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山馆二首 其二

山馆二首 其二

元代 郭钰

贴石支松榻,闭门收蠹编。故人久不至,病客得高眠。

松搐晚风怒,帘分夜雨悬。老禅应可学,世故苦相牵。

诗人郭钰的古诗

和郭恒

元代 郭钰

罢钓澹忘归,看花北山谷。不知春事深,黄犊无人牧。

对酒斫白鱼,题诗满青翁。邻翁记畴昔,笑我剜节目。

苟免征战危,敢避泥涂辱。明日有馀樽,候君到溪曲。

柬王志元四首 其二

元代 郭钰

战尘暗南国,白日无晶辉。客行何惨戚,途穷不忘归。

语及国家事,老气晴虹飞。朝饮南山水,夕采西山薇。

嗟彼反侧子,捐躯逐轻肥。寒饿良细事,大义有是非。

寄罗履贞兼柬谢君绩

元代 郭钰

烽火平安月正中,思君长倚翠楼东。儒生忧国灯前泪,壮士封侯马上功。

半榻松风看草檄,一庭花雨坐调弓。谢庄文采江东少,青竹题诗想最工。

南省战船至吉安喜见官历

元代 郭钰

干戈阻绝岁时迁,几向空山卜月圆。仍睹帝尧颁玉历,兼闻杨仆将楼船。

旌旗日月临西楚,带砺山河拱北燕。赖有忠良扶社稷,愿闻筹策早安边。

客鬓

元代 郭钰

夕报将军奏凯歌,马前又见拥雕戈。民情共倚金汤固,客鬓惟添霜雪多。

何日梧桐鸣彩凤,旧时荆棘卧铜驼。无衣无食岁年晚,妻子山中如苦何。

暮春顺则宅宴集和罗国芳韵

元代 郭钰

千尺苍松锁翠岩,两竿初日射晴岚。山人结屋深相对,词客过门得共谈。

酒送馀春杯满百,月明归路影成三。暂时相赏摅怀抱,莫诉边城野战酣。

赠驿吏

元代 郭钰

筮仕何论占甲科,独君于此阅人多。海舟夜泊藩臣至,官马晨嘶天使过。

微禄暂能淹岁月,好音原不阻关河。时来得遇怜才者,早振朝衣上禁坡。

辛卯闻徐州警报

元代 郭钰

塞河诏下选丁男,明日彭城野战酣。愁杀翰林欧学士,白头骑马望江南。

三月初五日偶题

元代 郭钰

娇鸟笼中晒绿衣,雄鸣高树不思归。去年寒食今年梦,曾向西楼共学飞。

寄周文瞻主事

元代 郭钰

天柱峰前松十寻,闻君结屋最幽深。钓鱼溪动云生屦,放鹤风高从满林。

薤叶篆从儿学写,松花酒待客同斟。愁余白发长相忆,夜雨青灯空苦心。

候吴植立不至

元代 郭钰

捲帘春睡初足,上马午阴半斜。人别断烟疏柳,鸟啼残雨落花。

寄王进士

元代 郭钰

车盖归来鬓雪深,将来高兴托词林。著书谷口云封屋,吹笛山阳月满襟。

千古文章关气运,几人心力费光阴。闲来朗诵长留集,尚想西归问好音。

同周恺子谅赋老人会诗二首 其二

元代 郭钰

板舆度晴陌,綵服迎春风。今日良宴会,慈颜和乐同。

翠翘发垂素,锦筵花缀红。萱草春日好,柏树雪未融。

缥缈瑶池母,并集蓬莱宫。自非有令子,世乱徒飘蓬。

于焉倘锡类,颇胜平反功。乃知晋潘岳,閒居赋未工。

奉同楚金和蒲掾

元代 郭钰

健儿分队舞朱干,玉帐将军按剑看。笳鼓夜鸣边月迥,旌旗晓竖野云寒。

皇图不假山河险,民俗终同社稷安。早晚虞廷有苗格,薰风披拂五弦端。

送杨和吉过龙兴

元代 郭钰

十月北风蛟鳄伏,楼船安稳出官河。交游湖海知谁在,将帅朝廷近若何。

一水才通南浦近,众星还拱北辰多。清和元帅烦相问,独钓寒江月满蓑。

与客谈邹超因赋

元代 郭钰

邹超一白丁,凛凛节士操。挥戈回白日,日沉戈亦倒。

使其缀朝班,不愧国中老。遂成薛侯名,宇宙忽新造。

煌煌天使星,辉光照穷昊。老守众所推,深意完城堡。

判笔负所期,丹心向谁告。城中百万家,稽首忠厚报。

薛侯今有孙,家声宜自保。邹超不再见,耆旧伤怀抱。

臣各为其主,生死尽其道。我生百年后,俯仰忧心捣。

侧身望青原,寒烟黯秋草。

奉同顺则赠邹省掾

元代 郭钰

中朝大将霍嫖姚,材杰如君早见招。入幕文书金印大,行营笳鼓玉骢骄。

兵谋合变元多与,杀气凭陵未尽消。好待楚江鲸浪静,白云深处共归樵。

春暮吟

元代 郭钰

玉壶酤酒青丝络,啼鸟劝人满杯酌。落红满地晴香消,湿翠如烟午阴薄。

画楼玲珑隔彩霞,楼前双鹊鸣喳喳。想见吴帆北风起,王孙明日当还家。

送费吉水

元代 郭钰

五马遥临白鹭洲,光荣全胜古诸侯。满城秋雨闻弦诵,夹道春风露冕旒。

东观天高鳷鹊并,中台地回凤凰游。归朝明日承恩早,玉笋催班第一流。

赋得越王台送万载敖司令之官

元代 郭钰

层台高与越山齐,南斗诸星入地低。海气秋澄鸿雁到,野烟春合走鸪啼。

官船北走输珠翠,幕府南开振鼓鼙。侧想到官多暇日,登临长听玉骢嘶。

郭钰

郭钰

(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字彦章,吉水人。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35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