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淲
呈昌甫斯远
二力扶舆去,荒寻何所之。章丘菊已花,章泉梅欲枝。
孰不有先友,我乃得旧知。尘鞅懒复整,且分鱼计诗。
馀干黄师求北窗诗
陶令一北窗,今古自无对。折腰岂为米,归来本非退。
平生羲皇心,肯与时向背。当年五柳传,谁云闭关辈。
子能知其然,此意要常在。渊明不吾欺,是中诚可爱。
秋日郊行题崇福寺大井
秋暑未退舍,独游亭午时。篮舆汗翻浆,陡觉回凉飔。
青春十载前,此地尝娱嬉。只今发种种,蹉跎尚何之。
悬崖多紫花,绕夜垂青枝。残蝉犹尔噪,新雁乃许迟。
允矣原宪贫,异哉宋玉悲。酌泉揖老僧,清坐生佳思。
三十日邂逅柯录同集希之月台
夜凉河汉迥,高风散梧桐。危台出尘埃,相与天壤中。
把酒自萧散,有句同从容。记取长安城,人海如鱼龙。
次韵昌甫斯远落花行
风力作狂无所止,花片摇空当未已。谛视深寻孰与比,梅叶梨梢孕青子。
春红正复可怜尔,三分前尘一分水。相将柔桑著筐篚,寒食北邙泣新鬼。
繁阴匝地人醉起,哀江南兮临结绮。底用留情来赋此,夏衣飘飘欲轻体。
戏柬胡教授
去冬曾与十客游,今夏还约几人至。桥南花处数枝梅,青子林园尚堪醉。
行者居者复不来,相赏相违何有哉。古栝苍山照流水,我亦仅能知此尔。
点绛唇(五月二日,和昌甫所寄,并简叔通)
朝中措(戏赠郑干)
马图云韩干笔
韩干画肉不画骨,騣尾萧骚倏超忽。世间凡马徒区区,笔底丹青色尤勃。
风尘澒洞心力短,世代推迁辞气讷。鹰鹜相呼可奈何,金粟堆前龙荡窟。
柳梢青(雨洗元宵)
好事近·黄发享颐期
柳梢青·云淡秋空
中平峰下岩可坐百客绝顶尤奇
临水既凝伫,望崖试徘徊。榜舟一以渡,露晞岚影开。
矫首与人居,直上无飞埃。峭壁过鸟道,老树相萦回。
下访隐者庐,败堵留岩隈。乱草蔽嵌空,停泉照崔嵬。
因知胜绝地,使我心悠哉。誓当如庞老,举家为此来。
梅花一一可爱
点点草际梅,横斜风弄影。秋老揫敛时,而复有此景。
天地欲回春,不碍霜露冷。林逋亦痴人,有句不堪省。
雪观 其二
暮鼓朝钟外,鼻端消息真。灵山高溪南,而有彼上人。
祝发岂灭性,趺坐宜忘身。咄哉露地牛,染净俱一尘。
当年少林立,话头犹许新。北风吹雨花,缤纷皓如银。
我来试标榜,此境何了因。无相亦无證,颦伸气方匀。
惜春 其二
踯躅辛夷非有谓,蔷薇芍药欲奚为。杨花侧畔楼台少,一水联桥映短篱。
好事近(郑_·生朝)
次韵昌甫
论交与谁语,忽厌来者众。山林恨不深,万事祗一鬨。
秋风吹衣裳,憀慄薄寒中。幽忧诵离骚,此意千载共。
世岂无升沉,人自有轻重。匪惟物所移,即以势之动。
吁嗟奈若何,得句且吟讽。吾侪聚集地,绝倒颇闲纵。
虽作三日留,尚觉归倥偬。长歌固云哀,恸哭未为痛。
迁书并屈贾,班史传王贡。甚矣孔仲尼,不复周公梦。
西江月(晚春时候)
次韵斯远同僧寻泉眼二首 其二
上人何方来,解包与深游。翩然松下吟,意行崖壑幽。
渊渊水色古,疑卧蛟龙虬。雷雨当满盈,奋动无此留。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浣溪沙(次韵昌甫)
太常引 呈昌甫
庆元庚申二月药局书满七月还涧上嘉泰元年秋入吴试罢冬暮得阙而归 ...
周景瑜置酒东园看海棠分韵得上字
朝中措(梅莲圆)
昌甫再集横碧 其三
次昌甫韵
昌甫竹隐
题紫溪春晚图画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夜霜窗户肃然严冷
卜算子(初十日海棠宋十一哥家饮)
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 其三
过履道山堂及子潜家方斋
寄斯远
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二
朝中措(九日周国正席间赋长短句)
陈君举舍人集新刊三山因读其诗有感
寄胡桐庐
春分前一日 其四
溪路邂逅傅骐骥之在所沽酒话别
好事近(红梅)
朝中措 梅月圆
寄和卿丈
虞美人 代儿寿黄靖州
昌甫再集横碧 其二
送彭世昌回自武夷
一丛花(次韵斯远)
临江仙(和答昌甫见寄生朝)
探春令(景龙灯)
小重山·点染烟浓柳色新
菩萨蛮·海棠欲谢绵飞柳
昌甫寄酒蛤辣螺新蟹皆山味所久无
闻民瞻久归一诗寄之
邵司法索诗
柳梢青(玉水明沙)
黄帐干琴一张云澄心堂旧物也因以次韵 其三
次韵赵十
次韵林教授见别
题赵希远小景
和周次公
尹一留饮次其韵
初三日雨
初九日
严丈泰伯见贻古句次韵为答
次韵成季 其一
茶山 其二
春日杂兴 其十一
半塘寺法华童子塔和石刻韵
一翦梅(闻箜篌)
雨中杂兴 其一
西江月(次韵赵路分)
昌甫题西洛遗民诗卷并所书杜句
鹧鸪天·兰溪舟中
清平乐(寿潘文叔)
送潭帅朱晦翁先生赴经筵
蝶恋花·道上疏梅花一树
吴判官野阁诗述先公甚勤次韵谢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