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辛卯年雪

辛卯年雪

唐代 韩愈

元和六年春,寒气不肯归。河南二月末,雪花一尺围。
崩腾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波涛何飘扬,天风吹幡旂。
白帝盛羽卫,鬖髿振裳衣。白霓先启途,从以万玉妃。
翕翕陵厚载,哗哗弄阴机。生平未曾见,何暇议是非。
或云丰年祥,饱食可庶几。善祷吾所慕,谁言寸诚微。

诗人韩愈的古诗

处州孔子庙碑附诗

唐代 韩愈

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先师所处,亦窘寒暑。

乃新斯宫,神降其献。讲读有常,不诫用劝。揭揭元哲,有师之尊。

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像图孔肖,咸在斯堂。以瞻以仪,俾不或忘。

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赠唐衢

唐代 韩愈

虎有爪兮牛有角,虎可搏兮牛可触。奈何君独抱奇材,
手牛锄犁饿空谷。当今天子急贤良,匦函朝出开明光。
胡不上书自荐达,坐令四海如虞唐。

河南令舍池台

唐代 韩愈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奉和钱七兄曹长盆池所植

唐代 韩愈

翻翻江浦荷,而今生在此。擢擢菰叶长,芳根复谁徙。
露涵两鲜翠,风荡相磨倚。但取主人知,谁言盆盎是。

孟东野失子

唐代 韩愈

失子将何尤,吾将上尤天。女实主下人,与夺一何偏。
彼于女何有,乃令蕃且延。此独何罪辜,生死旬日间。
上呼无时闻,滴地泪到泉。地祇为之悲,瑟缩久不安。
乃呼大灵龟,骑云款天门。问天主下人,薄厚胡不均。
天曰天地人,由来不相关。吾悬日与月,吾系星与辰。
日月相噬啮,星辰踣而颠。吾不女之罪,知非女由因。
且物各有分,孰能使之然。有子与无子,祸福未可原。
鱼子满母腹,一一欲谁怜。细腰不自乳,举族常孤鳏。
鸱枭啄母脑,母死子始翻。蝮蛇生子时,坼裂肠与肝。
好子虽云好,未还恩与勤。恶子不可说,鸱枭蝮蛇然。
有子且勿喜,无子固勿叹。上圣不待教,贤闻语而迁。
下愚闻语惑,虽教无由悛。大灵顿头受,即日以命还。
地祇谓大灵,女往告其人。东野夜得梦,有夫玄衣巾。
闯然入其户,三称天之言。再拜谢玄夫,收悲以欢忻。

送湖南李正字归

唐代 韩愈

长沙入楚深,洞庭值秋晚。
人随鸿雁少,江共蒹葭远。
历历余所经,悠悠子当返。
孤游怀耿介,旅宿梦婉娩。
风土稍殊音,鱼虾日异饭。
亲交俱在此,谁与同息偃。

与陈给事书

唐代 韩愈

愈再拜:愈之获见于阁下有年矣。始者亦尝辱一言之誉。年贱也,衣食于奔走,不得朝夕继见。其后,阁下位益尊,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则爱博而情不专。愈也道不加修,而文日益有名。夫道不加修,则贤者不与;文日益有名,则同进者忌。始之以日隔之疏,加之以不专之望,以不与者之心,而听忌者之说。由是阁下之庭,无愈之迹矣。

去年春,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温乎其容,若加其新也;属乎其言,若闵其穷也。退而喜也,以告于人。其后,如东京取妻子,又不得朝夕继见。及其还也,亦尝一进谒于左右矣。邈乎其容,若不察其愚也;悄乎其言,若不接其情也。退而惧也,不敢复进。

今则释然悟,翻然悔曰:其邈也,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其悄也,乃所以示其意也。不敏之诛,无所逃避。不敢遂进,辄自疏其所以,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首为一卷,卷有标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皆有揩字注字处,急于自解而谢,不能俟更写。阁下取其意而略其礼可也。

愈恐惧再拜。

谁氏子

唐代 韩愈

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白头老母遮门啼,
挽断衫袖留不止。翠眉新妇年二十,载送还家哭穿市。
或云欲学吹凤笙,所慕灵妃媲萧史。又云时俗轻寻常,
力行险怪取贵仕。神仙虽然有传说,知者尽知其妄矣。
圣君贤相安可欺,乾死穷山竟何俟。呜呼余心诚岂弟,
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
谁其友亲能哀怜,写吾此诗持送似。

送陆歙州傪

唐代 韩愈

我衣之华之,我佩之光。陆君之去之,谁与翱翔。
敛此大惠之,施于一州。今其去矣,胡不为留。
我作此诗,歌于远道。无疾其驱,天子有诏。

游城南十六首。把酒

唐代 韩愈

扰扰驰名者,谁能一日闲。我来无伴侣,把酒对南山。

送李员外院长分司东都

唐代 韩愈

去年秋露下,羁旅逐东征。今岁春光动,驱驰别上京。
饮中相顾色,送后独归情。两地无千里,因风数寄声。

江汉答孟郊

唐代 韩愈

江汉虽云广,乘舟渡无艰。流沙信难行,马足常往还。
凄风结冲波,狐裘能御寒。终宵处幽室,华烛光烂烂。
苟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蛮。嗟余与夫子,此义每所敦。
何为宵见赠,缱绻在不谖。

