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张仲宗 其五

次韵张仲宗 其五

宋代 葛胜仲

中台宏议裨初政,学省雄文畏后生。不悟宦游成左计,只今无米糁藜羹。

诗人葛胜仲的古诗

先君忌饭僧悟空兴之侄有诗和韵

宋代 葛胜仲

君不见毗耶居士人天英,化佛亿万文室盈。清晨香积一盂食,厌足一切紧法力。

又不见手捉麈尾生公庐,说经妙蕴几无馀。岂惟缁素日会面,粉碎虚空雨花片。

我生归命海潮音,况复劬劳讳日临。三孤遗像涕沾臆,建斋达观趋禅阈。

悟空谁是悟真空,门前灌木吟悲风。

青州试院次监门韵四首呈同事李无咎补之签判王柏立之刘及至父二宰 ...

宋代 葛胜仲

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

梦入故园时栩栩,愁侵衰鬓欲星星。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

次韵张仲宗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二顷无田空好岁,四郊多垒已仍年。遥知壁立书生舍,只有溪藤与麝烟。

幽居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名胜音尘隔,怀贤自渴饥。千岩耸秀处,一榻独悬时。

盛夏衣裳懒,深林枕簟宜。招邀何以待,数卷谪仙诗。

次长清寺

宋代 葛胜仲

迎宾一红亭,栋宇飞半岭。松筠引幽步,以渐入佳境。

阴风起涧壑,凛冽噤蛙黾。归云拥僧裓,飞溜入茶鼎。

支筇薰风阁,玉溪两峰并。中阙认牢山,一点烟鬟整。

我来见所见,赍恨在俄顷。丘樊绝泥滓,钟鼎值机阱。

老逐黑衣居,此心真炯炯。

木兰花(十二月二十日卢姊生辰)

宋代 葛胜仲

谈围曾蔽青绫帐。林下中年敦素尚。烟波偶趁一帆风,却锁云扃来就养。
自从悟得空无相。身把虚空来作样。大千沙界抹为尘,未比无生真寿量。

次韵德升颐轩诗五首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造物机缄属小儿,懒从寒燠究端倪。绿阴昼寂孤花净,犹有黄鹂恰恰啼。

以糟水灌芍药戏题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金边山畔汁偏美,玉井峰头船最多。未敢磨刀供大嚼,却愁藏扎有修罗。

蝶恋花(次韵张千里驹照花)

宋代 葛胜仲

二月春游须烂漫。秉烛看花,只为晨曦短。高举蜡薪通夕看。红光万丈腾天半。
寄语平时游冶伴。不负分阴,胜事输今段。灯火休催归小院。殷勤更照桃花面。

次韵中散兄喜雪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林薄风号两日先,俄惊剪水堕遥天。坐看山路禽飞绝,聊胜泥涂马不前。

轻点红炉呈妙意,斜飘素发映衰年。寒霙与我官同冷,莫笑柴扉日晏眠。

虞美人(酬卫卿弟兄赠)

宋代 葛胜仲

三年曾不窥园树。辛苦萤窗暮。怪来文誉满清时。柿叶书残犹自、日临池。
春秋新学卑繁露。黄卷聊堪语。家人不用寄龟诗。行看升平楼外、化龙归。

莫子宪中奉挽歌词三首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令子承家学,诸儒拥后尘。无双问江夏,第一擢平津。

宣谕传黄甲,褒称对紫宸。公师有追贲,行庆密章新。

僚佐再和复作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从来爱雪是真诚,又见祥飞六出霙。材薄敢招能赋客,庭閒聊作向诗声。

瑶阶误向凡间见,春蘤翻惊腊里生。贺板并来无答语,自惭词笔太平平。

谢洛师蔡尹

宋代 葛胜仲

叩门赤县尹,来饷青州酒。底贡上天阍,馀沥到衰朽。

开尝正及卯,醇旨异失酉。公不数瑶泉,家还卑玉友。

我时苦无悰,愁绪不论斗。纷纷方寸乱,飞絮起风柳。

呼儿共一尊,盎盎纯气守。岂惟诗胆大,更觉魔军走。

寄谢魏阳元,频望扫愁帚。

烹笋

宋代 葛胜仲

味佳端可供羹梜,韵胜尤宜荐酒螺。自笑痴人饕口腹,不求新竹透林多。

望岳亭

宋代 葛胜仲

迤逦群山不识名,天门日观远峥嵘。地灵不见二宫迹,圣作时闻万岁声。

五月望日会食普满院夜归作诗二首呈文中县丞玉老禅师江敩王彧 其 ...

宋代 葛胜仲

怀冰高韵暑天寒,况有波澜在笔端。可但风流称不坠,故应哺啜赴堪观。

坐曹行赴陈蕃榻,待戍方弹贡禹冠。戒食每烦临卜瓠,惭无斗酒鹿盈柈。

西江月 其二 三月初六日席上代监酒和

宋代 葛胜仲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

泛宅舟将鹢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

肯向萦涂索价。

从仁叔求楷笏四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好事频求阙里堂,文房裁斲已盈床。讲郎乞与非抛却,已办棼丝结紫囊。

和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诗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人与严徐是一流,英英儒雅冠吾州。白虹吐烛呈文夜,红杏飘筵得意秋。

禄薄未应腰为折,语多共叹舌无留。令君举善搜寒俊,不进清华谅不休。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4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