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上昭陵 其二

上昭陵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召对临轩日,君王练布袍。徽音存穗帐,柏寝閟神皋。

五□虞廷慕,三年孺子号。无涯霜露感,对越在诸曹。

诗人韩日缵的古诗

仙源

明代 韩日缵

飞泉高浸白云根,滴翠长留石上痕。帝子翱游何处所,居人指点说仙源。

中秋同李伯襄林元培饮曾元鲁宅待月

明代 韩日缵

可奈今宵月,阴风吹寒魄。秋云散复卷,玉蟾隐云箔。

皓彩黯不流,霜氛淡漠漠。庭除伫清辉,夜移催严柝。

明月不可待,良朋且命酌。把酒一问之,桂子何年落。

灵娥怨素秋,肃肃玄阴薄。寂寞袁安渚,徘徊庾亮阁。

于此兴不浅,雄谈恣酬酢。倚槛舒长啸,微尚欣有托。

送龙太守上计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廿载仍为守,褰帷噩水滨。鹏图还自矫,龙性讵能驯。

俸禄不妻子,讴吟乃士民。但追循吏迹,遮莫叹前薪。

秋夜黄逢一载酒见过同樊孟泰水部李伯襄吉士家伯兄明府分韵得开字

明代 韩日缵

平分秋色帝城开,问月谁当载酒来。风俗故园仍芋栗,天涯今夕且尊罍。

鹡鸰凄断乡心剧,鸿雁烟霄旅思哀。醉后苦吟何不就,满前珠玉若为裁。

送曾碇曦分教澄海

明代 韩日缵

且莫嗟迟暮,还看教铎扬。藻翻鱼浪煖,芹入燕泥香。

碧海当官舍,青山接故乡。到时春色好,秾李遍成行。

黄州山行见竹

明代 韩日缵

颇惬山行意,仍馀看竹情。峰盘之字径,樱有此君名。

色带晴岚翠,声兼石濑清。经过莫问主,懒性厌逢迎。

过池阳丁文远馆丈过访

明代 韩日缵

十年薰被茝兰香。短翮鸡林逐末行。一别同人天并远,再逢御扆日重光。

曾将霜简扶青社,欲挽天河靖白狼。归沐齐山频岁月,世人已拟卧龙冈。

癸酉人山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野性还宜鸥鹭群,漫劳圣主下玄纁。倦飞却羡投林鸟,歘起虚疑人岫云。

宵旰一人仍侧席,干戈四海未销氛。孤臣叱驭宁辞瘁,空愧当年誓墓文。

夹沟道中

明代 韩日缵

迢迢烟莽路,村落几家馀。山鸟迎征盖,溪云上客裾。

松声风里度,柳眼雪中舒。把耜谁家妇,蒿莱半不除。

寄内 其三

明代 韩日缵

童沐新恩赐翟褕,香车仍滞碧山隅。皈依净土良为得,跋涉皇途竟未俱。

愿遍大千思作佛,年过五十始称姑。客怀望切含饴信,直待将雏集帝梧。

夏日园居 其一

明代 韩日缵

埃郁炎天露叶乾,风檐淡寂独凭栏。一园水竹堪长往,万室干戈烹暂安。

野簌今烹林笋嫩,天厨旧赐蔗浆寒。北窗自拟羲皇上,卧对山云入画看。

南安恭闻光宗哀诏有感 其二

明代 韩日缵

玉殿颁来雨露新,梯航九译奉王春。普天共庆讴歌日,四海旋为遏密辰。

即位争看新甲子,改元犹是旧庚申。周南此际嗟留滞,虚愧三朝侍从臣。

寿欧子建六十初度时方应试棘围

明代 韩日缵

才名七步竟谁伦,一领青衫几十春。揽镜不妨宁作我,掺觚那肯不惊人。

少年逐队豪仍在,白杜同盟迹未陈。我已倦游君始壮,风云会见起潜鳞。

丰乐亭

明代 韩日缵

岩壑环滁面面奇,堂开况枕玉泉湄。停骖欲访名贤迹,剔藓还看幼妇碑。

远岫横拖云断续,夕阳斜带树参差。隔林歌鸟如相媚,直劝游人到醉时。

孤山雪霁

明代 韩日缵

昔有林处士,云卧孤山里。叠巘阁层云,湖水清且泚。

眷言欣芳躅,触雪步遗址。高树缀琼枝,阴岩覆素芷。

久翳俄复晴,长天莹如水。清风朗山壑,澄空迥万里。

近瞩祛尘虑,远视荡秽滓。伊人不可作,于兹契玄理。

赋得因风想玉珂

明代 韩日缵

华月悬清禁,乡云护丽谯。严扃寒籁彻,深夜爽□飘。

并漏声俱永,穿花韵自调。珊珊疑结佩,肃肃□趋朝。

隐几更犹静,褰帘听转遥。侍臣供视草,时□近云霄。

南昌阻雨雪

明代 韩日缵

瞥见前峰失翠屏,半帆疏雨细冥冥。黄涛昼撼滕王阁,积霰寒迷孺子亭。

鸥鹭戏汀云影乱,鱼龙吹浪江风腥。严程岁晚仍留滞,夜夜东方问曙星。

冬日杂咏 其七

明代 韩日缵

禁苑琼章秘,天厨法酝传。风云真忝窃,岁月坐空捐。

索米仍尸素,翻经拟尚玄。平生迂僻意,与我自周旋。

聊且园为李雍时侍御赋

明代 韩日缵

辟园傍城隅,结搆亦聊且。槿藩分三径,翠幄亘四野。

红蕤铺新陌,翳林覆古瓦。奇卉烂纷披,嘉树杂枌槚。

乳莺春意繁,醉叶秋颜赭。月阶竹影碍,风涧荷珠泻。

桑麻被畦畴,穜稑刈盈把。抱瓮逢丈人,扶筇或静者。

主人未言归,簪笔周柱下。山灵护松筠,宾从理风雅。

衣绣时昼行,花坞嘶骢马。

送黄亮垣归省 其三

明代 韩日缵

无奈乡心剧,看君独著鞭。祇因供菽水,不为忆林泉。

莱子斑衣日,相如负弩年。故山宁久卧,清庙待朱弦。

韩日缵

韩日缵

明广东博罗人,字绪仲。万历三十五年进士,除检讨。累迁至礼部尚书。时宦官用权,人皆畏其凶焰,独日缵坦然处之。后充经筵讲官,得熹宗称善。卒谥文恪。► 320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