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新斋即事

新斋即事

宋代 葛绍体

炉烟虚匝上寒屏,窗纸吟风带雨听。
欹枕夜深偷酒力,一声啼鸟梦初醒。

诗人葛绍体的古诗

送松台老丈过黄岩

宋代 葛绍体

虽然相去百余里,亦是同栖一片云。
君向黄山我孤屿,思乡时节定思君。

义乌道中二首 其一

宋代 葛绍体

溪头石佛泗州身,半染炉烟半路尘。儿女一盘清净供,苏溪茶点建溪春。

送陈平父

宋代 葛绍体

长忆杨花归路春,最怜雪玉苦吟身。
蓬莱风日想依旧,为问细纶谁可人。

送陈良卿

宋代 葛绍体

持我五字句,送子千里别。
芜菁满地花,柳絮漫天雪。
去去当何之,苕川賸风月。
风月还相思,江山岂相越。

太湖吟

宋代 葛绍体

只饮太湖水,不脍松江鲈。
鲈杂鱼虾腥,水涵天地初。
千里开镜奁,一色包冰壶。
日月递吐吞,蛟龙相蛰舒。
上接河汉高,下连溟渤虚。
中有洞庭山,云气相萦纡。
我来风雪天,修绠汲自如。
一饮尘涴清,再饮浇诗书。
三饮毛发寒,胸次包寰区。
大禹果至神,仿佛来前除。
万古不尽流,禹功常与俱。

新昌道中

宋代 葛绍体

归路忘羁思,邛枝第共携。
江湖闲载鹤,山店静闻鸡。
晚稻新收敛,秋花旧品题。
明朝行几里,应近赤城西。

小憩梵安寺

宋代 葛绍体

浅绿深红映夕岚,子规声在虎溪南。
明朝尘土又归去,长忆来时三月三。

题越人贺韩司户令子得举诗卷

宋代 葛绍体

一鹗秋风东越初,龙门春浪少踌躇。
客来多说新河过,古柳阴中闻读书。

送竹洲叶成之归省后参学

宋代 葛绍体

禾兴望金华,东西渺天涯。
西园堂上翁,鬓影霜欲欺。
如何二十年,书夜梦见之。
归荣岂不乐,旅琐宁频归。
我来惠而好,鸥浪相追随。
青灯几言话,白云每翻思。
昊天荣中扃,少惬平生期。
贡帏秋扬舲,监学春舞旗。
趋庭问先及,喜色开霜眉。
寿日长至初,百拜迎春祺。
香罍金翠行,画烛舞绣围。
桂枝茂纷纷,椿树阴迟迟。
君才天下选,一百千里驰。
八咏赋平远,双溪照清漪。
来来快着鞭,了此一段奇。

送陈友

宋代 葛绍体

伤春那作送行诗,短棹轻帆驻片时。
烟雨满村桑柘绿,杜鹃声里忆归期。

偏门湖上

宋代 葛绍体

秦陆当年行乐地,依然耕钓水云乡。
伤心寂寞东风里,露草烟花空自香。

送薛子舒华亭造船场

宋代 葛绍体

此日携家去,休言惜远离。
江天虽雨意,客路正花时。
击楫漫长啸,把书常自随。
为官闲亦好,竹外鹤偏宜。

高文父隐居

宋代 葛绍体

岸西城郭岸南村,杨柳排空竹驻云。
不必青山映门巷,芦花一带水平分。

韩仲和南窗

宋代 葛绍体

一榻卧云长至日,半炉宿火欲明时。
年年来此南窗下,不怕风霜容易欺。

送余直卿廷对

宋代 葛绍体

吟卷闲晚窗,捷音閧春邮。
推几舞影急,踏门步踪稠。
黄册几载传,青衫今日酬。
学舍丈人行,文场少年俦。
倚天仰泰华,行地输骅骝。
暑清庭阴阔,风香御烟浮。
龙飞屈亲策,虎帅登先筹。
力深一代源,声匝四海流。
朝阳孤凤凰,曙阴群蜉蝣。
端为砥柱基,非干稻粱谋。
百炼要愈刚,万折空自柔。

春晓散步

宋代 葛绍体

书满晓窗看不暇,推书起步略寻闲。
春酣风日生光怪,不在烟村花柳间。

江心长句

宋代 葛绍体

问津城西市,呼渡江南岸。
棹稳当潮生,帆轻趁风便。
龙翔古招提,鸟革今轮奂。
回合列翠屏,周遭铺素练。
邀行嫩篁竿,劝坐老木干。
沿壁览新题,吹尘认旧篆。
一隅看不足,两塔穷未见。
阳光烁岗顶,飙阵凉披面。
郛郭聚拱伏,烟云散呈献。
俯拜肃御邸,仰瞻粲宸翰。
皇帝南巡意,生灵北望眼。
书千古清辉,为万世伟观。
楼台明月讌,钟鼓朝暮饭。
徒见一时近,孰念百年远。
江涛常摏撞,帝泽共流转。
游子感诗歌,居人思日勉。

送胡五九丈

宋代 葛绍体

长记秋时病作魔,频来看我谢君多。
只今未别先成梦,梦觉争如既别何。

宣公泉歌

宋代 葛绍体

几年废井城东衙,甃石缺裂洿淖多,
奈此宣公初凿何。宣公浩气辈孟轲,
论谏仁义永不磨,炳炳丹衷史所夸。
当时芟薙开藤萝,细穿地脉泉源过,
暗引云气通天河。谁知荒芜日冥冥,
泥舍不食羸其瓶,谷射翁漏汲莫升。
旧迹契君怀古情,一朝渫治翻光晶,
百太修绠辘轳声。乳泉溶溶早夜生,
寒冽不改彻底清,静养日月印列星。
君欲著亭泉之侧,味良高风梦想觌,
酿泉为酒觞佳客。舂来香秫珠的皪,
玉缸方糵化醇醳,蚁蜉槽床春滴滴。
宣公在天酹可索,宣公之泉带神识,
滨湖一啸暮天碧。

仲和亲迎慈溪

宋代 葛绍体

万卷何如一寸心,心涵万卷自知音。
圣功不是寻常事,泰华高寒沧海深。
葛绍体

葛绍体

宋台州天台人,居黄岩,字元承。师事叶适。有《四书述》、《东山诗选》。► 129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