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斗洞见梅花四首 其三

斗洞见梅花四首 其三

明代 郭之奇

幸不依炎岭,真宜傍碧溪。馀香收未足,交影画难齐。

有意含公鼎,销魂倩客题。当年官阁兴,满目似堪携。

诗人郭之奇的古诗

同李唐谷观象台测验回就李寓小酌仍偕往黄可远学士处集饮竟日

明代 郭之奇

明时主意帝心侔,春汉澄霄肃似秋。太阴躔次忽从蟊,上元晓魄半轮勾。

先期历人按度搜,新法另局绪分抽。申命礼臣合咨畴,微臣亦向管窥谋。

夙夜惟清观象人,寅饯纳月尽双眸。就中分杪各沉浮,过半思维历可修。

归及同官备访诹,摭陈所见达宸旒。仰称明圣畏天忧,私向贤人乐地遒。

初筵不已遂无邮,对此烟光那可休。和风穆穆兕觥觓,主客相看瓶罄羞。

忽忆贺监金龟留,春寒何必解鹴裘。紫宫地远尺寻救,绿蚁香闻对饮驺。

入门高兴发难刘,学士忘形来劝酬。寸肠缱绻一杯柔,不嫌屡舞溷清幽。

稍出图书佐酒筹,为争彩胜并劳骰。移樽转席听鸣鸠,明星接瞬下南樛。

李郎自号谪仙俦,长鲸吞吐百川收。因临嘉树溢黄流,错封藜馆作糟丘。

驱余竹马似船游,飘然不俟我同舟。温温令主但繇繇,独醒反耻亦堪愁。

千顷汪波忽见投,二难辉映似琳球。虚怀倾座向生鲰,玄言未了月当头。

起步中庭望月讴,踏歌声调入云飂。虹桥冷冷浸霓帱,辞君对月意悠悠。

自愧观天识未周,今来卜夜更何求。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 其十 缩高为子

明代 郭之奇

缩高空有子,三晋已无臣。守诏虽辞魏,何心独袒秦。

读南华杂篇述以五言十一章 其八 说剑

明代 郭之奇

漆园宁剑士,肯为千金使。偶资鹏翼怒,或因蝴梦喜。

蓬突垂曼胡,短后殊衣履。遂因太子先,一探时君旨。

自言臣所能,十步一人靡。千里不留行,后发而先抵。

复言臣剑三,先言而后拟。天子及诸侯,锋锷分遥迩。

远则四夷包,近亦四封止。若无庶人剑,瞋目亡首趾。

纷纷若斗鸡,一旦命绝矣。纵使百鸡存,强秦方虎视。

浩浩长平坑,三千同一垒。此时王听毕,脱剑谢庄子。

三月闭宫门,剑客俱惭死。庄子复儒冠,赵国犹延纪。

八月四章

明代 郭之奇

八月秋风,在河在嵩。我思之人,天中水中。之人未从,我心忡忡。

彼何人兮,秋其可同。

秋风既清,苇秀绩成。我思之人,如裳如缨。缁衣未迎,授衣有惊。

岂曰无衣,与女同籯。

秋风既肃,壶断枣剥。我思之人,如胸如腹。之人未谷,逝敢谋独。

岂曰无谋,惟心惟目。

秋风吹兮,秋日微兮。苍苍蒹葭,白露肥兮。我心伤悲,旦夕飞兮。

蒹葭在水,秋未违兮。伊人在水,秋未归兮。

读南华外篇述以四言十五章 其十四 田子方

明代 郭之奇

使人意消,全德君子。人貌而天,道存目指。一规一矩,何足观视。

一虎一龙,应从鞭箠。绝尘而奔,交臂失趾。萌乎所生,归乎所止。

一止一生,或为之纪。游心物初,宁令心死。祸福存亡,怒哀乐喜。

变不易常,其胸若水。至阴天出,至阳地起。二者交和,至人游是。

百体为尘,百年犹滓。抱一而同,至乐至美。彼何世民,少见多訾。

