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郭谏臣
江乡春欲暮,宦海客初归。紫陌风光好,名园花事稀。
游丝罥酒幔,落絮点人衣。故里閒追省,年来渐觉非。
夏日胥江送客
载酒饷行客,江城水拍堤。鸠呼山雨急,龙出涧云迷。
舟向天涯去,帆从树杪移。自怜婴世网,不得遂幽栖。
池上新构小斋
诛茅营小构,面水敞晴轩。俗驾时堪避,清阴日正繁。
开帘看竹色,涉径破苔痕。客有知音者,频过不厌烦。
江中夜行
夜倩渔舟引,前行路不迷。沙洲随岸曲,星斗向江低。
解道身如寄,还
端阳日对雨小坐
江郭逢端午,轩窗风雨凉。呼童收药裹,与客醉蒲觞。
入座榴花媚,侵衣艾叶香。追思当日事,赐扇沐恩光。
毗陵舟中
向晚毗陵道,官桥系短篷。水迎风起浪,日射雨成虹。
鬓逐年华白,颜随酒晕红。甘心老空谷,一任笑愚公。
寒夜独坐二首 其一
官舍张灯坐,悠悠心事违。城高寒角动,寺远暮钟微。
宦海空縻禄,风尘欲拂衣。江乡梅信早,终夜梦魂飞。
晓发梁溪
晓来风雨暗梁溪,客子舟行路欲迷。芦岸近沙频下雁,渔村隔水远闻鸡。
萧萧落木连天暝,渺渺寒烟拂地低。自笑百年浑似寄,萍踪一任自东西。
天街步月口占
天街露冷思难禁,对月空悬万里心。故国此时方捣练,满庭梧影夜深沉。
夏日舟次平望与诸故旧叙别
吴中一卧几经秋,此日重为岭北游。泽国风生帆正远,楚天虹见雨初收。
强将懒性移青雀,漫把閒心对白鸥。好趁晚凉维绿柳,故人灯下共淹留。
琴川舟中漫述
薄游数载苦无闻,便欲携家隐鹿门。报国自惭心未遂,还乡祗喜舌犹存。
竹梧高馆书千帙,烟月孤槎酒一樽。且向此中求适性,悠悠世态复谁论。
宁阳公馆雨夜独坐
高馆张灯坐,悽然思不禁。春风随客远,夜雨滴更深。
漫说金横带,还愁雪满簪。流光看易过,对酒独沉吟。
与铨省诸公观漱玉泉流觞酣饮
四山环列翠云屏,坐对清泉醉欲醒。诗就香山追洛社,觞飞曲水续兰亭。
仙源昼永花逾白,辇路春深草自青。盛世风光莫虚度,閒中华发渐星星。
解官归过旧宅漫述
宦游湖海忽抽簪,回首家山岁月侵。旧识亲朋多即世,新栽松竹渐成林。
春寒花气沾衣薄,雨霁山光入座深。寂寞柴门寒食后,閒来负却一生心。
冬夜与诸友同集冯郡伯园亭分得栖字
名园冠盖集,坐久忽鸡栖。明月当空满,晴云去树低。
窗间银烛剪,松下绿樽携。到处清辉绕,归途醉不迷。
送徐明府赴海阳二首 其一
送子潮阳去,星轺度岭云。当官应有法,饰治更须文。
海近烽烟接,城临岛屿分。欲知新制锦,试问小冯君。
春日过金桥访友留饮题壁
携舟閒过陆浑庄,绕路名花雨后香。十里暖烟迷竹坞,一篙春水没鱼梁。
座倾村酿因留久,盘摘园蔬引话长。自是主人能爱客,花前同取醉馀觞。
晚发赣城
野烧寒光惨,篷窗落景催。舟随流水下,鸟带夕阳回。
老去频看镜,閒来独举杯。连朝苦驰逐,忍听暮猿哀。
春日閒居方子静过访
夫君久约在梅花,过访茅堂日未斜。野店柳长悬酒旆,水村船泊近渔家。
十年亲旧浑如故,一旦欢迎兴未赊。少壮同游今皓首,忍将衰鬓客天涯。
毗陵道中二首 其一
扬帆初雨霁,缥缈向毗陵。云敛山仍出,沙虚岸欲崩。
渚花迎雀舫,堤柳挂鱼罾。归路梁溪近,名山拟共登。
山窗独坐二绝 其二
林合鸟声频,山含花气重。春色已将阑,欲寝不成梦。
郭谏臣
郭谏臣(1524—1580)字子忠,好方泉,更号鲲溟,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年,卒于神宗万历八年,年五十七岁。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授袁州司李。严世蕃贪得无厌,谏臣持正不阿。历为吏部主事,屡有陈谏,词意正直。累官江西布政司参政,罢归。后起郧阳巡抚,未上卒。谏臣著有《郭鲲溟集》四卷,《四库总目》称其诗婉约闲雅 。► 405篇诗文
元旦圣节口占二绝 其一
早登拂水岩
晓从广信过玉山途中作
送近冈吴太守入觐二绝 其一
秋日方司训过访二首 其二
月夜东归
自茅峰回赴丹阳
雨后登楼晚眺
晚泊攸镇宅
大庾道中
由万安山行回赣途中杂咏三首 其一
途中寄别方司训
春日睡起
游忘归岩
尝新茶
早春日自遣
夜宿山房
夜宿崇明寺旧寓
自乐平过德兴县道经梅岩洞停舆入游内有龙耳卧龟石鹿石燕仙田覆船 ...
自赣抵万安舟中遣兴
蠡东秋夜
崇德道中喜晴
秋日与袁太常顾水部蒋高凉同集徐鸿胪园亭
南楼晓望
秋日閒登斋阁
舟中苦雨
琴川夜归
后苑牡丹盛开与诸公同赏分韵得杯字
暮发南浦
春城送张幼于游钱塘兼寄张水部德夫
无锡城下夜泊
虔城秋暑
雨后独坐漫兴二绝 其一
八月十六日与客同游西湖
上方流云亭小坐
暮春日与客同登虎邱西阁
胥江送陈明府入觐兼寄申王韩三内翰二首 其二
送马大参同年北上
春日宴宫詹吴公园亭
安仁道中漫述
蠡东书舍即事
暮秋与徐兵宪郭参戎同登望江楼二首 其一
金陵下第东归
秋夜独处怀内
送王司业同年北上三绝 其一
想山中新茶
毗陵别伊仪部同年北上
家弟归自秣陵携酒同登虎邱
秋日与蒋使君同游黄公涧
晨起得起官报
立春日江上写怀
晚过王宴岭
晓发娄江将访王棘卿元美
冬日与客游西山
送钱秀才兄弟应试
晚发华亭
江上晚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