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顾炎武
顺时诹日卜灵氛,宝炬名香手自焚。斟雉未能觞后帝,薨鱼聊可事山君。
寻常伏腊人间共,旷代宗祧上界分。遂有精诚通要眇,俪如飞舄下青云。
赠刘教谕永锡
栖迟十载五湖湄,久识元城刘器之。百口凋零馀仆从,一身辛苦别妻儿。
心悲漳水春犁日,目断长洲夕雁时。独我周旋同宿昔,看君卧起节频持。
淄川行
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
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寄刘处士大来
刘君东鲁才,颇能䆒经传。时方浑九流,发愤焚笔砚。
久客梁宋间,落落无所见。弃家走关中,自结三秦彦。
便居公瑾宅,直上高堂宴。忆昨出门初,朔风洒冰霰。
独身跨一驴,力比苍鹰健。崎岖上太行,彳亍甘重趼。
一过信陵君,下士色无倦。赠别宝刀装,宾僚陪祖饯。
麾楫渡蒲津,骏马如奔电。上下五陵间,秦郊与周甸。
花残御宿苑,麦秀含元
瓠
瓠实向秋侵,呺然繫夕林。不材留苦叶,槁死亦甘心。
偶伴嘉蔬植,还依旧圃寻。削瓜输上俎,剥枣逊清斟。
卫女河梁迥,泾师野渡深。未须惊五石,应信直千金。
作器疑无用,随流谅不沈。试充君子佩,聊比国风吟。
元旦陵下作
十载逢元日,朝陵有一臣。山川通御气,节物到王春。
阙下樵苏尽,江东战伐新。相看园殿切,鹄立几萦神。
感事 其六
自昔南朝地,常称北府雄。六军多垒日,万国鼓鞞中。
听律音非吉,焚旗火乍红。恐闻刘展乱,父老泣江东。
重过代州赠李处士因笃在陈君上年署中
雁门春草碧,且复过滹沱。为念离群友,三年愁绪多。
鲁酒千钟意不快,龟山蔽目齐都隘。却来赵国访廉颇,还到关中寻郭解。
陈君心事望诸俦,吾友高才冠雍州。玉轴香浮铃阁晓,彩毫光照射堂秋。
人来楚客三闾后,赋似梁园枚马游。句注山边馀旧垒,五原关下临河水。
青冢哀笳出汉宫,白登奇计还天子。穷愁那得一篇书,幸有心期托后车。
又逐天风归大海,好凭春水寄双鱼。
寄子严
二纪违脊令,抚心悲如何。惟尔幼孤㷀,十亩安江沱。
不幸丧厥明,犹能保天和。今年已六十,与吾亦肩差。
里人推祭酒,品行无讥诃。昔年遣儿来,省我桑乾河。
儿言家颇温,岁得数囷禾。厨中列酒浆,篱下群鸡鹅。
常时比邻叟,农谈一相过。亦有赋役忧,未妨艺桑麻。
顷报得两孙,青葱满庭柯。愧我半生来,飘泊随干戈。
偶至渭水滨,垂钓临洪波。春云开三峰,秀出千丈荷。
行止虽听天,怀土情则那。反躬计所获,孰与吾仲多。
顾此暮年心,尚未甘蹉跎。寄尔诗一篇,当使儿子歌。
皂帽
皂帽冬常著,青山老自看。鸟怜池树静,云近岳天寒。
淡食随人给,藜床任地安。閒来过道院,不为访金丹。
汾州祭吴炎潘柽章二节士
赋得檐下雀
力小不成巢,翾飞无定止。所谋但一枝,徬偟靡可恃。
曾窥王谢堂,不作衔泥垒。虽依檐下宿,无异深林里。
岂不慕高明,其奈惊丸饵。唯应罢官时,殷勤数来此。
摄山
徵君旧宅此山中,山馆孱颜往迹空。药径春添千嶂雨,松厓夜起六朝风。
忘情鱼鸟天机合,适意川岩物象同。一入篱门人世别,几人能不拜萧公。
赠于副将元凯
尝笑苏季子,未足称英俊。雒阳二顷田,不佩六国印。
当世多贤豪,斯言岂足信。于君太学髦,文才冠诸生。
怅然感时危,遂
楼桑庙
大雪闭河山,停骖阻燕界。日出见平冈,庙制颇宏大。
昭烈南面尊,其旁两侯配。阴森宫前木,芜没畦首菜。
遗像缠风尘,荒碑委榛蒯。痛惟初平时,中原已横溃。
