郎摘,美人戴,总相宜。

南歌子 晚渡

宋代 安道

细雨炊烟湿,孤舟野渡横。乱流归去暮愁生。恰横一天醒醉不分明。

击楫英雄气,行吟逐客声。何时麈尾靖边尘。早令万方同日见升平。

蝶恋花(挟翠桥)

宋代 安道

洒面松风凉似水。下看冰泉,喷薄溪桥底。叠叠层峰相对起。家居却在深山里。
枝上凌霄红绕翠。飘下红英,翠影争摇曳。今夜岩扉休早闭。月明定有飞仙至。

行香子·有见

宋代 安道

雨后晴天,犹带凉烟。试罗衫、益觉翩翩。合欢花罗,顾影如仙。

只霎时閒,顺风去,罗滩船。

隔个蘋洲,绿树娟娟。只从来、幽梦难圆。游丝割去,又复缠绵。

看钓矶头,绿槐上,噪新蝉。

菩萨蛮(席上送寅亮通直)

宋代 安道

小池山额垂螺碧。绿红香里眠鸂鶒。波面翠云开。仙槎天上来。
吹将红日落。懊恼严城角。风月此时情。知君华发生。

贺圣朝 深仲来笺有阮郎归语,因戏作此词,代天台仙子问刘郎

宋代 安道

醺醺醉倒花深处。却要奴扶住。一般春月,两般心意,百般愁绪。

梁间燕子单飞去。尚喃喃如诉。花开还谢,问郎何事,这般耽误。

偈颂七十八首

宋代 安道

不可以色见,不可以声求。
风定花犹落,鸟啼山更幽。
四衢明自晓,六户冷如秋。
再坐不疑处,杯中弓影浮。

南津口

宋代 安道

南津荒寂甚,户里半蒿蓬。回望山俱合,安知楫可通。

滩争三峡水,人坐一帆风。闻说黄金藏,琅函没蜃宫。

赐大学士杜立德

宋代 安道

十载资贤佐,劳深致太平。吁谟留紫闼,风度重丹楹。

方倚盐梅略,难违丘壑情。餐芝黄绮伴,轩冕有馀清。

赠黄北山

宋代 安道

书工如画画如诗,王掾当年固不痴。昨日里中歌舞伴,人前解唱北山词。

秋日宴海昌硖石东山

宋代 安道

东山此日会儒英,霜落天儒秋气清。风度钟声诸刹近,云开日色两峰晴。

葛洪井上烟霞古,顾况台前草树平。临眺不须论往事,故乡回首独含情。

歌舞冈

宋代 安道

歌舞冈前辇路微,昌华故苑想依稀。刘郎去作降王长,斜日红绵作絮飞。

绍兴祀岳镇海渎四十三首 其十五 南海位。

宋代 安道

维水善下,利物曰功。逶迤百川,谁欤朝宗。荡荡大受,于焉会同。

膋萧列陈,以答鸿濛。

偈颂二十九首 其六

宋代 安道

居动而常寂,处暗而愈明。不堕二边机,当头谁敢触。

正按傍提有据,真慈妙应无穷。

减字木兰花 西山作

宋代 安道

修真近俗。初地难当心境熟。近俗修真。谁是居尘不染尘。林泉恣兴。便是修真无可证。恣兴林泉。且做逍遥陆地仙。

题苏性初秋林学舍

宋代 安道

金飙初动蝉鸣歇,雨过轻凉散清樾。佳士研精不下帷,惊见素商隃八月。

林疏几净绝纤埃,长日书声隔崦来。朱露滴残枫叶老,芸香过尽桂花开。

人生等闲驹过隙,羡子青年勤努力。夜窗灯火喜相亲,平砌分阴知更惜。

嗟余废弛竟无谋,笔砚荒芜几度秋。年光逝水追何及,时向西风叹白头。

太常引·化工幻出是非囊

宋代 安道

化工幻出是非囊。般递利名场。囊子竞商量。便迷却、家园故乡。摧残冰雪,忧愁风雨,几度变炎凉。一念果难忘。受万劫、轮回自当。

游普陀山喜晤寺僧明然别后却寄

宋代 安道

兰畹向我称明然,濡笔磨墨述然篇。推敲字句费辛苦,此中有人山之颠。

入山已无台阁气,出世那复烟火味。有时拈韵疏性灵,清高淡远自矜贵。

今见明然俨寒酸,慈悲欢喜兼庄严。手持唐然三百首,权当贝叶翻经看。

古来名僧如名士,不学戒律不衫履。文法但可拘俗人,何必蜂子钻窗纸。

然笔生成瞿昙花,然才淘尽恒河沙。说法能得无上乘,偏袒吟肩拖袈裟。

昌黎辟佛友大颠,欧阳钜儒交秘演。访僧兼欲访名山,俱可随缘作消遣。

我当三度朝普陀,友生陪侍来游歌。清静自得古欢趣,开轩高挹秋风多。

临风且咏将进酒,有约不来良辰负。佛国极乐重行行,石火流光莫回首。

可念前人曾志游,题然不惜姓名留。天末鸿雁尚流影,肯让崔题黄鹤楼。

次野云南和尚雪窦锦镜韵

宋代 安道

万象融一奁,九色犹未多。
圆净出良范,罗纹非巧梭。
有样不可制,无痕安有磨。
试问江影亡,如何复如何。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