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李长度

寄李长度

明代 韩上桂

少年才子美风流,曾记当年汗漫游。走向天边探禹穴,醉于马上拂吴钩。

湘江一水芙蓉隔,淮浦清尊桂树留。十里邮亭轻往返,兴来何惮买行舟。

诗人韩上桂的古诗

赠贞斋鍊师

明代 韩上桂

彤云隐隐护灵坛,古柏萧森夏亦寒。丹臼烟迷苔欲染,空悬玉杵捣琅玕。

寿署令刘公公前守潞州

明代 韩上桂

独将兰佩揽芳菲,词赋风流世所稀。五马旧怜羁逸足,双凫今拟借雄飞。

洞窥勾漏丹砂秘,春入罗浮翠色微。勿患金茎容易竭,须知湛露本阳晞。

扶胥冬泛同卢元明朱季美万伯文刘季德黎缜之区子建刘道子黄元卿区 ...

明代 韩上桂

谷日诘旦游扶胥,整驾六马飞騊駼。言遵芳渚东南隅,载瞻极浦波光逾。

理楫中流泛锦凫,旌旗刻画龙蛇俱。舟子水嬉奏巴渝,声破冥漠空中呼。

开合海水鲸鲵趋,是时向冬草木枯。江风骤转云模糊,顾见旭日升天衢。

下映浊浪红氍毹,扶桑东枝千仞馀。迢遥海外三山孤,蛟神上下随天吴。

提戈叱指胆气粗,千金买技龙可屠。投竿正得盈尺鲈,满船宾客俱胡卢。

玉壶尊酒满眼酤,馈进珍馔杂美菰。青天白日高阳徒,赌行六博相欢逋。

尧吸千钟孔百觚,豁若长鲸吞巨湖。酒后耳热胡为乎,仰天大叫击唾壶。

分题物妙云锦敷,雕刻秘思色象殊。襜褕报赠月明珠,欢笑谑浪中情输。

吁嗟此游乐甚都,羲阳委辔西匿榆。恨不回戈缓须臾,归舟竞奏清夜徂。

赠刘觐国

明代 韩上桂

君且饮,我当歌,江间日出扬早波。塞上劲雪吹胡沙,行到芜城菊未花,石头南下少人家。

此时作客讵堪陈,红霞断续垂缤纷。匣中宝剑光芒在,古木尽落低少云。

少云缥缈流天外,路远迢遥不可会。陂泽常生并蒂莲,佳人为觅同心佩。

红楼宝碗酣朝辉,何许关情久未归。中妇流黄沾泪尽,仙郎白雪少人知。

与君历尽关山路,险阻交情难具诉。祇将薄骨抵风尘,浪说黄金买词赋。

词赋风流未可期,西山日夕水云迟。君归再奋雄飞翼,我归便倒高阳池。

他时更忆幽栖客,谁谓商山无桂芝。

题苏汝载草堂

明代 韩上桂

风动竹萧疏,水深波泱瀁。达人抱大观,幽室洽清况。

山气日夕佳,云影空中荡。羹具太古调,节拥仙人杖。

章服讵足论,衣带颓然放。高卧北窗前,缅邈羲皇上。

少小具疏狂,长大同敦尚。巨海想回澜,高山怀景仰。

吐语鬼神惊,扣词金石亮。秋竹协清弹,楚兰续幽唱。

属兴已超奇,寄心复閒旷。石鼓裂周文,孤碑掩秦嶂。

磨牙尔既腾,怒臂我亦抗。车骑俨成行,剑戟森相向。

天高杀气凌,雷动鼓音壮。淮阴年少徒,渭水老夫将。

匹敌势正宜,当仁师不让。遇物搆千形,穷情刻五藏。

意失眼欲枯,理获神俱王。匪尔竞虚华,将以极心匠。

宝筏万人传,丹楼千古创。粉黛出天然,精微夺色相。

大雅竟谁陈,玄风或此鬯。华岳与岱宗,东西永相望。

浮丘社寿桐柏山人

明代 韩上桂

会文还此地,起草竞探玄。已与嚣尘隔,偏宜爽气连。

江涛驱入砚,桃实掇登筵。醉后凌丹巘,飘飘步欲仙。

同诸子饮星岩宿三元阁

明代 韩上桂

深冬万壑寒,七星峭而瘦。曲洞隐苔文,芙蓉屈作绣。

追忆前月来,龙宫泻飞溜。曾未逾□□,□枯卉亦皱。

肃气袭衣裾,天高垂广宙。吾侪六七人,穷幽石可叩。

钟鼓声交扬,钧天听者骤。日暮宿巍楼,恍闻神女嗽。

