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辅畿
楚水秦关万里馀,奁前今日剖双鱼。九州异事盈囊底,犹喜能编风俗书。
木棉庵见诛贾似道碑
荒垣落日草芊芊,愁听行人说木棉。白骨何能闻蟋蟀,游魂疑尚滞歌筵。
秋深葛岭荒明月,夜半西湖怨杜鹃。见说吴山多蔓草,冬青无树起寒烟。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二
遥山暗暗雨将成,妾命天心两不明。待寄芙蓉花已病,隔江归雁做秋声。
大蓼滩遇雪
拂拂岩梢夜送音,滩流铺得雪痕深。远峦施粉窥银镜,古树簪花上玉岑。
自有烟霞凝素影,应知天地抱冰心。我逢仙子真传语,姑射山头共展襟。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七
竹边蟹眼侍儿煎,谷雨新茶又一年。料得游人茶量减,独持酒上卖花船。
将军石二首 其二
金戈铁马事何如,应有青云劝出庐。海外山川知阵法,夜中神鬼减兵书。
精灵不减汾阳日,功业先腾涿鹿初。莫讶雄名尊五岭,此身原是补天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六
爱似琼花叶似蒲,人心翻复似朝晡。命乖不嫁多情婿,自拔金钗击唾壶。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九十五
痴山拙路作游媒,引动征轮去不回。安得蚕丛生户倾,禁郎变足凿离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四
金炉无气烛无情,险韵拈来尽仄声。不信历中添日刻,短宵依旧未天明。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二
万树愁声雨底浓,美人蕉比绣衫红。水晶帘下低头立,鹦鹉嫌奴不整容。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四
梦怯空闺唤小姑,离离桂影照金凫。月宫亦是藏愁苑,不识嫦娥有句无。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三
只愁城向度岁时,红颜耐得几分离。销魂自是情男子,除却江郎总不知。
春夕感雨
湿生础汗暮云屯,夜雨丁丁已浃旬。素沫乍流疑洗月,寒丝不断似留云。
频敲碧瓦鹃声杂,细渍青苔鹤迹匀。绕砌落英香泪注,一庭星影白如银。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六
折来兰叶忆三湘,君认高唐作故乡。记得明珠曾佩去,当归何意竟相忘。
祀灶诗
楮镪纷纷祝灶前,闻君今夜去升天。郭生胎骨由来傲,不结人间炙手缘。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一
君如兰竹骨难肥,却羡人间金带围。几见曹刘曾及第,英雄何必耻空归。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 其一
独倚东风笑艳阳,分来龙衮作宫妆。新姿澹映阿娇屋,晓佩轻摇盘妇香。
露润金盘珠汗冷,梦回珀枕翠鬟光。相怜更在朱颜外,莫向荷花唤六郎。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八
白苧并刀亲剪开,剪开何日得缝来。任郎罗绮重重着,莫管奴衣是布裁。
秋蓬晚望
秋心游子独,晚照终山分。浅浦悬鱼影,微烟簇雁群。
年光如落叶,长梦寄归云。流水清无语,钟声何处村。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
开缄知向朔方游,乐府传来句句愁。天宝曲声听不得,休随新调制凉州。
南澳辞郎州 其一
烟雨苍茫古渡头,辞郎谬说侍郎洲。河山极目忠臣恨,云树迷津义士愁。
郭辅畿
郭辅畿(一六一六 — 一六四八),原名京芳,字咨曙。大埔人。明思宗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举人。有《洗砚堂文集》、《秋驾草》、《楚音集》、《菱青集》、《金樯集》、《闺怨诗百首》、《饮兰纪呓》等。民国《新修大埔县志》卷一九有传。► 110篇诗文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四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五
春心
春暮归舟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九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九十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五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
腊月祀灶词 其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二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 其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七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 其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九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六
雨中揭阳夜发忆亡友郑之升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八
和南海黎美周黄牡丹诗四首 其四
冬日晋陵吴长涛先生招游韩山谒昌黎祠奉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八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五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九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二十六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七十四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四十九
张苔玉东山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六
腊月祀灶词 其二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五
偕吴长涛先生游西岩步月次韵二首 其二
腊月祀灶词 其四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九十八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九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九十四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六十一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八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五十三
闺怨一百首次孙西庵原韵 其三十九
春夜新晴
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