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从侄淳

送从侄淳

元代 郭钰

路穷淮汴草离离,志士空嗟岁月驰。敌面人心山万叠,缘愁客鬓雪千丝。

风悲洛浦海凫至,月冷汉宫金狄移。从古战危频易将,君王见事独何迟。

诗人郭钰的古诗

和萧伯章见寄

元代 郭钰

王孙文采盛,千里入神交。贫极锦囊在,愁来金盏抛。

雨迎龙出峡,云护鹤归巢。欲寄相思意,梅花霜后梢。

题龙旗墨梅

元代 郭钰

孤标开墨沼,劲气入霜毫。谢庭春色好,玉树两相高。

将归桂林留别王志元刘象贤二首 其二

元代 郭钰

志士慎唯诺,况乃出处间。白圭微有玷,噬脐良独难。

富贵非苟得,贫贱当自安。干戈今若此,谁测衰盛端。

明当为远别,为君吐心肝。愿言保贞节,深居且加餐。

负薪女

元代 郭钰

山下女儿双髻垂,山上负薪哭声悲。辛勤主家奉晨炊,主翁头白诸郎痴。

干戈未解骨肉离,生来不识妍与媸。长笑邻姬画娥眉,金屏孔雀何光辉。

雕弓羽箭来者谁,绿杨终日青骢嘶。人生年少如驹驰,鸳鸯翡翠皆双飞。

愁思百结心自知,负薪拭泪背人挥,黄昏四壁寒螀啼。

十七日饮萧观远宅候竹坡不至

元代 郭钰

候君直过横塘曲,白藕作花浸寒玉。秋香捲入桂树枝,主翁新酒今朝熟。

待君共泛杯中绿,前辈风流照心目。白发云间不可招,离情写向窗西竹。

二月十七夜梦为人作墨兰

元代 郭钰

石阑瞰虚碧,满院兰花开。揽衣起结佩,匡坐待君来。

奉同楚金和蒲掾

元代 郭钰

健儿分队舞朱干,玉帐将军按剑看。笳鼓夜鸣边月迥,旌旗晓竖野云寒。

皇图不假山河险,民俗终同社稷安。早晚虞廷有苗格,薰风披拂五弦端。

和李子晦

元代 郭钰

大鹏高飞绝南国,万里扶摇六月息。归来老屋玩图书,细看箕畴终用十。

飘飘美人贮八斗,凛凛长身逾九尺。技学屠龙未能试,桑田成海嗟何及。

游泳词林醉六经,熟路何资鞭辟力。子陵不报故人书,商翁终为太子客。

嗟余抱病深山深,惭与比邻少相识。破砚秃笔那复存,惟有当年无孔笛。

四海交游晚得君,不意于余情最密。花落花开能几日,终不如孟郊韩愈为云龙,上下东西不相失。

重和荅周闻孙进士兼寄宗瑾

元代 郭钰

飘零不改旧乡音,来往空山费独寻。楚地人烟三户在,汉家宫阙五云深。

急风乱飐蒹葭雪,斜日残明橘柚金。公瑾雄姿最英发,还乡何日共论心。

山翁劝酒

元代 郭钰

山翁劝我酒,共指池上柳。昨日东家春,今日西家有。

挽清江刘中脩

元代 郭钰

奋笔清江追二刘,奈何垂老入西州。儿痴竟累张彝死,母老谁为禹锡谋。

风雨魂归金石晚,江山恨满玉关秋。词林顿尔成憔悴,目送飞云双泪流。

和曹文济寄杨和吉韵

元代 郭钰

尽倾东海成春雨,邻曲过从阻万山。无限客愁添白发,况兼人事剧黄关。

瑶台花落题诗少,金错囊空得酒难。白日逝波真可惜,一庭芳草闭门閒。

残年

元代 郭钰

久愁兵气涨秋林,不谓残年寇转深。四野天青烽火近,五更霜白鼓声沈。

金张富贵皆非旧,管乐人材不到今。江上米船看渐少,捷书未报更关心。

悲武昌

元代 郭钰

武昌兵甲雄天下,王孙节制何为者。白马将军飞渡江,壮士弯弓不敢射。

王船未过鹦鹉洲,红旂已簇黄鹤楼。美人散走东南道,一丝杨柳千丝愁。

战鬼衔冤夜深哭,王孙独在淮南宿。淮南美酒不论钱,老兵犹唱河西曲。

九江昨夜羽书传,九江太守愁心悬。焉得将书报天子,哀哉不识颜平原。

章台怨

元代 郭钰

柳绕章台万缕金,春风送别最伤心。如今莫问长条尽,并与章台无处寻。

寄王进士

元代 郭钰

车盖归来鬓雪深,将来高兴托词林。著书谷口云封屋,吹笛山阳月满襟。

千古文章关气运,几人心力费光阴。闲来朗诵长留集,尚想西归问好音。

春暮吟

元代 郭钰

玉壶酤酒青丝络,啼鸟劝人满杯酌。落红满地晴香消,湿翠如烟午阴薄。

画楼玲珑隔彩霞,楼前双鹊鸣喳喳。想见吴帆北风起,王孙明日当还家。

介坡诗为郭彦文赋

元代 郭钰

北山东下势陂陀,中有高人住介坡。池浸暖红花弄影,窗涵湿翠竹成科。

心如铁石偏能赋,剑倚崆峒祗自歌。清节百年冰雪苦,重逢徐邈问如何。

赋鹤骨笛

元代 郭钰

云沈碧海葬飞仙,乐府新裁紫玉员。律吕相和依象管,雌雄犹似唳芝田。

老蛟夜舞君山月,采凤春游嶰谷烟。想是好奇心独苦,琵琶昨日购鹍弦。

客鬓

元代 郭钰

夕报将军奏凯歌,马前又见拥雕戈。民情共倚金汤固,客鬓惟添霜雪多。

何日梧桐鸣彩凤,旧时荆棘卧铜驼。无衣无食岁年晚,妻子山中如苦何。

郭钰

郭钰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3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