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史德谦

赠史德谦

宋代 葛胜仲

不入城闉已十年,足音何幸听跫然。杯觞共乐三更后,书史相从一世前。

鸟倦尚飞惭我老,鸿冥何慕觉公贤。锱铢得失何须算,闻健惟当数击鲜。

诗人葛胜仲的古诗

减字木兰花(公弼侄初授官,以此劝酒)

宋代 葛胜仲

辛勤场屋。未遇知音甘陆陆。诏录遗忠。一札天书下九重。
鹅城初命。此去青云应渐近。解褐恩新。今岁吾家第四人。

春日野步二首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一年春好是清明,万事都归笑矣行。卵色天容供远兴,縠纹波面惬閒情。

门生陪从无参佐,野服徜徉束佩缨。午困乞浆先馈少,已无形梦不须惊。

次韵祝守康鹿鸣宴赠诸先辈 其一

宋代 葛胜仲

清香画戟,戟燕儒流,场籍英材喜博收。奋袖谈辞争落落,抠衣矩步更秋秋。

新篇奖激华如衮,公议归怀缀若旒。蕊榜登荣即从政,定知果艺过由求。

至南阳却寄吴兴诸僚

宋代 葛胜仲

震州推不去,游食岁月久。尺一从天来,换作秦头守。

迎新无竹马,记旧已刍狗。迂愚敢护前,警发赖鞭后。

独坐百花堂,还忆百花酒。

次韵尧卿兄诗酒中兴三首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耻向权门事靴板,懒于驿路奏书笺。芳醪不厌三千盏,嘉颂时为怀二篇。

吟里情怀清似洗,醉中身世小如拳。伯伦子美真豪逸,风味平生愿执鞭。

少蕴内翰示和朱氏新治涧泉之什依韵和两绝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北门学士居新卜,南海使君家在中。更有娇云兼健水,吾邦从此冠玲珑。

赠鲍钦止

宋代 葛胜仲

锦窠朱绂亦何荣,辞剧求閒责自轻。聊喜青葱供俯仰,未应红腐较奇赢。

久知飞鸟有真意,谁信鸣鸡非恶声。只恐朝端阙司隶,又将敛手避威名。

和少蕴石林谷草堂三首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妙年涉笔赋城芜,岁晚无歌击唾壶。曾是北扉称内相,却来东岭伴寒儒。

閒来真隐编成传,静取飞仙貌作图。豪气年来除已尽,元龙雅意卧江湖。

旬休延圣院纳凉周澶州招饮呈德升诗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讲席朝来得暂停,蓝舆同入法王城。清壶照座三棱莹,小扇摇风六角轻。

方罫共争棋上劫,顽盆更酌酒中兵。佳宾更赖王思远,霜气能令暑气清。

西江月·晚路交游绿酒

宋代 葛胜仲

晚路交游绿酒,平生志趣青霞。霜风时节近黄花。泛宅舟将益鸟画。
不分两溪明月,夜深只属渔家。今朝清赏寄情涯。肯向萦涂索价。

叠前韵三首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晚凉汤饼点青蒿,卜瓠分甘笑楚糟。好摘江蓠充杂佩,不须岁晚梦三刀。

和元方用韵见寄次韵奉谢兼呈元东诗二首 其二

宋代 葛胜仲

文律高峰与激流,五言佳处似苏州。宁甘鬲县中漓酒,不羡宣城赏弈秋。

白首同归相器重,青云一蹙岂淹留。外家门阀期君大,作德虽休更勿休。

二月十五日游谢村福田院观涅盘会寺乃灵运故宅呈道祖

宋代 葛胜仲

年来生计一轻舠,晨出晡归岂惮劳。谢客儿山存胜致,佛泥涅日往游遨。

波间星斗沈光冷,月里山河结影高。何日菁山山上寺,与君痛饮读离骚。

戊戌次福胜院

宋代 葛胜仲

锦溪足墟落,高陆推繁华。岂惟邑屋富,政自山水佳。

幽清背人境,千柱梵王家。巍巍二子亭,云表飞檐牙。

我生功名忤,岩壑为生涯。山僧类祝田,施薄求者奢。

乞书巍刹疏,无鹅惟泼茶。一笑为涉笔,勿笑蟠秋蛇。

婺源祁门二令母年八十求为保官注家便阙慨然慕之作诗二首自悼 其 ...

宋代 葛胜仲

迎养京都突未黔,苍黄荼毒血沾襟。百年过隙知难复,三釜缠哀莼自深。

不为鲈莼归亦好,独甘羊枣果何心。寄言世上斑衣子,温凊应须竞寸阴。

九日汝明留郡中不遂同游以诗见寄次韵

宋代 葛胜仲

三年卜筑慕幽人,九日无欢愧病身。始谓窥临陪胜友,那知岑寂度萧辰。

醪敷卷白欣初熟,菊蕊舒黄正斩新。闻道小蛮新教舞,归时呼客莫辞频。

浣溪沙(小饮)

宋代 葛胜仲

盘里明珠芡实香。尊前堆雪脍丝长。何妨羌管奏伊凉。
翠葆重生无复日,白波不酹有如江。壁间醉墨任淋浪。

次韵胡汝明 其三

宋代 葛胜仲

轻阴池馆润无尘,骨醉簪花任笑人。先向孤芳一倾倒,明朝更浥上都春。

浪淘沙令 将去南阳作

宋代 葛胜仲

步屧对东风。细探春工。百花堂下牡丹丛。莫恨使君来便去,不见鞓红。

雾眼一衰翁。无意芳秾。年来结习已成空。寄语国香雕槛里,好为人容。

赠僧知先

宋代 葛胜仲

诸方行尽夙心谐,澄碧归来寄雅怀。曾识禅那两居士,昭文斋主与高斋。

葛胜仲

葛胜仲

  葛胜仲 (1072~1144) 宋代词人,字鲁卿,丹阳(今属江苏)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元符三年(1100),中宏词科。累迁国子司业,官至文华阁待制。卒谥文康。宣和间曾抵制征索花鸟玩物的弊政,气节甚伟,著名于时。与叶梦得友密,词风亦相近。有《丹阳词》。 ► 43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