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归有光
邓尉山前古佛宫,湖波万顷贮群峰。欲寻老子当年处,五杏参天宝殿东。
舟阻沽头闸陆行二十馀里到沛县
上沽下沽头,有如百里隔。曲河见舟樯,相去只咫尺。
舍舟遵平途,马蹄生羽翮。麦穗垂和风,披拂盈广陌。
吾闻江北人,终年饥无食。吾来江北地,每喜见秀麦。
行行野树合,已到古沛驿。汉帝遗原庙,屋瓦残青碧。
龙化已千秋,鸡犬如昨昔。欲寻歌风处,闾里乱遗迹。
今人泗水上,犹树歌风石。
光福山
十载重来古寺中,布衣犹似昔年逢。山僧却记吾名姓,不击阇黎饭后钟。
钟山行二首 其一
钟山云气何苍苍,长江万里来汤汤。龙蟠虎踞宅帝王,凿山断岭自秦皇。
孙吴、司马、六代至南唐,神皋帝辇争辉煌。馀分紫色那可当,偏安假息真徬徨。
宋、金之季鞑靼强,腥风六合云日黄。百年理极胡运亡,天命真人靖八荒。
手持尺剑旋天纲,一洗乾坤混万方。考卜定鼎开百皇,钟山云气何苍苍!
二石歌
太湖波翻江海连,二石飞来堕我前。大者恢诡作蛮舞,高者翛翛特清楚。
忆昔秦公辟西圃,岩愕争来献庭户。悠然日与西山伍,大贤名迹成往古。
我见拜之礼亦可,近者尚书称豪武。致石如此颇可数,初如大旗绝漠起。
睨视嶷然又若九皇圣人,鹑居鸟行衣垂羽。独立崆峒之野观天宇,云将、鸿蒙不得语。
自我有此日婆娑,无酒且能发高歌,属当远行奈若何?
迟回尚得一月多,来观莫厌数百过。嗟我安能龙食清,垂老疲役违吾情?
乙卯冬留别安亭诸友
偶成四绝 其一 芙蓉花
一自当年谢合欢,不堪常见月团圞。于今生事如秋水,惟有芙蓉花好餐。
题二鱼图 其二
蓬莱海水千丈起,何年得道乘飞鲤。不如扁舟向五湖,欲学养鱼寻范蠡。
行卫河中
风雨霏微送客舟,天涯魂梦日悠悠。可怜双泪空零落,却付潭河向北流。
偶成四绝 其二 乡邻
未信昌黎能送穷,但看登极是稯稯。六韬、金版知何用,不及乡邻卖菜翁。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一
自是吴分有岁灾,连年杼轴已堪哀。独饶此地无戎马,又见椰帆海上来。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八
上海仓皇便弃军,白龙鱼服走纷纷。昆山城上争相问,举首呈身称使君。
自天津来至此已过一月去阙日远怆然有作
漳水悠悠向北流,征人日夜驾南州。行来忽尽三千里,又下扬州望越州。
赠孙太仓
君侯粤中产,羽林忠孝门。曾为三辅吏,遗爱至今存。
昨岁来守州,芳名益腾骞。自从海水飞,蛮舟翳朝暾。
吴、会日创残,江海多军屯。大兵仍凶年,凋瘵不可论。
君侯从抚字,百里载仁恩。自古设官职,事事有本原。
所以置守令,无非惠元元。兹任良匪轻,天子之选抡。
何以不奉天,斩伐蹶其根?粲粲元道州,名与南岳尊。
追呼尚不忍,千载闻此言。哀哉诛求尽,恸哭满江村。
作诗代民谣,庶以达周爰。
送同年查都谏山西行省
忽换朱衣拜早衙,谏垣初出镇郇、瑕。思君昨日鸣珂地,鳷鹊云边起暮鸦。
郓州行寄友人
李廉甫宪副书斋小酌
青灯夜雨十年前,今日书斋各黯然。不是故人无旧话,凄凉只说楚江边。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九
半遭锋镝半逃生,一处烽烟处处惊。听得民间犹笑语,催科且喜一时停。
赠星人胡竹轩
清明济上
瀛州三月雪中行,千里寒风到济宁。道上女郎斜插柳,始知今日是清明。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一
成山斜转黑洋通,南北神京一望中。天锡任侯为保障,长城隐隐接辽东。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 97篇诗文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四
自徐州至吕梁述水势大略
高邮湖为断缆所击几至失明
甲寅十月纪事 其一
缭丝灯次李西涯杨邃庵二先生韵二首 其一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十二
偶成四绝 其四 忤逆
文渊阁四景图
淮阴舟中晚坐写怀二十四韵
送上卿顾东白先生致政还乡次张奉常韵
自海虞还阻风夜泊明日途中有作
十八学士歌
甲寅十月纪事 其二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十三
素庵诗
火鱼
初发白河 其一
甫里送妹
吴山图记
东房夹竹桃花
南旺
宝应县阻风
碛砂寺
赏荷次韵
题异兽图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三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二
沧浪亭记
颂任公四首 其三
先妣事略
叠赏荷前韵
小屯
寓漕湖钱氏钱本吴越王裔聚族于此地名钱港
隆庆元年上幸太学赐六馆诸生宝钞陆启明与赐见分数楮
琼州张子的与余同年俱为县令江南子的自建德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有一二同志时来问学
甫里天随寺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二
颂任公四首 其一
丙辰自南宫下第还避倭往来无定居亲交少至独
恨诗二首 其一
谈侍郎歌
赠俞公子
海上纪事十四首 其十
题周冕赠任别驾卷 其四
郑家口夜泊次俞宜黄韵因怀昔年计偕诸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