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季秋七日过乌蛮滩谒伏波祠

季秋七日过乌蛮滩谒伏波祠

明代 郭之奇

谅为烈士古如今,立柱微偿裹革心。石势遥分茅岭断,波声长带武陵深。

每思东汉飘馀爽,应令南夷变好音。举目乌蛮添晓濑,楚冠相向倍沾襟。

诗人郭之奇的古诗

偕伴往安乐窝诸洲散步二首 其一

明代 郭之奇

步屧偕诸侣,求声一鸟呼。洲开红蕊匝,溪润绿苗铺。

春色应同满,风光亦自殊。当年丘壑意,一任水山愚。

十七日立春寒山寂对微阳未舒诗以俟之

明代 郭之奇

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松阴飞翠羃,草甲润苔钱。

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北上见露布感吟

明代 郭之奇

杞人无故尚忧天,海外相兼烽火连。久恨长缨从岭阻,新闻露布格云宣。

两阶既格三旬后,诸邑能馀几姓还。此日疮痍明主悉,无暇侈进太平篇。

狂风二绝 其二

明代 郭之奇

刺天多远去,绕树独低垂。霜羽初零落,狂飙且莫吹。

再寄允大

明代 郭之奇

离心销古道,秋意出长干。赤叶枫初变,苍葭露始寒。

言归愁碧草,怀尔念幽兰。面目馀真气,诗歌忆故欢。

清思悬物象,高论起云端。子建才名大,林宗品藻难。

冥搜空远寄,披沥总齐观。去去遥相忆,西风动晓澜。

元十四主

明代 郭之奇

铁木真起干难源,赤乌阳汗无留幡。四十名封偕夏灭,百年逋寇始南奔。

尽取燕云狐兔穴,□□□□帝中原。卜征几向羊脾骨,雄心暂止角端言。

阔台嗣统遵前云,约宋夷金继北辕。贵繇失御丛污垢,帘帷相继耻乾坤。

补坏枝邪需哲主,蒙哥太弟洗凶屯。红羊白马方移纪,蒙古开今遂作元。

稽首迎降州二百,浙潮不至广洋浑。太平天子如斯物,□□□□那可论。

黩武穷兵惟一杀,卑儒贬圣自重昏。皇孙膺箓初崇孔,海山储弟果难昆。

君似爱黎真仁者,子如硕德非少恩。可怜泰定空孜矻,美誉犹存号不存。

□运欲终根自拨,四载三君席未温。何人尚侈天魔乐,去国徒伤匹马魂。

南来草色迷征眼,北去尘襟满泪痕。太阳已旦群阴伏,日月中天万古尊。

花朝

明代 郭之奇

歌骚玩易诵黄庭,迟日幽窗自窈冥。春盛平分烟圃绿,雨深遥送作峰青。

尸居每作龙雷意,开卷时闻芷杜馨。忧患几何身世假,敢持孤愤傍玄扃。

长穷

明代 郭之奇

修翼苦卑枝,巨鳞愁碛渚。敛息视风波,措躬知曷所。

群飞莫漫来,细族畴堪与。长穷耻世怜,大蹇逢天阻。

三时见裸裎,尽日相予汝。目对隐馀酸,心恻焉可拒。

空持麦秀歌,难就采薇侣。是惟不恭人,且或由由处。

信屈有蠖龙,角牙无雀鼠。不夷不惠身,理宜为今语。

