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释函可
只将匡岳纸三张,此外何曾半瓣香。江月江烟兼塞雪,等閒收拾满空囊。
闻作么子坠冰河中戏似
不因吾子将身试,谁识沙河几尺深。拌擞山中尘未了,更劳冰雪洗衣襟。
偕天中清臣赤岩游千山因老马不前独回
相期连辔陟崔嵬,岩雨初晴蕨正肥。匹马似将人共瘦,片云不与鹤争飞。
遥看浓雾知题壁,独傍残阳欲掩扉。有石有松收拾遍,并携空翠满囊归。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二
雁足先传纸半张,十年窖底伴羝羊。栖贤门下多龙象,蹴踏都应白玉堂。
普济寺
到此都成选佛才,嵯峨高阁倚云开。关东处处精蓝布,那得摩腾经卷来。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十
山下多荒土,开垦已三年。种麦多不收,种稻乃得此。
种豆复种粟,种麻兼种棉。以此为生活,终岁钁头边。
耕田博饭食,兹语古所传。
忆故山梅
不如此地雪花多,月落村头可奈何。翠羽无声魂已碎,梦中蝴蝶泪成河。
寄寤明
贫极心无改,所欢惟友朋。平生一片意,大半在孤僧。
示学人三十首 其十四
少年易使气,俗物必遭吐。忽遇其中人,胸肝急披露。
老大足和平,于世或无忤。泾渭难自浑,时复露其故。
赠心庵师
昔日牛头山上老,朝朝暮暮为谁疲。人生七十寻常事,心行如君自古稀。
落花十首 其三
倚仗秾华最可怜,牡丹画就亦徒然。燕支山有倾颓日,未必红颜保百年。
山梦
入夜魂无禁,皇恩亦已渥。故山不时归,岁晚归逾数。
怀陈子
十日不来凉又到,预愁衣薄不禁秋。风吹禾黍人行处,疑尔相随老比丘。
同澹心咏介子庭中蜡梅
处士庭前续旧欢,数枝开遍共团圞。瓣当白雪偏能见,名托浮山亦耐寒。
金色头陀花底笑,黄衣舞女梦中看。胡雏何处吹横笛,拥毳踌躇到夜阑。
示蕴珠
年少如何学懒残,而师恩重似丘山。但能尽孝名为戒,洒扫堂前慰老颜。
即事十首 其七
所谋在升合,顿使骨肉分。易险但相守,素心安可论。
柬焦冥
去岁怜君馀一弟,予今一弟昧存亡。囊中定有还生药,肯任龙沙白骨荒。
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
莫怨崎岖屐齿艰,但逢好友足开颜。囊中谩说长生药,且得浮生一日閒。
忆曹溪
满界萤飞说是灯,溪河半滴饮何曾。肉身纵在肠应断,既哭苍生又哭僧。
赠了望师
双眼朦胧手一编,赵州虽老志弥坚。直须会取声前句,不负人间八十年。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五
无事扶筇出,远寻麋鹿游。莫行松底路,松子打人头。
释函可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753篇诗文
栖贤先专普雨来及闽而返今冬阿字始至戏成二绝 其一
赠友人十二首 其三
道傍冢
山路
寄与公三首 其三
闻华首都寺真乘父子无恙
借书四首 其三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莞中
开经日遥祝檀那卢太翁太夫人双寿
怀江南
戴孝臣从堡中来访四首 其三
耻若新居成
还山忆旧十首 其十
译鸟言七章 其七 布谷
摘藤菜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六
丁酉生日二首 其二
碛中三老咏 其二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四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七
和润季兄临死诗
笔管花
暮过苏筑斋留题
重哭左吏部八首 其一
牛庄问阿字诸子信不得
闻薪夷游豫章
谢江南诸友寄笔墨
题作么山居十首 其七
雪十二首 其十
题天公寄画山水
千山杂咏五首 其五
閒步
重和堡中八咏 其六 耕烟
得张觐仲书
辛卯寓普济作八歌 其三
首山律主过访
枯鱼过河泣 其二
示学人三十首 其四
自题小影
即事十首 其一
山中同诸老夜话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四
住金塔寺十四首 其六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三
招诸公入社诗十首 其四 招子规
闻阿字诸子改从海舶还
送鹿
秋思曲
蜚声
次林茂之韵二首 其一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四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六
千山怀大来苏筑诸公
读未央与莂公宅师谈金轮旧事诗有感用原韵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八
访陈子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