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三月八日 其三

三月八日 其三

宋代 韩淲

所贵知者希,初不与人事。飘风击坠瓦,彼岂有本意。

百尔我所思,岂必待熟醉。烈士徒殉名,归洁似图易。

鳣鲸困蝼蚁,兰苕巢翡翠。广心之昭融,巽语之极至。

何若于燕閒,相与谈仁谊。

诗人韩淲的古诗

月夜散步浮桥因取酒与诸友小饮

宋代 韩淲

出谷秋水上,夜桥风月凉。斗柄插斜河,露气垂云光。

取酒为更酌,四顾一笑长。归径黄叶乾,雁鸿正高翔。

简赵十诸友 其二

宋代 韩淲

门外长安道,毂击人肩摩。今时不云少,旧年不云多。

市朝愚智尔,家国隆替何。组绶固若若,冠弁亦峨峨。

雪中 其三

宋代 韩淲

今年已有雪,今年亦有梅。梅花与雪片,日夕相徘徊。

失喜固莫尔,亡忧尚何哉。不与万法侣,孔蹠俱尘埃。

寄昌甫

宋代 韩淲

深林蝉声咽残雨,又尔微炎起亭午。章泉幽流雨风寒,安得从之臂不羽。

江南田薄多旱苦,冥鸿孤高畏罗罟。洪河东倾一砥柱,云霏霏兮澹承宇。

寄轩

宋代 韩淲

陶潜彭泽归,岂敢傲一世。聊从户牖间,作计等蝉蜕。

君乎得此心,名字置所憩。俛仰旦复昏,浅揭深则厉。

赵主簿以许旌阳李八百像刻来因得二首 其二

宋代 韩淲

萧萧八百洞,高安尚流传。谓李脱亦可,貌出真神仙。

洗我短世悲,遐哉谓之玄。安得从其游,弃置尘垢膻。

君能一吊古,摹归遗何偏。涧头霜叶寒,相与知其贤。

尹一留饮次其韵

宋代 韩淲

冬来何意酒杯宽,旧话新愁转转难。落叶满城吹薄暮,浮波夹岸起清寒。

方斋留客情无已,上郭归人兴若阑。天地之间是襟谊,淋浪赢得洗悲酸。

连日暖甚 其一

宋代 韩淲

日暖甚宜蚕月,夏寒还是麦秋。冷漠蜜蜂蝴蝶,喧阗乳燕鸣鸠。

秋日杂兴 其二

宋代 韩淲

木槿亚红淡,牵牛蔓青滋。露晞凉风入,陡觉居处宜。

岩桂中秋蕊,篱菊重阳枝。何必春始荣,物物有其时。

赠李孟达审计

宋代 韩淲

敬亭不可见,得见敬亭人。寂寂红尘里,长安风日春。

人生易为感,华发倏已新。从容一抚几,图书正横陈。

臭味有美恶,风俗多浇淳。飘然湖海身,欲去还逡巡。

满江红(陈玉局生朝)

宋代 韩淲

归锦堂成,云汉上、天垂新画。有朱颜绿鬓,禁林仙客。玉局暂从香火社,金龟未报文章力。看彤庭、赐第别承恩,居君侧。
斑衣戏,蟠桃摘。翠袖倚,歌檀拍。正祥开初度,颂声千百。又是腊前梅态度,几多春近花消息。想明年、今日醉西湖,光辉赫。

鹊桥仙(间举“金风玉露相逢”之曲,因赋)

宋代 韩淲

诗非漫与,酒非无算,都是悲秋兴在。与君觞咏欲如何,画不就、新凉境界。
微云抹月,斜河回斗,隐隐奇奇怪怪。刚风九万舞瑶林,甚些少、人间利害。

次韵昌甫仲春读谪仙诗 其二

宋代 韩淲

花嫩得雨开,花老得雨落。开落须臾期,人生任相谑。

红花春融融,白花春漠漠。春色正可娱,逢花快杯酌。

蝶恋花·尽道今年春较早

宋代 韩淲

尽道今年春较早。梅与人情,觉得梅偏好。一树南豅香未老。春风已自生芳草。来自城中犹带晓。行到君家,细雨吹池沼。怅望沙坑须会到。玉溪此意年时少。

菩萨蛮(同仲明饮山隐)

宋代 韩淲

雪云收尽晴风软。小山春浪晴波远。梅片已飞香。海棠红试妆。
人言诗易与。酒盏谁分付。不是没心情。夕阳啼鸟声。

斋居湖寺晚对南屏疏钟茂林雾气蓊然

宋代 韩淲

南山起寒雾,雨气蓊林木。但觉白漫漫,不见山下屋。

须臾逼昏黑,疏钟度幽谷。寺冷西湖秋,斋房媚幽独。

浣溪沙(夜饮仲明小轩)

宋代 韩淲

一曲青山映小池。林疏人静月明时。相逢杯酒也相宜。
醉眼不知春事少,欢情犹得漏声迟。神仙何处梦魂飞。

凉雨

宋代 韩淲

凉雨濯袢暑,中林动清觞。一日亦易与,千古不可忘。

人物信消长,治运空微昌。我有插架书,醉甚无慨慷。

中夜危坐雨声清甚

宋代 韩淲

倦卧一榻上,展转不能寐。更听蟋蟀吟,时时风雨至。

披衣起趺坐,数息存妙寄。其生何用观,夜气吾已志。

浣溪沙(涧上昌甫有词)

宋代 韩淲

闲里相看两鬓秋。酒能沾醉雨能幽。吾庐何幸得翁留。
世路尽教终易与,山林佳话恐难酬。人来人去亦知不。
韩淲

韩淲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583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