十二日泫雨未息风偏舟迟

明代 郭之奇

披衣晨眺秋已极,野意川心俱黯塞。扶桑倦旭罢朝升,炮车飞布穷天黑。

泫然微雨溅波纹,霢霂穿帘不肯息。岩谷锁烟弥平原,近山若隐远山匿。

无端南来重飘雨,澎湃竞舟欲断纆。弱缆斜牵奈若何,愁看阴曀日西昃。

吾归至此不计时,默数几与终风值。岂亦鬼神解相戏,故引长行客心逼。

滇云叹三首 其二

明代 郭之奇

春去秋回散碧苔,霜凄月苦聚寒堆。六诏河山重作烬,昆明池水又浮灰。

鬼妻鬼马何须问,胡帝胡天莫漫猜。苌血从兹如可化,国殇犹许毅魂来。

暮春山课即事书怀十二绝 其三

明代 郭之奇

山色平分草色,风音尽入松音。为斯远坐相悦,是以迟留独吟。

百山行五十韵繇浙江江山闽山以至潮山

明代 郭之奇

山行尽一月,踰山历万乡。入山又出山,宛在山中央。

山图所未及,山经或未详。夏山翠如滴,秋山净若妆。

冬山深如睡,春山远更芳。不尽山四时,山情那可量。

江山山严厉,溪山转幽凉。神山未获见,海山意中荒。

我闻山异德,始知山各疆。朝陟东山巘,山日飞混茫。

午憩南山侧,山风扑面飏。晚出西山岫,山云尽可囊。

夜倚北山麓,山雨欲浮床。山岚时结瘴,山露乍凝霜。

何木不山落,何草不山黄。落木悲山末,黄草敝山旁。

山木犹有枝,山草孰堪纕。此尽山糟粕,岂见山英芒。

山草非芝瑶,山木愧扶桑。山樵恣斤斧,山牧山徜徉。

欲穷山变化,久为山低昂。穿穴看山鼠,扑树突山獐。

伎俩凭山鬼,依倚任山狼。迁鸟出山谷,雌雄立山梁。

求山仍求友,山集又云翔。颇怪山中物,未必与山忘。

何人买山隐,何士构山堂。紫霞依山栋,碧霭吐山房。

山葵供小摘,山竹表幽篁。山居虽暂许,山意岂堪偿。

山不厌人閒,人莫厌山长。心能与山静,山亦与人商。

久从山终始,姑使山颉颃。山朝复山暮,与山俱未遑。

我仆叹山砠,我马鸣山冈。采山人不见,何处置山筐。

山巅馀鸟道,山径仄羊肠。崔嵬极山致,屈曲探山藏。

举头问山隐,山书秘何方。低颜语山客,山桂尔毋戕。

山盘五十馀,惟有泰山当。山池二十八,或倍华山阳。

彼山标千古,山以名益昌。此山阻遐僻,名晦山何妨。

山之言产也,不产山无良。或曰山为宣,非宣山曷扬。

我有家山在,俟我山始彰。东山与西山,咫尺共山光。

近山情可悉,遥山意可望。聊以家山绪,先矢百山行。

悼内四绝 其四

明代 郭之奇

空庭久对独伤心,林叶萧萧变晓阴。转眼欺人丝出鬓,当前失伴泪沾襟。

人日将旦得微雪四律 其二

明代 郭之奇

人日多阴日,春寒较腊寒。西郊愁雨密,南土畏霜繁。

谁缴青丘矢,遥从碧落端。长教羲辔失,使世尽漫漫。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十一 天下

