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陈鲁南学士自山东寄遁志十绝和之 其三

陈鲁南学士自山东寄遁志十绝和之 其三

明代 顾璘

清玄非晋代,岩壑胜山阴。群从差强意,时来醉竹林。

诗人顾璘的古诗

徐学士子容薜荔园十二首 其十一 花源

明代 顾璘

灵源出山远,曲溜通溪斜。春风自何来,片片浮桃花。

我闻林屋岩,中隐神仙家。溯流一相见,共尔希餐霞。

野亭公杂咏六首 其四 野泉

明代 顾璘

苍郊雨新过,清流泛平池。渟泓鉴万象,应物初无私。

禾黍渍馀润,萍藻含华滋。本来绝机事,桔槔尔何施。

定公房小画二首 其二

明代 顾璘

洗尽尘埃色,湘江暮雨馀。谁将明月影,留照草堂虚。

于按察泉庄杂咏十四首 其九 远嶂

明代 顾璘

窗中列远岫,傲杀谢玄晖。地是烟霞窟,身仍薜荔衣。

送陆良弼赴云南

明代 顾璘

东吴陆氏古称雄,今日君家迈古风。父子弟兄纡紫绶,麒麟偏在一门中。

与君作宦汉西京,十载追游畅性灵。飞觞谢传围棋墅,弹剑周郎洒泪亭。

春来秋去欢无宦,星流雨散从今别。君提侯印赴滇南,浩荡青冥动双节。

雄才健笔人不如,况乃腹内多诗书。盛年黄霸初为郡,紫阁归来日有馀。

拟宫怨 其五

明代 顾璘

咫尺长门万里遥,耻将裙绶曳纤腰。盈盈璧月沉鸾镜,渺渺银河断鹊桥。

上苑旌旗回夜猎,建章钟鼓散晨朝。此身不及双栖凤,处处随君听九《韶》。

同黄参军登巾子山二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上客牵萝到石门,老僧分涧引瓠尊。青山万点浮东海,落日凭阑望不昏。

野田见菊

明代 顾璘

陶令柴桑菊满阑,得钱呼酒每盘桓。熊轓虎节成何事,却引黄花道上看。

以铁冠寿徐子仁

明代 顾璘

干将鍊神剑,遗我铁一丸。道逢洪厓公,为制头上冠。

形模半月偃,金波错微荧。晶荧金天气,照耀素发寒。

赠子介眉寿,缀之瑶华簪。偃蹇青林侧,魑魅焉可干。

行药至溪南偶成

明代 顾璘

抱痾掩荆扉,出户已寒节。新晴步南溪,草际见残雪。

仰视日光微,始惊天气冽。敝裘有馀温,浊酒堪独啜。

羸躯苟能存,暄月会当别。

玉辉堂成有作

明代 顾璘

朔风吹日夜,雪霰正飞扬。太阴天气肃,积素明瑶光。

蔓草总芜没,青松郁苍苍。骋驰临帻峰,闾阎皓迷茫。

兴怀属冻馁,悲歌慨以慷。被褐者谁子,英英登我堂。

郑君闽南彦,应黄秀兹乡。宛彼三白凤,矫首云中翔。

聿瞻璠玙色,载摅追琢章。玄言极太始,雅意遗岩廊。

俯论九州事,浩气不可量。清辉被栋宇,隐隐回晶芒。

枯槁籍华泽,忻如兆农祥。胜事宜昭垂,嘉名允相将。

愿言誓贞白,千载传芬芳。

潇湘逢故人慢 过浏阳石洞岭

明代 顾璘

山城晓发,正初阳微暖,宿雾方消。林涧路迢遥。爱云峰翠滴,霜叶红烧。

旌旗宛转,又何知、步入丹霄。回望处、江湖满地,不禁烟浪滔滔。

村墟远,几家烟火道迩来,闾阎生计萧条。试说向当朝。

正海晏河清,雨顺风调。知他甚事,掇薪火、漫燎鬓毛焦。

且休谈、观风设教,烦公少损征徭。

赠别周别驾王司理入京十四首 其九

明代 顾璘

行行及辰良,律转寒序毕。东风来几时,江草忽青出。

幽鹭濯轻澌,疏梅耀迟日。兰棹从此逝,佳兴谅非一。

倘赋清水篇,贻我慰萧瑟。

同文徵仲赠许隐君

明代 顾璘

一别西湖今几秋,重摇兰棹伴君游。碧山楼阁悬明镜,压尽东南数十州。

李大夫寿歌

明代 顾璘

李大夫,真天人,骨青发黑善养真。昂藏野鹤七尺身,中隐磊落之经纶。

献策早充观国宾,豸冠直谏惊群臣。低回郡县岂塌翼,霖雨一洒苏疲民。

石梁雪窦古名胜,东风坐玩桃花春。珠玑往往落挥翰,五言破的如有神。

翻身岳牧已腾踏,转盼台辅非逡巡。大夫高义超风尘,长歌拂袖辞要津。

敬亭天柱吾故物,青霞倒映莲花巾。空厓烧药紫金鼎,白日饮牛青涧滨。

千秋万岁乐无极,人间富贵安足珍。

临江仙 雨中柬谭子羽

明代 顾璘

抱病登楼无意绪,满城寒雨濛濛。一樽何日与君同。

捲帘芳草碧,呼酒夕阳红。

堪恨赏心多不偶,依然枉却东风。扁舟归兴莫匆匆。

江梅他自落,别有海棠丛。

拟夏日宫中行乐词 其五

明代 顾璘

九成台殿碧山陲,云雾寒交玉树枝。金舆归晚宵钟彻,和就岐王避暑诗。

再过仲木舍对菊四首 其一

明代 顾璘

旧摘黄花半已稀,重来相对莫言归。瓷罂绿酒深如海,判取新霜点客衣。

柳山诸诗八首 其二 咏归亭

明代 顾璘

爱此群石秀,披襟就清风。羽觞泛回涧,不觉匏樽空。

醉歌幽兰曲,行穿疏竹丛。浴沂有遗叟,俯仰将无同。

夜坐见萤火有怀故园

明代 顾璘

高城萤火夜深飞,带雨中林转细微。腐草馀光皆物化,乘风高举亦天机。

流年过眼催仍急,浮客怀乡叹未归。义范堂前皃女小,绕庭团扇扑帘衣。

顾璘

顾璘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60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