被薄夜少眠,阳台路中逗。咿喔金鸡鸣,微霞生远岫。

发短不须栉,弹棋耐清昼。胜负各洒然,众归余独后。

㗲破玉虹洲。

悲秋十八咏效晚唐体和邓玄度给谏 其五 秋荷

明代 韩上桂

当年学步试娇娆,此日残妆恨寂寥。风袭纨罗衣渐薄,露抛金粉气全销。

扁舟游女劳相忆,去国骚人枉见招。独守空房双蒂断,寸心谁为寄归潮。

赠郑云谷

明代 韩上桂

主人鸡黍约,客子龙唇弹。曲罢馀鲛泪,深深溅玉盘。

送罗象之公祖入觐诗荔枝 其一

明代 韩上桂

搴帷时见火云奇,万斛丹砂压翠枝。圣主恩深饶雨露,金茎应向日华披。

今夕何夕

明代 韩上桂

今夕何夕见春归,今日何日醉春辉。春风春雨知谁在,春草春花踏作泥。

已看春阁连春绮,况复春光照春水。春水波流去复回,春英暮落晓还开。

有时春尽能相忆,无复春来思更哀。

征东歌 其三

明代 韩上桂

大将横行海上头,摐金伐鼓耀神州。甲环蓬岛高相并,马饮东溟竭不流。

广州行呈方伯胡公

明代 韩上桂

踰岭以南多高山,形势大类函谷关。天生列嶂真奇绝,苍梧大庾如连环。

连环翠削芙蓉片,千山万水开乡县。析水津通牛女躔,牂牁道绕南溟甸。

广州地势沃且平,石羊永奠桑麻成。春风蚤到尉佗郭,旭日朝看陆贾城。

陆贾城中十万家,尉佗郭里七香车。闾阎扑地流清吹,观阁连天带彩霞。

彩霞下湛胥江浒,紫气远薄东南土。当年左纛竞繁华,至今越秀盘歌舞。

烟市繁华宛洛同,如花越女何丰茸。扶留嚼后唇如血,茉莉妆残髻转慵。

二月斗春草,惜芳人美好。五月竞龙舟,靓服盼中流。

东连浴日观,西上弄珠楼。看花问虞苑,沉钓引金牛。

丹荔黄橙珍果错,蔗浆密饵银盘络。西樵茗煮碧云泉,罗浮春动红螺杓。

江边鼓吹何喧阗,商航贾舶相往旋。珊瑚玳瑁倾都市,象齿文犀错绮筵。

合浦明珠连乘照,日南火布经宵燃。别有声名照寰宇,人物中州堪比数。

张崔伟节耀星辰,丘梁瑰业雄终古。悲歌慷慨眇燕齐,委佩从容袭邹鲁。

郁水神洲岂偶然,乡里衣冠不乏贤。投笔岂无定远志,请缨还拟终军年。

愚生僻处东南隅,因攀八桂滞番禺。勿言泽国无奇士,愿附鹏飞达汉衢。

登太白楼醉歌

明代 韩上桂

太白太白,我以一杯未乾之浊酒,酹尔万古不尽之英魂。

人生去住初何定,蓬莱再换碧桃根。太白之星缘何来,采石之没胡为哉。

始胡醒而遽降,今胡醉而忽回。兽锦宫袍能有几,高才磊落心徒哀。

思未已,上有千寻之石壁,下有不测之江水。水荡荡以成波,山苍苍而结绮。

布锦绣于空中,散烟霞于万里。罗浮之顶恍逢君,天台之外标红云。

当年綵笔今何在,草木缥缈输灵文。鸬鹚杓,鹦鹉杯,汝生酌尽几多酒。

一斗百篇枉自雄,讽诵遗文空在口。君不记沉香亭北花发时,醉中立取清平词。

一曲未罢一曲进,徒然白璧售毁青蝇缁。又不记华阴县里骑驴日,长吏执之使勿失。

任尔霜蹄历块奇,咫尺困蹶何能逸。曾说蜀道难,何地非太行。

太真既善怨,力士更多谗。终身承宠泽,不过供奉班。

一应永王召,骨销胆易寒。不如去逐月,纵迹青冥间。

霓光吐万丈,六鳌相往还。念此往事怀太恶,把酒洒空相对嚼。

日月经天彩未休,天赋汝生既不薄。何必悬名麒麟阁,燕然镌功亦销铄。

后庭玉树今寂寞,有美一人不可作。浩浩长江天际流,芦花落尽杨花浮。

此江若可化醽醁,与尔长消万古愁。

五惜 其二 惜志行

明代 韩上桂

二惜曰:披典坟以逖览,有往哲之高踪。太上禀德于天性,其次敛节于陶镕。