明代 郭之奇

大道本无方,大成反如缺。古人其备乎,今人将更窃。

以方为道术,道为天下裂。立异由墨禽,誇多惠施说。

尹宋求心白,田慎将性绝。函关获五千,漆吏鼓长舌。

六方分十子,孰与犹龙埒。古之博大宗,三宝持真诀。

墨者治其慈,苦身肠倍热。巨子虽独能,使人忧不悦。

华山亦俭师,饥馁空敝蹩。彭蒙守弗先,然且是非灭。

三者皆非道,亦自有优劣。况复五车人,一蚊依道吷。

尺捶并连环,徒供辨士折。苟非齐物言,谁解百家结。

始知道德初,时向有无缀。一哉天人心,同驱至神辙。

圣人及君子,五号谁分设。能使六方同,岂令六经别。

江舟望月书寄宋尔孚辜端伯在都谒选

明代 郭之奇

明月来清照,江流出远吹。荷风无閒歇,柳色尚参差。

扁舟谁可溯,我友昔同斯。江月见颜色,明我长相思。

伊人在一水,我友向天逵。怀挟平生意,裘马共驱驰。

聚首亦何几,各有民社司。宋子敦其性,辜君迈厥施。

始看发刃日,莫笑小烹时。盘错应微别,刚柔各互师。

数年成远器,伯仲可肩随。余怀甘寂寞,所志独何为。

君王借云壑,今古付骚诗。举目耽幽桂,安能泣素丝。

江月浮清梦,风尘易涅缁。出世应殊调,归山贵独知。

我心人未识,尔意或相宜。聊因江月夜,示尔以胸期。

念八日过斗鸡山恶其名之鄙也而不敢易

明代 郭之奇

岧峣相对俯清洼,鹄举鸿冥天路遐。但使闻声能起舞,何须斗檄每交加。

晨昏几带金乌色,晦朔犹留玉兔华。此日标名非我事,任他觜距向时誇。

望三山

明代 郭之奇

若有人兮溯长干,阻阳侯兮心恻酸。沿春洲兮采芳杜,循花浪兮结幽兰。

幽兰幽兮聊为佩,芳杜芳兮遗所欢。欢何在兮在水,水一方兮漫漫。

云容与而独往,雾迷兮以众瞒。谅所思之未达,欲缄志而无翰。

长顑颔兮何益,聊儃佪兮自宽。朝击汰而欲前兮,延伫乎意中峦。

暮扬舲而反缩兮,归纡轸之旧湍。悔占风之不早兮,依碧渚且焉止观。

苟直寻而枉尺兮,非余心之所安。逐轻潮以从鸥泛兮,凭弱橹而问渔竿。

虽迟滞其何畏兮,苟余情其信殚。心郁坚而弗拔兮,思蹇产而毋残。

俟狂吹之稍杀兮,及天吴之未欢。人与人其共力兮,日与日而相攒。

忽逍遥以反顾兮,终九万其一弹。前程各有所至兮,余独婵媛以为端。

虽闷瞀吾犹未变兮,岂余衷之可阑。噫吁嘻,春弥月兮绪千端。

全销白日兮此春澜,半落青天兮此地看。岂波臣之骏奔兮敢后,维下风之羽翼兮实难。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五 寓言

明代 郭之奇

今言而古藉,二三垂典册。先人作己言,千百拟衡石。

寓言若玄珠,重言如拱璧。谁持璧与珠,使人群啧啧。

卮言日曼衍,天倪随地斥。终身未尝言,终言孰能格。

可不可谁分,然不然共择。万物本天均,是非凭众斁。

已化复相生,无县那许射。罔两莫群疑,景形方自索。

日火贷其光,夜阴恶可借。无有入无閒,相视久无逆。

盛德果如无,舍者将争席。无言无不言,始信无言益。

癸酉北征车中二十日日与尘朝夕也歌以结之

明代 郭之奇

别有氤氲一种吹,胎息于野盛于逵。阴阳昏晓相割劘,平原广漠任炉锤。

地分驰道天为涯,风拂征旗日助麾。已遣晴云下碧陲,还招霁霭上高陂。

尔乃为情厌索居,连群呼友向空嬉。相忘彼已俱谓谁,号召无声会有期。

出入无时乡莫知,行止随程谩速迟。矫如龙游自委蛇,逸先骏足愁奔追。

远之有望近难窥,动亦何虑静何思。直前不惧后不疑,荐历严飙势未衰。

掀腾火飙力相持,以游八方莫籓篱。惟此冲衢盛纷披,造物于渠意有私。

分明遣此令途岐,随缘布置北南帷。閒情觑彼热中悲,我今矢歌敢索疵。

尘不疲人人自疲,反顾烟颜亦其宜,更欲因之语后骑。

郭之奇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