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九

阳湖曲赠王礼部直夫十首 其九

明代 顾璘

舟居无往来,端坐披白帢。閒钓季鹰鲈,戏牧龟蒙鸭。

诗人顾璘的古诗

野田见菊

明代 顾璘

陶令柴桑菊满阑,得钱呼酒每盘桓。熊轓虎节成何事,却引黄花道上看。

菩萨蛮 舟雨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青山雨洗精神出。趁得帘开飞送入。鸂

高司寇盘谷宗祠诗 其一

明代 顾璘

永嘉辟灵壤,茗屿启神凿。公孙兆南游,开荒此栖人。

兰荪日以滋,瓜瓞荐绵络。仁人重同本,亲义惧疏薄。

蝉联大宗祠,巨榜照寥廓。

苦热绝句十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家住江南古帝城,江风长夏绕门生。不知头白缘何事,两月官舟触夜行。

山行绝句十三首 其三

明代 顾璘

青山八百里,蟠结千蛟龙。头角忽耸起,秀出云间峰。

春日奉怀边庭实期游道院

明代 顾璘

思君昔去远,迢迢千里程。见君今且迩,峨峨限严城。

远别心尚缓,近别苦牵萦。弱柳布芳景,流莺变新声。

羁栖独成感,荏苒空含情。愿携同心侣,共恣中林行。

行歌踏瑶草,远眺春烟生。

引涧

明代 顾璘

山涧雨新溢,黄流浩纵横。晨兴事疏引,下汇方池清。

物理各有因,匪人曷由成。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二 焚香

明代 顾璘

烟生沈水细,火宿博山温。鼻观自相媚,无劳矜返魂。

上元十二夜饮蒋方伯诚之第观灯

明代 顾璘

日色渐落天宇澄,月华滟滟东方升。锦堂鸣钟集嘉客,玳筵珠履纷相承。

饮君天台沆瀣之玉醴,观君钱唐错采之华灯。佳辰高会感人意,清歌绕梁乐何胜。

君家贵盛不可言,于今海内称德门。公居岳牧领全蜀,次公秉钧调化元。

英雄想望见颜色,愧我流落叨攀援。歌牛枉侧桓公听,弃马虚伤田子魂。

青云轗轲徒垂翅,白日留连且举樽。公将整驾登西路,予亦怀乡欲归去。

共惜相逢不可长,它年一笑知何处。

辱泾川公惠诗谈止足之分奉答三章 其三

明代 顾璘

食桂亦足辛,食梅亦足酸。至味贵适口,安用珍龙肝。

夸毗好怪异,旁观损人欢。杨雄抱清静,车毂恶朱丹。

杜钦事薄游,龌龊簪小冠。有名映千古,何必论饥寒。

赫赫卫与霍,巡游扈祠坛。出师燕然北,功成竟镌刊。

高明鬼所瞰,竟致倾覆患。鹊巢岂不高,飘风自见残。

象齿徒云长,厥身因以燔。所贵儒者事,功德与立言。

富贵真小物,一掷轻弹丸。贤哉大司马,遗子独以安。

戒酒虽短章,齐物因大观。巨细罔玷缺,完此白玉盘。

高朗惟日月,自卑仰弥难。发蒙及小子,志气豁且轩。

谒鹤山祠

明代 顾璘

魏公圣人徒,志比曾闵肩。讲道振西蜀,学子从如烟。

一朝动九重,黄纸飞传宣。郡吏俛负弩,小夫争执鞭。

持议或矛盾,风云俄变迁。时相既侧目,众口森戈鋋。

汉世锢党人,唐贤投浊川。渠阳一掬水,岂纵蛟龙旋。

所赖坦荡怀,安土乐其天。福坡采秋薇,书堂酌星泉。

教覃儒化远,身老士节坚。啾啾鬼蜮辈,粪壤何足捐。

空堂仰遗像,清风犹洒然。残编等白璧,愿为浮世传。

幽居十二咏和鲁南 其六 捲幔

明代 顾璘

每报庭花发,烦余捲幔看。东风先会意,吹搭小阑干。

答孟望之侍御时谪桂林郡博

明代 顾璘

燕台对酒感离群,麓口移舟更失君。万里飘零同落叶,孤城惆怅各停云。

书回桂水交情切,人对星岩藻思芬。遥想高斋长隐几,应怜案牍日纷纭。

苏幕遮 晚行

明代 顾璘

日西沈,寒又作。掠面斜风,欺负征袍薄。远近村墟烟漠漠。

宿鸟归林,何事閒喧聒。

算归期,无定着。腊尽春回,客意偏寥落。向老重教名利缚。

雪月风花,白地成担搁。

倦寻芳慢 书怀

明代 顾璘

閒穷往古,万变荣枯,总归无有。乐善安常,本是自家操守。

马革功名蕉覆鹿,麟台画像刍成狗。太虚中,看彩云浊雾,谁工谁丑。

堪笑杀、子兰谮毁,廉蔺交欢,枉多生受。坎止流行,物理本无纷糅。

天日清和聊散步,风波变动须回首。牢把定,此心中外,一生前后。

咏扇画寄诸故人八首 其八 咏菊寄何白坡中舍

明代 顾璘

寂寞三径下,亭亭带晨霜。行人爱嘉色,君子怀清香。

申思三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戚戚岁云暮,我行适潇湘。兄弟持我泣,父母泪纵横。

云有薄田畴,卒岁具粢梁。胡为去万里,骨肉相乖张。

局蹐诉父母,儿自恋家乡。举事触明宪,置理窜南荒。

程期若星火,不得少留行。勿复远思念,兄弟善持将。

吞声出门闾,沉痛绝衷肠。

度岭赴耒阳三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斜日半岩阴,回溪百丈深。蹬危元借石,叶老不辞林。

远招十五叠 其八

明代 顾璘

歌八叠兮心欲绝,野哭江头泪双血。兰枯蕙死荐筵空,衰草酸风烛明灭。

空冥精爽独归来,凛冽平凝万山雪。冰餐水饮御清虚,回厌南中独炎热,魂兮归来皎而澈。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十 平峦

明代 顾璘

翠屏高千尺,行坐日相对。宇内有红尘,尽在岩峦背。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