一夫立门,一夫钓涘。鲁国一儒,周初一士。千变不穷,诸侯群迩。

槃礴解衣,方称画史。临渊履危,忽遗射矢。孙叔尹荆,三仕三已。

凡君亡凡,存吾亡彼。由斯而言,万物皆累。物成必亏,道成孰毁。

斗洞见梅花四首 其二

明代 郭之奇

似闻花有叹,偶值客幽吟。自恨丛芳少,相依窈绪沉。

晓风吹淡薄,寒日护清深。岂意枝头色,犹同物外心。

枕上过彭泽起视则惊涛过颡舟与江下上矣

明代 郭之奇

江知我欲去,寄情为我徵。风知舟欲速,噫气为舟凭。

不以风搏江,谁与江力輘。不以舟御风,安极舟任胜。

江风不肯降,舟故勇为承。中有游泛客,一叶恣奔崩。

云天合空碧,危涛欲上凭。千山纷如蹶,银屋蔽叠层。

势吞小姑入,马当不敢应。隐跃长鲸舞,呼吸百川腾。

舟人俱造次,奚奴颠沛仍。雅宜谢公量,啸歌不改恒。

犹作苏子字,舍笔别无能。情居夷险外,波沸心自澄。

万里丈夫浪,一楫巨川乘。天之示我者,怒流为益增。

眷彼扶摇翮,九万正翻淩。胡甘耳目陋,不及鲲与鹏。

去去南溟近,渤海待余兴。追轶临峤作,四友未许矜。

防筑初成即事有感

明代 郭之奇

楼台无地且逍遥,车马何曾访寂寥。所愧千愚亡一得,休言八座有三貂。

他年就第布巾角,此日逢人免扇腰。眼外青山犹可借,意中绿墅倍相招。

我思四章章八句 其一

明代 郭之奇

春非我春,我思春晨。遵彼水滨,春则有邻。我心伤悲,春水其沦。

彼姝者子,水中人兮。

阴雨连旬诗以懊之八首 其三

明代 郭之奇

竟日愁阴雨,经时望晓晖。人间知己尽,门内一身微。

入梦关河阻,当前物象违。荣枯千古事,转盼亦同归。

看花饮宋尔孚清斋得脉字

明代 郭之奇

日愁春尽向花索,不谓耽花情已癖。意中每作俟时思,多方滋树培春脉。

悲秋有友晓相过,似于春事都有责。徙倚花间聊徘徊,指点春光倍怜惜。

人来乃说载花舟,溯流宛在浮春壁。携我披衣一观之,君翻为主我为客。

几株芳艳出李桃,数本青青留竹柏。与君次第共平章,平分春色使君择。

为爱深红爱浅红,可怜瘦白怜肥白。红白阶前何纷纷,午光欲炽炎光赫。

花容懒惰如吾疲,贤哉主人急张席。谁能对此不花留,更许同人为春炙。

传杯颇令花欲酡,移樽每见春难却。北海床头不易空,孟遵门内多藏轭。

花前莫问醉与醒,取醉为君君莫逆。君赋梅花令客酬,我馀竹马从儿策。

壶奕分曹费黄昏,东墙日影正西掷。有友狂奔意若何,临桥脱履似飞舄。

举手终当恕醉人,连裾仍向子京宅。一丘曲折劳跻攀,十武仍须上山屐。

含思转袂觅初筵,天镜溶溶窥岸帻。忽闻窦外大声呼,把臂登堂相肘掖。

屡舞傞傞向余歌,自誇一饮川吸百。白眼观天卮未倾,惊座雄谈顿冰释。

独馀子云双鬓皤,主人歌骚扬拟易。庭花相对寂无言,舍花欲去念花只。

出门不辞主不知,一天明月印归迹。看花得酒步月归,花月与酒称三益。

閒步幽墀问我花,悠然不觉沁心魄。叮咛此意寄来春,好留烟景记今夕。

西秦四主夏三主

明代 郭之奇

东晋偏安江左日,天光分裂万胡喧。西秦朔夏尤凶狡,鸱张夺攘恣狂奔。

称王称帝随鞭举,为雨为云覆手翻。败枋久挫桓温锐,开汴仍回刘裕辕。

咸殿室家畴复问,十陵坟墓也徒言。真人反在代恒北,乞伏尝思夷谶存。