琴曲歌辞。岐山操

唐代 韩愈

绪家于豳,自绪先公。伊绪承绪,敢有不同。
今狄之人,将土绪疆。民为绪战,谁使死伤。
彼岐有岨,绪往独处。人莫余追,无思绪悲。

赠张籍

唐代 韩愈

吾老著读书,馀事不挂眼。有儿虽甚怜,教示不免简。
君来好呼出,踉跄越门限。惧其无所知,见则先愧赧。
昨因有缘事,上马插手版。留君住厅食,使立侍盘盏。
薄暮归见君,迎我笑而莞。指渠相贺言,此是万金产。
吾爱其风骨,粹美无可拣。试将诗义授,如以肉贯丳.
开祛露毫末,自得高蹇嵼。我身蹈丘轲,爵位不早绾。
固宜长有人,文章绍编刬.感荷君子德,恍若乘朽栈。
召令吐所记,解摘了瑟僴.顾视窗壁间,亲戚竞觇矕。
喜气排寒冬,逼耳鸣睍睆。如今更谁恨,便可耕灞浐。

郾城晚饮奉赠副使马侍郎及冯、李二员外

唐代 韩愈

城上赤云呈胜气,眉间黄色见归期。
幕中无事惟须饮,即是连镳向阙时。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唐代 韩愈

二月十六日,前乡贡进士韩愈,谨再拜言相公阁下:

向上书及所著文后,待命凡十有九日,不得命。恐惧不敢逃遁,不知所为,乃复敢自纳于不测之诛,以求毕其说,而请命于左右。

愈闻之:蹈水火者之求免于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于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彼介于其侧者,闻其声而见其事,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往而全之也。虽有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狂奔尽气,濡手足,焦毛发,救之而不辞也。若是者何哉?其势诚急而其情诚可悲也。

愈之强学力行有年矣。愚不惟道之险夷,行且不息,以蹈于穷饿之水火,其既危且亟矣,大其声而疾呼矣。阁下其亦闻而见之矣,其将往而全之欤?抑将安而不救欤?有来言于阁下者曰:“有观溺于水而爇于火者,有可救之道,而终莫之救也。”阁下且以为仁人乎哉?不然,若愈者,亦君子之所宜动心者也。

或谓愈:“子言则然矣,宰相则知子矣,如时不可何?”愈窃谓之不知言者。诚其材能不足当吾贤相之举耳;若所谓时者,固在上位者之为耳,非天之所为也。前五六年时,宰相荐闻,尚有自布衣蒙抽擢者,与今岂异时哉?且今节度、观察使及防御营田诸小使等,尚得自举判官,无间于已仕未仕者;况在宰相,吾君所尊敬者,而曰不可乎?古之进人者,或取于盗,或举于管库。今布衣虽贱,犹足以方乎此。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愈再拜。

岐山下二首

唐代 韩愈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
丹穴来色羽,其名为凤凰。昔周有盛德,此鸟鸣高冈。
和声随祥风,窅窕相飘扬。闻者亦何事,但知时俗康。
自从公旦死,千载閟其光。吾君亦勤理,迟尔一来翔。

南溪始泛三首(此诗乃长庆间以病在告日所作)

唐代 韩愈

榜舟南山下,上上不得返。幽事随去多,孰能量近远。
阴沈过连树,藏昂抵横坂。石粗肆磨砺,波恶厌牵挽。
或倚偏岸渔,竟就平洲饭。点点暮雨飘,梢梢新月偃。
馀年懔无几,休日怆已晚。自是病使然,非由取高蹇。
南溪亦清驶,而无楫与舟。山农惊见之,随我劝不休。
不惟儿童辈,或有杖白头。馈我笼中瓜,劝我此淹留。
我云以病归,此已颇自由。幸有用馀俸,置居在西畴。
囷仓米谷满,未有旦夕忧。上去无得得,下来亦悠悠。
但恐烦里闾,时有缓急投。愿为同社人,鸡豚燕春秋。
足弱不能步,自宜收朝迹。羸形可舆致,佳观安事掷。
即此南坂下,久闻有水石。拖舟入其间,溪流正清激。
随波吾未能,峻濑乍可刺。鹭起若导吾,前飞数十尺。
亭亭柳带沙,团团松冠壁。归时还尽夜,谁谓非事役。

春雪

唐代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过鸿沟

唐代 韩愈

龙疲虎困割川原,亿万苍生性命存。
谁劝君王回马首,真成一掷赌乾坤。
韩愈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 372篇诗文

唐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