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僧房夜坐

僧房夜坐

宋代 高翥

万枝松里一篝镫,知是山房第几层。静夜数声清磬响,上方应有诵经僧。

诗人高翥的古诗

归寓舍

宋代 高翥

门前流水碧粼粼,岁晚归来亦可人。
梅欲开时多是雨,草财生处便成春。
娇儿对面两痴绝,老子关情一欠伸。
快洗竹篘篘浊酒,举杯先为洗京尘。

寄方岩

宋代 高翥

绿发仙人山泽癯,出游入息几曾拘。
种花甚少四时有,谏草不多千古无。
阅世眼高历日月,好贤名重满江湖。
行藏到得无心处,钟鼎山林岂异涂。

清明日约宋正甫黄行之兄弟为东湖之集

宋代 高翥

自在嬉游遍四方,不曾孤负独春光。
醉眠芳草衣裳冷,笑嚼名花霞颊香。
既是烟霞令久任,岂应风月断来章。
故人尚有閒情不,相伴湖边举一觞。

题二小姬扇二首 其二

宋代 高翥

湘湘未识羞,独坐抱箜篌。贪学耆婆舞,抬身拜部头。

山行即事二首 其二

宋代 高翥

捲地东风晚更狂,樱桃吹子落泥墙。溪云自为催诗黑,忙杀条桑窈窕娘。

莲实

宋代 高翥

腻玉肌肤碧玉房,累累波面趁红芳。
坐忘佛土三生梦,来结人间一夏凉。
青子绽时仙裳湿,绿包分处蜜脾香。
尊前笑摘酬风露,犹记西湖古柳傍。

过临平

宋代 高翥

征帆一似白鸥轻,起揭船篷看晓晴。
梅子着花霜奈岸,自披风帽过临平。

蕺山戒珠寺寺王右军故居也

宋代 高翥

叶叶东风吹客衣,昌安寺裹晚游时。
欹斜竹屋羲之宅,磨灭经幢率府碑。
佛化是谁留实相,鹅亡犹自见方池。
逢僧小作煎茶供,略问源流笑不知。

寄王仲彝仲彝留三衢久不归省因以箴之

宋代 高翥

别君三见雁南飞,梦里相逢觉又非。书去不知何日到,人来先问几时归。

正堪镫火亲书卷,莫遣尘埃染客衣。二老倚门知已久,交情于此亦依依。

常熟县破山寺

宋代 高翥

古县沧浪外,精蓝缥缈间。
木枯曾阅世,龙老解分山。
鸟道秋迷迹,禅房昼掩关。
诗成游子去,流水自潺潺。

西湖二首 其二

宋代 高翥

老鹤无踪野鸭飞,鸣琴声里画船归。伤心旧日经行地,不独人非物亦非。

同刘潜夫登乌石山望海有怀方孚若柯东海栋复

宋代 高翥

念念思归身欲翰,旧题无暇遍寻看。
故人尽入黄泉路,远客空登乌石山。
休起痴心乘九鲤,莫劳病眼望三韩。
神仙未必知吾事,道在何妨两鬓斑。

行淮

宋代 高翥

老翁八十鬓如丝,手缚黄芦作短篱。
劝客莫嗔无凳坐,去年今日是流移。

山中哭复斋

宋代 高翥

封章字少纳忠多,袖疏前陈无奈何。
但得中天行日月,不愁平地起风波。
台官论罪终投笔,山贼闻名亦倒戈。
惆怅脊梁如铁硬,天胡忍使閟山河。

西湖杂兴二首

宋代 高翥

城中无处听蝉鸣,短策轻鞋晚出城。
行到柳限松影下,恰才闻得两三声。

赠番昜程克己

宋代 高翥

见说番昜有老程,与人怀抱亦分明。一千里外未识面,二十年间长慕名。

因听酒边谈旧事,便从客里定交情。他时我老君犹健,海内重逢即弟兄。

看弄潮回

宋代 高翥

弄罢江潮晚入城,红旗飐飐白旗轻。
不因会吃翻头浪,争得天街鼓乐迎。

毋自欺斋夜宴

宋代 高翥

毋自欺斋清更严,斋中人物斗之南。
七朝宰相得瞻仰,四海诗人听笑谈。
古调喜听琴再弄,深杯休惜酒重添。
玉堂今夜无宣唤,且与江湖作小参。

雪堂

宋代 高翥

胜地从来迹易陈,东坡日月久尤新。
小桥曾压归时雪,老柳长摇别后春。
城郭寥寥怀旬鹤,江山历历见斯人。
客生较晚空惆怅,梦想陈潘结旧邻。

西湖暮归

宋代 高翥

风荷百顷占涟漪,烟树溟蒙乳鸭飞。
买断小舟休唤客,时穿萍叶载诗归。
高翥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8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