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甲寅重九

甲寅重九

宋代 韩琦

勉同风俗燕重阳,可惜良辰值岁荒。南亩流民方塞路,东篱嘉菊漫浮觞。

虽无弦管追游乐,赖有山川气象强。自笑当筵陶靖节,几时归去傲羲皇。

诗人韩琦的古诗

次韵和宋适推官压沙惠诗

宋代 韩琦

天知人意喜春娱,故作轻云捲复舒。风撼花飞铺宴席,雨平沙稳助流车。

蛾颦嫩叶初眠柳,马茁柔椿未荐蔬。何必笙歌喧坐上,且延欢伯侍香裾。

春阴马上

宋代 韩琦

正是风和日暖天,重阴凌扰苦缠绵。蕉心自结凭谁展,柳眼慷开只待眠。

草湿谩铺留醉席,榆寒难掷买春钱。几时霞外氛霾散,放出红轮一丈圆。

席上自和

宋代 韩琦

喜陶嘉节曲池边,薄酒何须辨圣贤。谈席且誇珠履盛,种羌谁问蚁封全。

白杨花落眠蚕老,红杏枝残笑靥圆。不似丁年为帅日,醉乡方拟拍浮船。

次韵和文潞公题王右丞维辋川图

宋代 韩琦

辋川诚自好,人各爱吾园。欲纵家山乐,终縻吏事繁。

鸿飞思避弋,羝触困羸籓。几日归陶径,方知践此言。

题翠钟亭

宋代 韩琦

钟峰隐隐隔江湍,翠色偏宜雨后看。大抵兴王须恃德,饶君终古作龙盘。

次韵答提举刘司封见访

宋代 韩琦

琳馆优闲禄隐郎,高怀存旧宠吾乡。观梁共且希鱼乐,巢阁终应时凤翔。

囊疏一时惊慄慄,殿楹常记日堂堂。忠言非久回宸虑,坐见无为拱舜廊。

闻崔公孺国博将入都近重九未至

宋代 韩琦

几日知君命驾来,芳辰看失独徘徊。黄封御酒新沾赐,更偶金铃菊未开。

水嬉

宋代 韩琦

巧匠矜能作水嬉,偶形千状拟真为。机关自谓无知者,手足其如有见时。

钧叟投竿鱼自出,舞姬挥□□□□。□□□□□□□,□□□□□□□。

寄提举刘思封

宋代 韩琦

连年河朔失时丰,将漕推能选擢公。万虑本期充岁计,一言思欲动宸衷。

知难愿易澄清寄,遂请俄司峻极宫。殿柱有题应不忘,肯容材哲便甘穷。

仁宗皇帝揭辞三首 其一

宋代 韩琦

道久民胥化,几先虑极深。勤邦循禹度,传圣得尧心。

生德齐天地,仁声振古今。三山神药在,沧海信空沉。

放泉

宋代 韩琦

缓带凭轩喜放泉,映花穿柳逗潺湲。谁言胜境须昆阆,自有清音过管弦。

赴海任遥终泽润,灌园思足尚留连。衰翁日寄南窗傲,枕上时醒白昼眠。

观稼回

宋代 韩琦

雨过观田出近坰,敝庐还喜及柴刑。云平多稼彻天尽,黛拂远山随马行。

寂寞秋风催晚角,徘徊先陇奈重城。乡人莫羡前驱弩,吾意何如负郭耕。

祀坟道中

宋代 韩琦

虽欣膏泽启丰年,民病犹艰救目前。阙祀丘坟无解裂,荐饥村落少鞦韆。

云梳陇麦千行直,粉淡墙花半脸妍。榆荚渐能供歉腹,何曾抛得买春钱。

次韵答致政杜公小诗见戏

宋代 韩琦

塞上区区罄拙勤,回头芳岁已三旬。何须更殢中山酒,日日忧边似醉人。

中元病起

宋代 韩琦

中元时俗类秋尝,病起躬行力未强。摖米乍炊知早熟,盂兰方倒喜初凉。

风摧豹脚蚊休拍,露逼鸡毛菜已长。皮骨仅存心尚壮,犹思荷叶当蕉觞。

三月五日会浮醴亭

宋代 韩琦

曲水春闲遂宴嬉,何须元巳始为宜。且看真洞杯盘出,岂顾尘寰节序移。

曳尾灵龟来可羡,乘槎仙客去难追。一觞一咏无弦管,恰似兰亭列坐时。

元城埽行河

宋代 韩琦

怒河秋涨俯都城,纵啮长堤岂易平。气悍若从天上落,势高难使地中行。

筑垣居水虽危事,沈马回波是至诚。故道几时循禹迹,免教常岁害民生。

次韵和崔公孺国博游兴国寺广严院

宋代 韩琦

绀园南北压通寰,气象超然出世间。只见庄严尊十地,不须微琐缚三山。

浮云自缚春春失,真境无尘事事闲。我有归依殊胜愿,吏文常扰几时还。

答袁陟节推游禅智寺

宋代 韩琦

春去惜馀景,偶来郊外观。芜城千古恨,一顾殊悲酸。

荒祠枕大道,尚记吴城邗。远近绿阴合,水衬红荚残。

陇麦齐若剪,随风卷波澜。罢农喜有望,守臣心粗宽。

萧疏禅智寺,坏址不甚完。丛花乱芍药,篱竹摧琅玕。

空有亭亭柏,成行如笔端。供帐具朝膳,僚寀成清欢。

小杜诗板暗,乐石曾未刊。乘兴诣茶圃,百步登平峦。

摘焙试烹啜,甘挹零露漙。午过倦微暑,堤路腾归鞍。

天子忧岁旱,引咎古所难。列郡承新诏,朝夕弗敢安。

况此行春意,固不在游盘。朝廷责吏治,莫若久其官。

政和气亦应,灾沴无由干。愿循三载旧,庶几酬素餐。

次韵和子渊学士春雨

宋代 韩琦

天幕沉沉淑气温,雨丝轻软坠云根。洗开春色无多润,染尽花光不见痕。

寂寞画楼和梦锁,依微芳树过人昏。堂虚座密珠帘下,试问淳于醉几樽。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45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