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李徵伯挽诗 其五

李徵伯挽诗 其五

明代 顾清

元宾既无禄,长吉亦早亡。古人泪未尽,今子重夭伤。

憎能岂天心,念此谁纪㡛。綵㡛饰文木,袭君锦绣肠。

下入三泉底,千秋长閟藏。惟应箕尾际,永夜腾光芒。

诗人顾清的古诗

晚坐东轩睹水木山亭知为夏忠靖公赐第感旧怀贤得绝句八首 其八

明代 顾清

水土平来泽国秋,陈红相望十三州。于今此意从谁语,惟有江淮日夜流。

陈都阃汝玉以思亲册求题久未有以复也二月君提兵过江赋此为别伫闻 ...

明代 顾清

都将牙旗出海门,长淮北去净妖氛。平生一掬思亲泪,誓与天家策异勋。

和杨时望新居杂咏 其一

明代 顾清

盛年驰远志,将老思閒静。天运有消息,人事递丰省。

自从大道丧,阶磩生榛梗。欣荣亦偶然,沦伏岂非幸。

诗班未可笑,过涉且灭顶。惟虑西潭月,照此胸中耿。

程德望祠部于书室前凿池作亭秋望落成而正之内翰适至因名其亭曰登 ...

明代 顾清

文星近东壁,煌煌照图书。千秋五纬聚,煜煜联明珠。

岂徒兆文运,皇步跻亨衢。美哉君子堂,春风迓簪裾。

高会既有以,嘉名谅非虚。君看庭下人,星斗罗襟襦。

高朗自今始,太史徵明符。

立春有感用辛巳韵

明代 顾清

忆昔诸贤秉化钧,万方同醉洛阳春。丝红缕绿盘心菜,剪碧涂金胜里人。

往事不堪重理梦,短吟聊与当传真。君王圣德同尧舜,愿倚青阳颂日新。

海棠四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濯锦江头富贵花,何年流落海天涯。玉人二八空闺里,岁岁因君感物华。

枯木竹石为郑节之题

明代 顾清

霜凋孤桐树,槎牙碧琅玕。夜半山月出,飞下两青鸾。

幽人适不寐,清影上阑干。

辛亥感兴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六籍无孔孟,诸子竞为书。班马雄两汉,韩柳后驰驱。

斯文虽未丧,元气久已殊。云胡后来者,每变日下趋。

靡然事华藻,琐甚雕虫鱼。杳眇乱人耳,黄钟委路衢。

时无欧阳子,谁为扫其芜。

忆家园廿六首 其十九 黄杨

明代 顾清

人言闰月厄黄杨,此语分明太激昂。得与㜑娑同晚岁,任他萧艾过人长。

出郊书所见 其二

明代 顾清

少小生来少小荣,人间辛苦不曾经。新坟数仞青山下,大字穹碑表姓名。

恒斋为体斋宗伯弟曰谦赋 其一

明代 顾清

浮云天地倦西东,一语南人契始终。自古良医比良相,传家正尔不须同。

题画赠寓馆罗翁及单希贤 其一

明代 顾清

京华相识半乡人,潞渚逢君意更亲。认取画中山好处,草堂归访故园春。

题莆田郭氏世美卷 其四

明代 顾清

一命初沾竟力辞,清漳心事鬼神知。平生不惯谈茫昧,欲与先生赋瑞芝。

竹西草堂

明代 顾清

鹤城西南瑁湖曲,湖上森森万竿竹。竹林西畔屋三间,六月清风洒冰玉。

林间一径曲当门,知君有意求多闻。肩舆他日许直造,共倚东窗看绿云。

朱孺人哀辞

明代 顾清

有美人兮山之中,潜玄室兮翳贞松。明镜掩兮虚夜月,尘机断兮悲秋风。

思夫君兮往日,谐琴瑟兮商宫。怀德音兮意难穷,怅泉台兮兮几重。

良人恸兮惋切,嗟别兮兮音尘绝。升空堂兮迟迟,俨履綦兮成列。

惟勤劳兮未偿,怀贞淑兮心菀结。凉风动兮中闺,纷綷縩兮罗帏。

知百年兮终尽,羌触物兮增悲。托文词兮发潜辉,有知无知兮慰尔思。

村居杂兴六首 其一

明代 顾清

屋东小堤长半里,疏柳成行荫秋水。无风时复一叶飞,有风终夜鸣不已。

同以祥赴试过张性夫宿 其三

明代 顾清

梦破沧洲明月低,水村依约有鸣鸡。江神借我天风便,墙柳枝枝尽向西。

十二月五日奠黄西坡泊渔水洼待晓即事

明代 顾清

渔水洼边夜泊舟,荻花飘叶两飕飕。江湖日月摧残岁,霄汉风云感昔游。

未了桑弧心万里,待烹鸡黍恨千秋。无惭独有青珉字,光与长庚一样流。

生辰饮酒用吴与贤韵时有所感走笔乱书不计其无伦次也

明代 顾清

青灯照案犹前夕,病眼看朱顿成碧。风尘浩荡愁如海,如此年华尚为客。

今日何日心神开,喜有新诗佐欢伯。吟君瑶篇,酌我大白。

陈王藻思过八斗,刘伶酒肠仅一石。长途漫漫竟何止,直恐蜗壳黏高壁。

瑶台何许空怅望,黄竹白云同一拍。寻思百岁等石火,秪有尘编耐紬绎。

长安春深冰雪尽,和气如云盎阡陌。楼卿饱饫五侯鲭,贾傅尚虚宣室席。

人情自昔无终尽,天道由来有损益。彭铿至老无千岁,赵璧虽奇不盈尺。

但得四海同仁寿,烂醉康衢歌帝泽。

壬戌元宵应制绝句八首 其二

明代 顾清

两宫慈寿极尊亲,圣主承欢一万春。放出金莲长不谢,扶来玉辇静无尘。

顾清

顾清

顾清(1460-1528)字士廉,江南华亭人,弘治六年(1493)进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诗清新婉丽,天趣盎然。著有《东江家藏集》《松江府志》等。► 6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