跳身森荆益,历险诚不悔。终焉嗣汉业,上帝居禋类。
独此幽并区,频在衣冠外。不得比南阳,何由望丰沛。
尚想旧宅桑,童童状车盖。黄屋既飘飖,霓旌亦杳霭。
惟有异代臣,过瞻常再拜。不及二将军,提戈当一队。
江上 其一
清霜覆芦花,秋向江岸白。青山矗江天,飞鸟去无迹。
行行独愁思,今为远行客。晨樵水上峰,夜钓矶边石。
酌水复烹鱼,可以供日夕。且此恣盘桓,安能守阡陌。
江风吹回波,垂钩鱼不上。岁旱耕山田,抱瓮禾不长。
閒来走矶下,轻舟驾两桨。何处是新洲,日入秋砧响。
闻有伐荻人,欣然愿偕往。恐复非英流,空结千龄想。
德州过程工部
海上乘槎客,年年八月来。每逢佳节至,长得草堂开。
老桂香犹吐,孤鸿影自回。未论千里事,一见且衔杯。
孟秋朔旦有事于攒宫
秋色上陵坰,新松夹
居庸关 其二
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
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盂县北有藏山云是程婴公孙杵臼藏赵孤处
空山三尺雪,匹马向荒榛。窈洞看冰柱,危峰迟日轮。
水边寒啄鹤,松下晚樵人。恐有孤儿在,寻幽一问津。
杭州
宋世都临安,江山已失据。犹誇天目山,龙翔而凤翥。
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于此号行都,六帝銮舆驻。
西输楚蜀资,北拥淮海戍。湖光映罘罳,山色连宫树。
两国罢干戈,君臣日游豫。襄樊一陷没,千里无完固。
梵呗响殿庭,番僧抇陵墓。天运亦何常,以此思其惧。
浙西钱谷地,不以封宗室。南渡始侨藩,懿亲藉丞弼。
序非涿郡疏,德则琅邪匹。如何负扆谋,苍黄止三日。
那肱召周军,北庭王卫律。所以敌国人,尽得我虚实。
青丝江上来,朱邸城中出。一代都人士,尽屈穹庐䣛。
谁为斩逆臣,一奋南史笔。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王家营
阳麌引
范文正公祠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四 诸葛丞相渡泸
陵下人言上年冬祭时有声自宝城出至祾恩
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心阕
古北口 其三
淮北大雨
应州 其二
再谒天寿山陵
桃花溪歌赠陈处士梅
瞿公子元錥将往桂林不得达而归赠之以诗
题李先生矩亭
广昌道中二首
詶徐处士元善昔年新城之陷其母死焉故有此作
赴东六首 其二
过朝邑王处士建常
孝陵图
与胡处士庭访北齐碑
金坛县南五里顾龙山上有高皇帝御题词一阕
哭归高士
济南 其一
王官谷
寄次耕 其三
秋山 其一
李生符自南中归槜李三年矣追惟壮游兼示旧作
卓太傅祠
淮东
子德自燕中西归省我于汾州天宁寺
寄次耕 其二
送归高士之淮上
昔有
拟唐人五言八韵 其二 高渐离击筑
秋山 其二
玉田道中
八尺
井中心史歌
李定自延平归赍至御扎
赠潘节士柽章
次耕书来言时贵有求观余所著书者答示
义士行
送李生南归寄戴笠王锡阐二高士
二月十日有事于先皇帝攒宫
汉三君诗 其二 光武
蓟门送子德归关中
悼亡 其三
桃叶歌
五台山
济南 其二
过郭林宗墓
三月十九日有事于攒宫时闻缅国之报
和陈芳绩诗 其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