恒履贞而迪吉,罔投径以即凶。何吾生之独闇,变往度而苟从。

当其闻礼过庭,执经负笈。傍璧沼以栖迟,分藜灯而讲习。

亦尝仰止高山,纵观大海。惕屋漏以兴怀,望尘纷而恐浼。

岁月互换,轨辙多岐。珠以泥汨,金逐煅亏。厌守方之困束,乐放浪以游移。

遂托意漆园,驾声柱下。等毫末于太山,喻万物于一马。

认仁义为骈支,薄礼教为虚假。又况韵学染指,绮语驰情。

将张末队,谋抗雄旌。屈宋供其驱策,崔张恣其讥评。

遂谓吐凤未工,雕龙尚陋。花开花落,时赓野鸟之吟,云去云来,或代天孙之绣。

钵响在而篇成,烛痕新而句就。于是豪心顿长,逸兴转浓。

淋漓杯酒,跌宕谈锋。同座骇其论说,旁观哂其形容。

崔瑗座右之铭,卫武初筵之戒。篑每隳于垂成,泉将沦于胥败。

令遂往而弗还,诚不知其所届。嗟乎诡迹易炫,矩步难遵。

木从绳则直,马受勒斯驯。诗书礼乐,总生人之布菽,滑稽放诞,实世道之荒蓁。

用钩吻以延龄,借羊皮而补貉。愚夫且谓弗宜,智士而云可作。

在昔周处,斩蛟誓志。亦有戴渊,投剑归义。闻微言而忽惺,受严规而靡弃。

割积习之牵缠,證本来之清粹。并能流声史籍,作则士林。

就当时而共啧,历异代以同钦。大道伊何,迷途未远。

譬彼农夫,是穮是蓘。苟夜气之能滋,愿含芳于岁晚。

方孟旋遣小杨携红缣见遗戏答

明代 韩上桂

赤城霞起千万丈,东海流波相荡漾。美人剪取制长缣,最堪写作梅花帐。

梅花色白缣色赤,火炼琼枝光照射。午梦应知见美人,千里万里心咫尺。

咫尺殷勤谁与通,青鸟直下蓬莱宫。木公素性原清静,巫女休疑污梦中。

雨夕同叶敛之论诗赋赠 其三

明代 韩上桂

敝帚知何用,屠龙讵可酬。祇应供独玩,未得向人投。

只字堪枯眼,微言合点头。幽斋风雨夕,落笔见千秋。

同苏汝载泛海怀吴光卿

明代 韩上桂

与子散发卧沧洲,江间水急浸黄牛。鹭蹴已见白浪破,鳌坼欲逐青山浮。

云气淋漓图画湿,天光闪铄金银流。欲将瑶草寄不得,徒然怅咏蒹葭秋。

罗浮吟

明代 韩上桂

罗浮之先吾不知其所起,云是巨灵擘来神山至止。

百千万仞与天通,方岳佐命相对峙。流传汉代入文史,洞天福地差可纪。

离奇远隔东南隅,七十二帝阙封畤。曾上朱明绝顶来,丹霞缥缈见楼台。

东望旭日如毬跃,夜半咿喔天鸡骇。罗浮之游亦壮哉,侧身天地形神开。

四百三十群峰叠,崩崖溃石激奔雷。上则金砂蕊珠相对结,下则水帘石洞常潆洄。

青鸟啁啾翔落梅,葛衣彩蝶轻徘徊。登高见此长叹息,仰面星辰如可即。

恨无玉液洗心魂,愿向蓬莱生羽翼。邝子乘牛杳何去,朱真采药不相识。

本为罗浮客,因作罗浮吟。古松挂壁摧欲裂,阴林莽互苍云深。

梅花道者意有在,为我一曲鸣瑶琴。几欲挟我石楼丹壑之上,侧听朱凤扬其音。

男儿意气须磊落,天地与我真不薄。驾鸾鹤之雕舆,结烟霞之翠幕。

三山为我枕,金银为我阁。宅傍名山不解游,又何必西历昆崙东寻岱岳。

题卢元明草堂

明代 韩上桂

城中车尘看杂遝,此地较觉幽栖宜。入门老干近十抱,近水轻桃可百枝。

无事但可诗酒会,纵饮欲问穷通为。愿学齐谐志希有,更忆楚狂歌已而。

韩上桂

韩上桂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29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