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朱履曲 子房从赤松子游托也

朱履曲 子房从赤松子游托也

明代 韩邦奇

廷尉司,萧何械系。未央宫,韩信诛夷。那英雄、早已见先几。

赤松子、人何在,黄石公、数真奇。知情的,只有个越范蠡。

诗人韩邦奇的古诗

杂兴 癸夘九月也 其八

明代 韩邦奇

数年戎马满关河,鲁督提兵夜又过。塞外生俘今几万,云中甲士近如何。

曾闻汉将旌旗远,谩说边庭战骑多。咫尺太原接畿辅,莫教戎马渡滹沱。

慧岩将赋归小酌话别 其一

明代 韩邦奇

海内论英俊,如君复几人。还林非倦翼,纵壑愧修鳞。

别意春江暮,孤怀夜月新。寄声频托雁,千里见情真。

骆宾王

明代 韩邦奇

狄梁回凶牝,房州还东宫。敬业伸大义,挥戈振群蒙。

烈烈宾王檄,如日当天中。宁为敬业死,不立狄梁功。

谒庙

明代 韩邦奇

古柏高秋露气寒,桥门初日集儒冠。万年制作从周礼,千仞宫墙拜汉官。

自是圣朝多化雨,还看吾道障狂澜。迂疏愧我真无补,山斗于今正仰韩。

送唐中丞抚蜀

明代 韩邦奇

圣主忧三蜀,中丞宪府开。西南全胜地,经济出群才。

节钺辞枫陛,风霜动柏台。鹭车应早发,闻有御中催。

松崖方都宪号

明代 韩邦奇

乌石山高隔世尘,长松郁郁八千春。暖云不断灵脂结,晴雪初乾老干新。

万木惟应梅作使,孤根还许竹为邻。山腰松下茅堂小,中有高翁乐性真。

送梅溪

明代 韩邦奇

寒江归去晚,秋树望中疏。霜没金蟾影,风传玉雁书。

青山依别浦,白发对征车。相送万馀里,思君入梦初。

满江红 吴中秋

明代 韩邦奇

时序惊心,庭皋下、梧桐一叶。才回首、春光几许,早来秋色。

遥忆去年燕市酒,忽看今夕吴中月。最飘零、无定似浮萍,功名客。

江千折,山万叠。壮志寒,归心切。算人间业帐,何时了绝。

百岁奔忙愁里过,楚台汉冢君知得若。待黄粱、梦醒始知休,真痴惑。

入晋阳

明代 韩邦奇

又策征车入晋阳,青山无数晚苍苍。秋深畦黍经霜熟,雨后林花见日香。

几逐孤蓬淹岁月,漫看流水叹年光。遥思故国东篱下,三径无人蔓草长。

会邃谷子天然阁 其五

明代 韩邦奇

月出千山白,风高万壑哀。沧江连海阔,飞阁倚云开。

贫病秋还客,登临夜复杯。天涯几知己,候吏莫相催。

晋阳致仕 时年四十五

明代 韩邦奇

封章七上许归田,深感皇恩自九天。衰病岂缘三黜直,迂庸敢谓枣疏贤。

山园赤枣堪酿酒,家沼金鳞不用钱。更有云霄南去雁,相随同到华峰前。

慧岩将赋归小酌话别 其二

明代 韩邦奇

庭竹暝烟乱,江云野鹤还。山光梁水外,鸟哢武林间。

得著先收局,耽春欲问山。悬知非俗驾,世路自漫漫。

西江月 春思

明代 韩邦奇

残雪已消往事,东风又报春愁。珠帘不捲玉香钩。

庭院迟迟清昼。

细雨繁花上院,轻烟碧草汀洲。一声啼鸟水东流。

春在小桥杨柳。

狱中对棋

明代 韩邦奇

画地为棋局,相看趣亦深。推移惟信手,胜负不关心。

得著知秦汉,收枰叹古今。达人观物变,志士惜分阴。

踏莎行 刘道长生子

明代 韩邦奇

麟凤呈祥,熊罴梦协。明珠掌上圆如月。万家灯火庆长年,初辰明日元宵节。

阀阅高门,箕裘世业。天公固永仁人泽。冯京原是玉皇童,释伽亲抱来银阙。

踏莎行 春思

明代 韩邦奇

梦转红英,愁生绿绮。小窗独对应无语。雨馀花气细侵帘,画梁燕子双千去。

情绪千端,家山万里。乡心不为功名系。沉云重隔华山青,长河不断空流水。

张紫岩浚

明代 韩邦奇

黄阁主和议,紫岩志恢复。听之真可人,谁有孔明腹。

曲端既已诛,武穆见忤触。试使当筵舞,再蒙宣和辱。

阅城

明代 韩邦奇

东南论胜地,吴越此名邦。天险连三省,城高带二江。

貔貅明剑戟,虎豹拥旌幢。万国车书一,寰瀛气自降。

狱中怀程以道

明代 韩邦奇

一别茫茫近十年,偶来手字墨犹鲜。殷勤始见交游谊,激切时闻谏议篇。

泾野联镳秋色晚,幖山对榻雨声连。知君此夜相思梦,定绕圜扉碧树烟。

朱履曲 思归

明代 韩邦奇

我也曾,披金甲、坐镇玉关。我也曾,步玉阶、侍讲金銮。

都是一场傀儡,闹喧喧。也未必山林好,也未必省台安。

得抽身,便宜了千千万。

韩邦奇

韩邦奇

韩邦奇(1479--1556)明代官员。字汝节,号苑洛,陕西朝邑(今陕西大荔县朝邑镇)人。正德三年进士,官吏部员外郎,以疏谕时政,谪平阳通判。稍迁浙江按察佥事,宦官强征富阳茶、鱼,他作歌哀之,遂被诬奏怨谤,逮系夺官。嘉靖初起山西参议,再乞休去。自后屡起屡罢终,以南京兵部尚书致仕。嘉靖三十四年,因关中大地震,死于非命。韩邦奇文理兼备,精通音律,著述甚富。所撰《志乐》,尤为世所称。► 18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