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淲
朝中措(和吴子似)
鹧鸪天(寿福国陈夫人)
过履道山堂及子潜家方斋
尽日苦久旱,凌朝得微凉。悠悠我所思,眇眇天一方。
搔首亟盥沐,篮舆上河梁。城阇士如林,进取自行藏。
孰甘尺蠖屈,孰羡鸣凤翔。分寸丝忽间,胶扰互奔忙。
唶嗟尚何诣,交谊或难忘。山堂兮方斋,城树郁葱苍。
岂无尘榻地,茗瀹容细尝。放身易云晚,屋角下残阳。
虚明见云风,从君以徜徉。须臾夜色起,片月翻流光。
影静理无违,语惬情不伤。相将得岁寒,留目禾黍场。
可以饱吃饭,馀事扫秕糠。
鹧鸪天(次韵赵路分生朝所赋)
朝中措(昌甫作长短句呈朱卿、余_,因和韵)
溪路邂逅傅骐骥之在所沽酒话别
凉风吹溪雨吹蓬,故人意气俄相逢。停骖为我一小饮,西湖东望两高峰。
人间万事俱华发,雨歇风清有佳月。不须千里苦相思,得酒陶然已兀兀。
朝中措(九日周国正席间赋长短句)
水调歌头(坐间有伤仲至,且怀昌甫,因呈张宰)
夏夜玩月
夜气生微凉,山空步明月。飞光入人家,流影到林樾。
零零白露滴,冉冉清思发。乘云度罡风,天上有宫阙。
秋怀 其十一
秋来事幽讨,发兴不能休。此身幸未老,焉能营菟裘。
西山发秀色,南涧渟清流。山水无尽藏,似足供我谋。
天然有奇妙,不待人力修。光景逐昏旦,节物因春秋。
吏事水吾乐,世态水吾忧。耕凿图饮食,蚕缲作衾裯。
更愿长丰登,庶几足所求。
水调歌头·今古钓台下
月夜散步浮桥因取酒与诸友小饮
出谷秋水上,夜桥风月凉。斗柄插斜河,露气垂云光。
取酒为更酌,四顾一笑长。归径黄叶乾,雁鸿正高翔。
身老
酬应于外久,身老气亦馁。混沦一区宇,涵澄即渊海。
雅俗诗书迁,炎冷岁节改。运转大化间,寿者亦何待。
游南高峰下
濛鸿山气润,喷薄涧水急。残花护新枝,春晚绿阴集。
杖策一俛仰,挈榼共行立。路转南高峰,窣堵正嶪岌。
胜迹古今同,轩裳孰羁絷。
竹林七贤
西晋风流付竹林,山王嵇阮本何心。便饶江左夷吾在,回首红尘河洛深。
寂照寺
江西得名士,与我同山行。老释能追随,醉眼增双明。
经时客吴会,杂遝尘务然。偶然汎孤舟,故人百里情。
既已酒屡饮,亦复诗自成。尽日空翠间,冥鸿杳飞鸣。
昌甫竹隐
竹隐高深处,江南怀玉村。此老已华颠,清门非市阍。
缓步泉周遭,放眼云吐吞。野马阅众甫,冥鸿本孤鶱。
经年未能往,梦思疲我魂。是中夫如何,不以俗谛论。
时来马七字,惨惨感慨存。想其树扶疏,绕屋夏箨翻。
赵履常入建阳 其一
文行士所贵,世或鲜知道。道通天地人,斯足为我宝。
文高多外驰,行实徒自保。意诚而动化,岂不在深造。
其间有径庭,一一宜探讨。探讨自得之,乐哉可忘老。
元夕夜坐观黄庭经
虚檐涌月垂小窗,屋外有山流涧江。夜气少定百念降,膝席引手挑油缸。
静取黄庭诵琅琅,炉烟喷结柏子香。上元仙官朝紫皇,九关洞开凤鸾翔。
清辉影导胎禽双,前昂后低幡节幢。尘间如帑正纷厖,眇然骈罗万家邦。
形躯已经几星霜,回思淡薄天人粮。却灭百邪致欣昌,收声藏神味差长。
鹅湖僧房
青笋初成宿雨晴,并檐啼鸟两三声。鹅湖峰下僧窗晚,一枕谁知梦亦清。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正月二十七日
海南思南豅正花欲过赵阁亦倦
喜赵昌甫侄三哥登科
偶兴 其一
初九日
三月八日 其二
寒绿张尧臣以道之居
春日杂兴 其十一
西江月·脉脉蜂黄蝶粉
鹅湖道中 其三
十月十六日同器远晚步童游桥 其二
寄宋君辅
月夜小集次韵郑教授
马图云韩干笔
僧房 其二
半塘寺法华童子塔和石刻韵
十六夜看月
西江月(十一月初六日夜偶成)
水调歌头(清明严濑)
凉雨
连日暖甚 其一
同周兄南仲游沧浪
小重山(柳色新)
邂逅一施二徐留饭
浣溪沙(满院春)
送潭帅朱晦翁先生赴经筵
送僧上怀玉
减字木兰花(初五日昌甫生朝,因庆七十)
邻僧晚磬
菩萨蛮(梅花句)
放步
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
斯远云閒睡醉天下之至乐也约各赋一首寄昌甫 其三
虞美人 代儿寿黄靖州
虞美人(赵_·酌别灵山阁)
踏莎行(七夕词)
楼窗静对颇快
玉溪楼看月
德源道中
和宇字
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 其一
清平乐(次韵)
十月十六日同器远晚步童游桥 其一
大涤翠蛟寺
次韵斯远和答昌甫读谪仙诗 其二
好事近(次韵昌甫)
赵履常入建阳 其二
茶山 其二
浣溪沙(野色轩看玉色木犀)
冉冉云(弄花雨)
赵履道同宿南豅梅大放次其韵
水调歌头(次韵_·车寿守)
柬仲至帑辖蹈中理丞
昌甫再集横碧 其三
次韵王教授
昌甫寄酒蛤辣螺新蟹皆山味所久无
木樨有怀赵十
王干以诗寄和答
虞美人(代儿寿黄靖州)
菩萨蛮(野趣观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