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小江口

小江口

明代 顾璘

汉水霜前落,微波一苇通。沙然红蓼色,岸袅白茅风。

兴在烟霏际,年销马迹中。浮云休蔽目,流盻送归鸿。

诗人顾璘的古诗

高司寇盘谷宗祠诗 其二

明代 顾璘

崇祠象云构,盘谷缅逶迤。岩峦倚棂槛,松梧荫阶覃。

宗祧肃天序,烝尝展时思。既覃亲睦恩,亦慎长少仪。

昭昭世家体,懿则良可规。

宗伯邵公寿藏诗四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前山石盘纡,后岭秀不如。龟龙奠经纬,松柏守门闾。

邱中旷以奥,结构千载居。下置青玉几,上覆白云庐。

江上送马锦衣按事回 其二

明代 顾璘

雅歌皇华诗,送行倾玉卮。薰风吹船下湘渚,回首谁怜斑竹枝。

君来安坐人莫窥,判如南山何可移。汉庭贤士虽无数,四海偏誇张释之。

郧江张帆

明代 顾璘

两崖倚列障,一水中逶迤。挂帆沿流行,日影互迁移。

石濑扬飞湍,风潭蹙文息。瞬息踰百里,长年岂知疲。

导舸角鸣乐,悠悠转朱旗。游目恬野趣,浩荡忘前期。

小画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泽苇江枫共远,玄凫白鹭争飞。借问渔舟安在,欲来垂钓妄归。

望湖滨红蓼甚丽

明代 顾璘

湖外秋容淡晚霞,桃源何处泛来花。西风也自嫌寥落,点缀芳菲付水涯。

送刘生承恩归太原秋试

明代 顾璘

麟角凤嘴见者奇,火齐木难光陆离。太原刘生气殊众,年甫二十高名驰。

韦贤相业更三世,戴圣明经传博士。白壁风仪不动尘,洪钟扣答如流水。

宝剑腰悬明月光,秋闱小捷何足当。看拖内殿青丝履,笑踏君家白玉堂。

白玉堂,非难取。胸中家学贯伊吕,千秋万岁奉明主。

南江吟为孙从一按察作 其六

明代 顾璘

四面方城开楚都,凭将汉水壮雄图。神灵一统归今代,散与高人作五湖。

寄李献吉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一醉洪都金屈卮,再唫台海赤霞辞。梁王台上青春月,共折桃花未有期。

出宝庆四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过雨泉声绕树来,隔云山色映花开。吏人若过桥东少,唤取村翁共酒杯。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六

明代 顾璘

剖符守东海,所职在黔黎。才疏寡惠爱,莫救饥寒啼。

多君美无度,三益开我迷。常恐胶漆解,讵意参商睽。

君行树鸿名,余当还故溪。

与王氏履约履吉文氏寿承休承袁氏补之永之六贤上方山玩月

明代 顾璘

幽怀洽清夜,兴言陟穹窿。寒景自憭慄,况兹山间中。

明月出海嵎,浮云净遥空。二八轮正满,桂影虚玲珑。

河汉近人泻,衣袂多烈风。俯窥震泽外,一气涵鸿濛。

凭虚意惝恍,酒酣兴弥雄。浩歌楞伽岩,向振冯夷宫。

山川阅今昔,代谢焉可穷。今兹欢乐趣,往者谁复同。

吴越且黄土,安问陶朱公。不如林壑间,偃仰息微躬。

神超形无阂,道合契有终。彷佛绝尘境,高举凌烟虹。

题柯行人所藏秋水纤鳞图

明代 顾璘

伊谁掇取潇湘水,铺向长缣光瀰瀰。碧牵文藻舞风柔,黄落衰荷抱霜死。

中添淡墨为群鱼,鲂鱮琐屑各自殊。纤毫尾鬣空明见,万里江湖气势舒。

姑苏野老困奔走,震泽扁舟落谁手。展图漠漠云水生,便欲垂钩挂鱼口。

君失此图何许年,完璧再返非徒然。请君袖取入京国,天边时一赏林泉。

赋煮茶图

明代 顾璘

朱门酒肉如山海,沉湎徒云性灵改。松关冥坐真天人,朗如玉树雪华采。

涧阿霁雪新泉清,风吹石鼎茶烟横。悠然对语白日晚,俯听万井苍蝇声。

秋浦歌赠观察汪德声

明代 顾璘

高堂谁张秋浦图,秋浦佳丽天下无。长江西来一回薄,齐山秀结真蓬壶。

千峰夹水递隐见,峰削莲花水明练。巨灵鬼斧力雕搜,羽仙翠盖长游衍。

山山时见白猿行,树树倒挂朱花明。疑从瀑布观庐阜,似拂霞标过赤城。

敬亭铜陵相对起,玄晖太白多称美。地灵必有杰人生,于今特出汪夫子。

汪夫子,非等閒,眉宇朗朗行玉山。豸冠中外二十载,绣衣铁斧诛谗奸。

天子书名御榻上,转眼黄枢拜卿相。勋业争期郭令公,田园晚忆陶元亮。

我今归去弄烟霞,秋浦相望一水赊。何日共君苍玉峡,提携日月炼精华。

柳山诸诗八首 其四 熙熙亭

明代 顾璘

亭下涧水清,亭上高云浮。鱼鸟各有托,遂此岩居幽。

虑澹已忘遣,境空复何求。相期碧草色,共对苍山秋。

霖雨歌七首 其六

明代 顾璘

帝载恊天应,王仁同化游。冬原偃赤魃,春亩茁来麰。

汎舟川可济,濡绠井堪汲。元功布黔黎,休徵顺皇极。

野兴三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花岩控牛岭,连峰碧嵯峨。秀色亘千古,我生能几何。

行几苦难屡,筑室枕其阿。坐卧长对之,所获庶可多。

朝云结丹绮,夕月流金波。采之鍊真液,永以蠲沈痾。

远招十五叠 其十四

明代 顾璘

十四叠兮伤同心,蚤年种树晚思阴。誓输筋力康济毕,悬车息马还中林。

柴荆不远数来往,儿孙更抱开长襟。虞渊白日忽舍去,使我无意于冠簪,魂兮托梦时相寻。

雨中溪行杂诗 其二

明代 顾璘

暮雨寒溪急,秋烟远岫微。扁舟冲浪去,何日顺潮归。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