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韩淲
伯辉竹林书院
竹林彼一时,仲容乃此游。寥寥千载后,忍曰为良谋。
古人心匪遐,用舍多风流。身容纵未老,岁月去不留。
结茅我山椒,诗书尚何求。固将淑诸人,犹能诵轲丘。
朅来南风薰,见子忘百忧。阮盖青云器,涛戎信其俦。
取酒且勿饮,听作商声讴。
过成季
岁寒日之夕,疏篱梅放花。池塘霜气净,柳带吐芳芽。
山根拥残雪,乱石径横斜。片帆下晴吹,行吟过君家。
斯远作冷语甚佳以其富贵神仙中致非畸人山泽所宜戏次韵柬之
飞流作枕山作屏,采薇散发神气宁。岩扉无人昼长扃,几回午梦惊独醒。
水边石上草自馨,岚光近散远以凝。长飙撼树时静听,洒然尘销天籁清。
幽禽刷羽飞来轻,泉源舞荇声泠泠。殷雷收暑甘雨零,碧落乍空鹳且鸣。
闲身无用心太平,试琢新语朱弦声。世俗所为吾不应,因君诗来如饮冰。
五思 其五
我思鹤山路,田间望青苍。忽到绝壁下,春风散林芳。
气煖石色润,崖穴如蜂房。想像仙人来,宜有隐者藏。
泉鸣万丈渊,云绕千仞岗。老矣当结茅,无为恋周行。
鹅湖僧房
青笋初成宿雨晴,并檐啼鸟两三声。鹅湖峰下僧窗晚,一枕谁知梦亦清。
题紫溪春晚图画
东风满地吹瑶草,水煖双流山四抱。参差楼观倚晴空,林霭乍收初日杲。
杏桃婀娜开花早,蝶绕莺迁鱼在藻。人家篱落动耕桑,溪女往来翁唤媪。
务头腊酒贱仍好,麦熟官清农晏保。岝崿峰高多醉游,天目潭深无旱祷。
谁把丹青能一扫,点缀毫芒殊可考。分明融荡紫溪春,路入烟霞是仙岛。
小重山(柳色新)
浣溪沙(霜菊黄)
三十日邂逅柯录同集希之月台
夜凉河汉迥,高风散梧桐。危台出尘埃,相与天壤中。
把酒自萧散,有句同从容。记取长安城,人海如鱼龙。
题潘舍人小月岩
山石漠漠明寒烟,望中一见心凄然。平生玉斧修未圆,几年只在灵溪边。
长安人家杂尘土,惊怪转庵能断取。知君诗眼留万古,不待四更看月吐。
菩萨蛮·海棠欲谢绵飞柳
寄秋塘
寄语秋塘翁,谢借渊明诗。俄而两三年,未尝不诵之。
翁昔游钱湖,日日载酒嬉。我方坐筦库,逐势利奔驰。
惟恐尘埃多,忘却山水奇。所以从翁借,欲公知我为。
秋塘方如何,蒲荷净涟漪。塘上客谁来,宁作宋玉悲。
胸蟠夜光寒,健笔愈陆离。西风一吟讽,万事都若遗。
应笑我投閒,犹能咏于斯。渊明闭关辈,翁亦老苦锥。
怅然复归翁,起我百世思。
生查子(晴色入青山)
白日偶无客青山长对门
浣溪沙(清和风)
太常引 呈昌甫
随风和雨带烟开。更清冷、照崔巍。片片亦佳哉。细看得、花如剪裁。
茅檐出没,水浮桥外,人自两峰来。吟到涧泉梅。问何似、山阴道回。
小酌饯耿运干赵推官分韵复和韵 其一
山林闲放身,幽意苦不惬。因来我壶觞,且送尔官牒。
池莲红未葩,园笋绿已叶。去住岂愿违,人寰付尘劫。
野趣轩夜坐煮茶栗瓶中木樨香甚
窗静明灯看木樨,秋声吹雨欲凄凄。馀凉倍觉花撩乱,尽夜尤宜叶整齐。
瓶浸冷香书案小,座围幽艳屋山低。从容茶果归来处,桥踏涧云迷断蹊。
急雨
淫淫夏暑雨,小民惟曰怨。连朝浸田塍,一夜倒河堰。
寻常已食麦,积久况少饭。钱币易低昂,亦合利商贩。
好事近(红梅)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次韵赵永兴梅花蜡梅水仙 其一
瓶中花
春日杂兴 其十一
身老
鹧鸪天(昌甫同明叔饮赵崇公家)
惜春 其二
赵履常入建阳 其一
王干以诗寄和答
赵履道同宿南豅梅大放次其韵
连日暖甚 其一
上饶出示仲至遗画
临江仙(周国正生朝)
踏莎行(七夕词)
怀昌甫
竹林七贤
谒金门(东风吹酒面)
江城子·雪消霜入小溪舟
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 其一
次韵吴推官独游南岩寺 其一
昌甫竹隐
西江月 次韵赵路分
溪路邂逅傅骐骥之在所沽酒话别
十二月十二日雪
减字木兰花(梅词)
夜访王丞
与成季弈棋
太常引 腊前梅
闻仲至雪峰有行记有诗拟欧阳体寄之
昌甫有诗学长句次韵以柬处晦且当应举
摊破浣溪沙(杨梅)
浣溪沙(戏成寄李叔谦)
和天字
归舟过东流丘簿清足轩
二十五日文蔚携酒饵夜同访郑教授
一翦梅(送冯德英)
西江月(走笔因宋九韵示黄六)
和元立使君起字
送临江时教授秩满还婺兼寄巩戴
太常引·小春时候腊前梅
西江月(次韵赵路分)
次韵斯远并柬成季 其一
蝶恋花·斜日清霜山薄暮
次韵昌甫
鱼庄午睡
水龙吟(七月二十六日信守生朝王道夫)
晚访斯远村坞
晦日即事示同游
减字木兰花·年光虚度
霜寒
元默书来作溪翁亭成且索诗因寄四章 其三
僧房 其二
文叔入城夜半同斯远见过蚤作闻而赋之
周质夫山楹
灵鹫道中
次韵林教授见别
陆丈剑南诗斯远约各赋一首
朝中措 九日周国正席间赋长短句
寒绿张尧臣以道之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