已弃姚苻依拓跋,岂知伏莽丧穷猿。从此赫连誇铁伐,真成夏裔表雄藩。

尽收秦土宁思旧,幸获长安遂窃尊。左弓右剑民如鹿,身死宗夷子亦豚。

朝宋服凉皆呓语,果然招魏入东门。安得坚墙供厉斧,但馀绮绣委台园。

苛蓝山上新挥涕,统万城中漫触藩。定昌暮末如相遇,应尤父祖累儿孙。

吾欲高呼诸众丑,休将家族换中原。犬兔俱驰终并殒,豕蛇相啖复交吞。

天之所骄天自绝,人之所畏人必掀。长城早向阴山界,尔物终依玉塞骞。

实祸虚名成底事,高田吐谷总伤魂。临照千年归日月,倒悬谁许作乾坤。

创雁穷猿

明代 郭之奇

创雁毋虚弹,穷猿毋急打。云木有馀思,哀叫难终舍。

敢言世何仇,或遇慈悲者。自我入人樊,徂冬复辞夏。

霜风拂败棂,暑雨流荒瓦。愧无他巧谬,禦彼阴阳惹。

与善天曷如,集枯人合寡。呼天日诉吟,何心逐骚雅。

逢人乃畏恭,曾不问高丁。凭兹惕励怀,望古遥相写。

前哲每艰虞,昔逸翻潇洒。时哉或可希,往袂犹堪把。

初十日丝雨有加

明代 郭之奇

竟日千丝袅,为春一片菲。谁拈条绪出,每向甲勾微。

物色初牵惹,时光久渴饥。轻寒重洗发,新润且几希。

小径思红软,荒郊任绿肥。山临招翠滴,花远惜香违。

飘泊从羁旅,周遮觅艳妃。如分还自合,已散复相归。

渐至黄昏刻,全销碧落晖。金刀难独剪,玉漏转同飞。

将使六街月,愁看孤客帏。潇潇清夜湿,惟许梦魂依。

初五夜城外火初六午城中复火

明代 郭之奇

燎原何事倚春城,谁使炎炎日夜明。上客何功徒烂额,自他有耀在关情。

夏馀烬在畴相合,陈后灰然孰并京。寄语青阳休泄泄,时膏速向晓云行。

仲夏六日之下川三首 其一

明代 郭之奇

生憎笳管乱薰融,为爱冥栖傍渚鸿。病骨惊心风雨际,老眸寻字雾云中。

已劳今古分幽独,遂有高深合异同。满月图书千载见,且看蹄迹片时雄。

后晋二主

明代 郭之奇

明宗爱婿反河东,契丹臣子成帝业。虎口难投一纸书,雁门已送诸州牒。

北面穹庐南面华,中原无主任胡愶。胡册初颁作晋皇,身愿为臣妻为妾。

尔不兴乱乱者谁,日来烦懑空嚅嗫。一朝社稷归兄子,十万横磨向翁詟。

关南塞北几时收,翁怒而来孙已怯。生为负义死羁魂,运尽天亡嗟二叶。

我思厉阶问石郎,卢龙孰使黄龙接。苟求一日居小朝,谁为千年除垢靥。

五羊秋

明代 郭之奇

五羊秋,二□愁。倚鞍悲落日,解笠叹枯丘。嚣佗岂是寻常物,陵律空贻万载羞。

七月十四立秋雨后望月二首 其二

明代 郭之奇

雨后秋来色倍新,行云万里为何人。颇疑物象时绸密,更使空华日布匀。

几叠幽山光抱玉,无边碧海气吹银。稍需金镜浮天汉,自有冰心出世尘。

东平州途中遇雨复晴

明代 郭之奇

飘风自南发,幌荡云飞扬。惊沙迷古道,昏冉乱征裳。

殷其山起震,霢霂微雨瀼。百亩翻麰穗,千篱蔚麻桑。

枫林添暗绿,柳色洒新黄。行客无乐事,得此濯烦肠。

愿言炎埃静,不辞湿行装。云何司夏者,反若靳清凉。

吾今在汶上,杲杲日已旸。

郭之奇

郭之奇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756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